马金晔 陈 静
摘要:本文阐述了生态园林的的含义和设计理念、特征以及其建立的社会意义,分析了现阶段城市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并就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环境科学;生态园林;城市建设
保护环境,建立生态园林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许多城市都已开始了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21世纪是人与环境共生的世纪,生态园林建设必将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1 生态园林的含义和设计理念
生态园林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荷兰,我国对于生态园林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生态园林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它涉及到风景学、生态学、植物学、园艺学、环境学、林学、美学等多门学科,生态园林的含义是:拟自然的环境;减少园林中的人工构筑物的比例;增加植物群落的稳定性;人为启动一个自然程序,然后依靠自然规律演替发展;追求较低的投入和较高的效益;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可靠的卫生防护;创造符合科学规律的自然美;益于居民身心的健康等。依据这一含义,在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中的基本理念是:在城市及周边一定的范围内,大到人类生存空间,小到公园绿地,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肥力等,遵循生态学原理,发展科学的人工植物群落,建立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空间,创造一个人类与动、植物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
2 生态园林的特征
2.1 公共性
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要求在整个城市的地域上,包括城区、郊区、近郊区、远郊区,形成一个以绿色材料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发挥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为城市居民提供生产、工作、学习环境等需要的使用价值。园林绿化产出的最终产品,不同于一般类似水电需计量的对抗性消费品,在总体上园林绿化是以植物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它所产生的净化空气、光合作用、调节气温、降温保湿、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避灾、美化环境、休息游憩、保护文物等综合功能,都属于非对抗性的,因为绿地和绿化带所阐述的生态效益具有同时供应使用价值的功能,在供应一个人使用的同时,还能供应其他许多人使用,而且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场所,大家同等使用,获得同样的使用价值,满足同样的生存、享用等要求。
2.2 无界性
生态园林从客观上打破了城市园林绿化的狭隘小圈子、小范围的概念,在范围上远远超过局限于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传统观念,它还涉及到社会单位绿化、城市郊区森林、农田林网等所有能起到调节城市生态环境的绿色植物群落,实行城市大环境一体化绿化建设,实现绿化改善和提高生态环境战略目标,形成"点、线、面、网、片"的生态园林体系,逐步向国土治理,使园林绿化建设成为人类环境工程中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个体系。
2.3 调节性
生态园林从微观的角度研究那些能起到调节城市生态环境作用的绿色植物群落,发挥园林绿化的多种功能和综合效益,如何使绿色植物为居民创造安静、舒适、优美、有益健康的环境等。
3 目前城市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3.1 认识高度不够
未把城市绿化工作提高到改善生存环境的高度去认识,去建设。目前的绿化工作思想认识还不到位,在城市和乡镇的建设中就往往表现为有绿化规划不依,有绿化条例比遵。
3.2 绿化管理水平不高,科技滞后
城市的发展使绿地面积不断的扩大,而管理队伍的水平和资金远没有适应绿化事业的发展。管理水平的低下,造成了林木、绿地植物的死亡,毁坏率极高,重复建设增加。
3.3 绿化量不够,垂直绿化不够
3.4 绿化植物不够丰富
林木、花卉种苗品种单一,尤其是绿化树种缺乏。除气候的限制因素外,绿化树种的开发还是不够的。有很多的野生树种还未经驯化而应用到绿化中来,只是一味的应用比较有限常见的树种。在树种的选择应用上不是很重视其生态效益,比较看重眼前的景观效益,在整个城市绿化中长远的生态效益还不是被十分的重视。
4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几点建议
4.1 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增加绿量,提高绿化覆盖率
4.1.1 发展垂直绿化。现代大都市人口密集,住房紧张,可供开发的现实绿地十分有限,因此,大力发展垂直绿化对于增加绿量、提高绿化覆盖率是十分重要的。垂直绿化还可消除硬质景观给人们造成的视觉影响。所以,应在立交桥、公共建筑立面、居住阳台、屋顶花园等空间绿化上多做文章,美化城市=增加绿量、居民满意,一举三得。
4.1.2 减少污染,净化环境。城市的噪音、工业废气、废水等严重破坏环境,因此,树种规划时要依据每种植物的生态习性,筛选对特定逆境和毒物具有抗性和吸收、净化能力的树种,做到美化、环保双方向的考虑,按共生,竞争,生态位和他感作用原理在污染源周围合理配置,减少污染,净化环境。
4.2 在城市郊区和附近地区大力营造城市森林
4.2.1 城区建筑物密集,土地价格高昂,大面积发展绿地受到限制,而城市郊区和附近地区人口密度低,地狱辽阔,土地价格相对低廉,发展城市森林的潜力大。城区绿地面积有限,生态效益不明显,在城市郊区和附近地区大力发展森林,实现城郊一体化的绿化建设,才能真正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4.2.2营造城市森林时,要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安排各种林种的面积和布局。
4.2.3发展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和草本相结合的复层人工林,以此来提高绿地生态效益。
4.3 建立健全绿化法规,加强绿地的养护管理。
4.3.1 环境建设不可以只建设而不维护,必须建立健全绿化法规,对于那些破坏绿地的行为要予以相应的惩罚,这样才可以保证园林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建立健全有关法规是势在必行的。
4.3.2 好的生态必须用好的管理来保证。招标管理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成功之处在于引进竞争机制。合理的价格、良好的信誉、精心的安排是中标单位养护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保证。管理跟上去了,才可以长时间的维持好的环境,还可以减少绿化的重复次数,节约资金,所以,加强管理养护,是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必须的。
4.4 生态园林植物配置
4.4.1 配置的基本原则。要遵循统一、和谐、均衡、韵律的基本原则。如果绿化环境小,简洁的草坪,孤植观赏性强的树种就是首选了,过度的复杂只能给人拥挤和杂乱的感觉。但在绿化面积较大,且流动人量大的地方,如公园绿化,居民区绿化,街头游园绿化及广场休闲处绿化,单纯的草坪上种植几棵树既单调又很难达到生态园林景观的要求。在城市绿化中,要在短期内形成较大的具有丰富植物的自然群落景观并不容易。所以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可以适当选择绿化树种,营造各种优美独特的小环境。例如观赏性草坪孤植红皮云杉,休闲草坪上种植梓树等,人们有景可观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娱乐活动,充分融入大自然。
4.4.2 注意植物配置的季相变化。植物的季相变化是每个园林工作者在进行规划设计时都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在设计中讲究春花、夏叶、秋实、冬干,通过合理的配置,达到四季有景。
春暖花开,许多的乔灌木、花卉纷纷绽放花蕾。
到了夏季,绿荫片片,树种不同,叶片色彩有嫩绿、浅绿、黄绿、灰绿、深绿、墨绿等,即给人们带来阵阵凉爽,又展现出不同的个性。
收获的秋季,观果植物如忍冬、接骨木、卫矛、梓树等的果实都挂满了枝头。还有秋色叶树种更为寒冷的冬季带来了生机,槭树叶的红,白桦的金黄,松树的绿,都在用自己的色彩表达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个优势,让人们生活在多彩的世界中。
冬季来临,落叶纷纷虽有凄凉也不乏是一种自然美。这时观干树种就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了。
从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既要掌握不同树种的生态习性及观赏习性,还要考虑到一定的经济价值。而且最重要的是根据环境条件,因地制宜的进行植物配置,应该让乔灌花草,常绿与落叶树按一定比例进行配置,组成稳定性好、外观优美、季相丰富的复层混交群落,使植物的观赏性、生态性和经济性相结合,使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