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不作 一日不息

2009-12-11 09:39寿列维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4期
关键词:劳动女儿评价

寿列维

一天,上小学的女儿嘟着小嘴气急败坏地对我说:“妈妈呀!我快被气坏了!因为郑露扫地不认真,老师让我们整个组罚扫一个星期的地。凭什么呀!这不公平。”经过一番劝说,女儿不再气鼓鼓了,可我感觉得到她仍有情绪。于是我去了她们学校。我陪女儿随机询问了几十名同学。结果让我大吃一惊,50位同学居然有43个不爱做值日,49位在家不干任何家务。这可是一所城镇小学哦,居然也有那么多的“小皇帝”和“小公主”!这可是我们共和国的未来呀!长此以往,他们将来能够独立生活,从容地自立于社会吗?他们该怎样走过人生的旅途呢?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吗?

细想起来,这种局面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高考的指挥棒下,严重的重智轻劳倾向,造成了学校在劳动教育上的偏失。城镇学生劳动环境的局限,造成了劳动训练条件的不足。另一方面是繁重而琐碎的学业,使学生无暇顾及。而独生子女家庭对子女的过度呵护,更是造成学生存在依赖心理的主因。以上种种,使学生远离了劳动。

劳动是人类成为“万物之灵”的根本原因,是不可避免的义务,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通过劳动,人们创造他们必需的种种物质财富,形成肉眼所看不到的人格内涵;并不断地去培养和完善它。劳动有助于学生培养独立自主的社会生存与活动能力,促进学生左、右脑的开发,使其分析判断能力,发展创造能力得以形成和发展。可协调身体器官的发育,有益于培养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奋斗意志,勤奋钻研,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劳动之功,善莫大焉。正如马克思所言,劳动创造了人本身。那么,对于劳动的疏离,也必然造成人本身的退化。这种退化已经日趋显现,它不仅仅表现在身体素质与技能上,也反映在其思想品质与意志、毅力中。

21世纪,国际竞争焦点是科技及人才竞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对数十个国家的教育进行考察后,郑重提出的“生存教育”,表明了一个人如果没有较高的劳动素质,一定的自理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就必将遭到社会无情的淘汰。因此,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素养与习惯,提高其生活能力和实践技能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也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必经之路。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规定:要“加快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劳技教育纳入”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这就要求学生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会学习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其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其中,家庭的作用不容忽视。学生劳动意识、知识、习惯、技能的养成,也非一日之功,更需要平时的点滴积累与实践。那么,怎样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习惯呢?

首先,要使孩子初步懂得劳动的意义

家长可以让孩子多看看关于人类进化、劳动的书籍、碟片等音像资料,教育孩子懂得劳动创造世界的道理。从身边的事例出发,让孩子认识到到生活处处需要劳动,没有劳动将一事无成的事实。最好是让其感受一下那些在严寒酷暑中坚持劳作的劳动者的艰辛。参观一下农庄四时的耕作、累累的果实或工厂里产品制造的过程。我就曾于暑期加班时,带女儿同去。炎炎夏日,身处顶楼狭窄的办公室里,既无空调又无电扇,还要进行紧张的工作,使女儿由衷地发出“妈妈真辛苦!”的感叹。既促进了亲子感情,又使其受到了教育。

其次,纸上得来终觉浅,应促进劳动技术教育的生活化、低龄化

首先表现在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上,这是人立足于社会的最低要求。应让学生从小就学会自己洗脸、刷牙、洗澡、梳头、穿衣等技能,养成爱整洁、勤动手的好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强了,自信心和责任感也会增强,便能提早体验到成功的感受。学生参加劳动愈早,就愈容易培养出良好的劳动习惯。

再次,要促进劳动技术教育的经常化、固定化、家庭化

要给予其与年龄、能力相称的经常性家务劳动。学生参与必要的家务劳动,能切身体会到劳动是生活的必需,还可加强家庭的凝聚力。一般情况下,学生可参加的家务劳动有打扫、整理房间、煮饭、做菜、洗碗、购物、浇花、种植瓜果、花草、洗小件衣物等。可安排孩子每天做一、二项相对固定的家务。通过劳动使其体验到劳动的辛苦和快乐,培养其家庭责任感和义务感,并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和有条理的生活习惯。家长应和孩子合理分工,自觉成为孩子的表率。在耳濡目染中教育子女,培养其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比如,我在炒菜时,就有意让女儿来帮我打鸡蛋,放调料等,女儿会趁机放入各种她爱放的材料,再加以搅拌,并从中得到了无限的乐趣。

最后,要建立评价激励机制,满足与完善其自我的评价与追求

每一个孩子,他(她)的内心都有着自我激励、自我实现、渴望他人肯定的需求。只有建立了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并加以妥善的利用,激发出孩子的积极性、上进心,满足其情感、价值观的需要,孩子才会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和劳动。所以,要放手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并加以示范指导,劳动程序指导要具体详尽,示范应清楚简明,使其最大限度地获得成功。同时,要及时积极地评价孩子的劳动,让孩子在自我欣赏劳动成果的过程中,产生成功感,快乐感。对于女儿,我采取了星级评分制度。评价内容包括上课、在家表现,学习、劳动情况等。据其表现,分别给予红星、黄星。评价者为家庭成员(包括其本人),上榜公布者为女儿,让其充分自主地评价自我,并制定一系列奖励条件。如获两颗红星给她讲一个故事,五颗红星买一本课外书等,促使孩子自觉积极地劳动和学习。

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我们还要正确处理好劳动和学习的关系。

现在的家长无论让孩子干什么,总是不放心,“怕”字和“疼”字涵括了家长所有的感受。殊不知,一切事物均予以包办的结果只能培养出低能儿,一味地宠溺恰恰是害了孩子。只要去学,慢慢地总会学会,不学则永远都不会。再则,活动是儿童的天性,让孩子在劳动中学习、游戏、体验生活,是满足其天性的需要。孩子满怀着热情,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去努力,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取得了成功,这时的兴奋是不言而喻的。这样的兴奋,又促使儿童更加热爱劳动,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更能使其形成刻苦勤奋、坚强忍毅的优秀品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在智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上。”又说:“那些双手灵巧、热爱劳动的儿童,能够形成聪明的、好钻研的智慧。”说明劳动可以锻炼孩子思维的条理性、灵活性、创造性;可以培养孩子的分析、判断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他在劳动中形成的如此种种好处,必然会迁移到学习中去,从而促进其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对他的健康成长将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正确处理好劳动和学习的关系,促进劳动技术教育的经常化、固定化、家庭化,建立起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使学生在劳动和实践的结合中,健康自信地成长。

作者单位:浦江县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劳动女儿评价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海的女儿
热爱劳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女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