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文平
一、案例背景
探究学习是指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教师不把构成教学目标的概念和认知策略直接告诉学生,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实践活动为主线,展开的教学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一种教学方式。
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下面结合案例来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二、案例描述
场景:如何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
问题1:你能在数轴上表示数1吗?
生:能,当然能。(学生兴高采烈地回答)
师:那赶快拿出三角板在本子上画一下。(教师回答时用“赶快”,主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防止上课个别学生有偷懒现象)
学生在本子上认真地画着,教师在四周巡视,并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通过几分钟的操作,几乎全部学生都完成了。
问题2:如何把x>1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学生面对这个题目,束手无策,一筹莫展。(这也是教师预料中的事)教师并不直接说,而是先给学生几分钟的思考,然后说道: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从而打破了僵局。
(1)数轴上的一个点只能表示几个数?
生:1个数。
(2)x>1表示有多少个数?这些数在数1的左边还是右边?
生:x>1表示有无数个数,这些数在数1的右边。
(3)怎样表示在数1右边的所有数?
学生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思考了几分钟。渐渐地,有几个学生举手了。
生:我可以用不同颜色的一条射线来表示,x>1可以用一条射线从1点出发,向右延伸。
师:想法很好,通过画射线就可以表示出x>1。
一位成绩中等的学生迫不及待地举手了,并说道:“老师,我还有方法。”
教师示意这位学生回答。
生:我用一条折线和一条直线来表示。
由于学生表达能力偏弱,无法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教师只能叫学生到黑板上演示。同时,又有一位学生举手了,教师就叫这位同学也到黑板上演示。
师:上面几位同学的表示方法,你们认为哪种最好呢?
生:第一种方法比较好,但是不利于我们解题,因为考试的时候不会带多种颜色的笔。
生:第三种方法,看个圈圈,不太好看,如果这样画的话,有些同学做题目时会画的很难看,什么都不像。(学生们哈哈大笑)
生:还是第二种方法好,简洁、美观。
通过学生们的议论,最后一致认为第二种方法好,教师做适当的说明。
(4)x>1包括1吗?
生:不包括。
(5)不包括1,如何在数轴上表示?
生:把那个点去掉。
师:怎么去掉?
生:把那个点圈出来。(学生想了想说)
师:请同学们在本子上把x>1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至此,教师点评,并演示如何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x>1。
问题3:你能在数轴上表示x≤-2吗?-2 学生对这个题目没有一点障碍,非常快地完成了。 通过前面几个小题的操作,教师指出: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应注意些什么?学生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很准确的指出:(1)方向,(2)空心、实心。 你能在数轴上表示出以下的不等式吗? x>a 学生在自己本上思考着、画着,教师在四周巡视并做下指点。几分钟过去,教师拿了三个有代表性的本子,在投影上投影,并要求学生说说为什么你这么画? 三位学生分别说出a为正数,a为0,a为负数。 师:三位同学的想法很好,考虑很周到,但是题目当中有告诉我们a是什么数吗? 生:没有。 师:既然没有,那么a可以取哪些数? 生:正数、负数、零。 师:如何在数轴上表示出a,它既可以表示正数、负数,也可以表示零呢? 此时,教师对学生启而不发。学生缺少这方面的经验。 师:如果在数轴上只画出a,那么a可以表示任何正数或负数或零吗? 生:可以。 师:现在,你能在数轴上表示x>a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