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环节的实现及其对策

2009-12-11 09:39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4期
关键词: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袁 华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师不但要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想方设法使学生逐渐自求得之。”由此而见,“导”较之“教”更为重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在有限的时间、空间中,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全过程。如果教师能从小学教学的特点出发,注重实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优化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发展其创造性思维。但是,纵观今天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导入”环节的忽略;“启发式”实质的变相;探究与创新的缺乏,课堂结尾的匆忙;板书的信手涂鸦等等。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具体实现优化,仍然是广大教师孜孜以求的热点问题。

一、组织教学(即课堂导入)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堂课要有好的开头,如同一出好戏要演好序幕,一篇新闻要写好导语一样重要。开头写得好,就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教师能否抓好上课的开头,对一堂课的成功至关重要。

课堂的导入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符合教学的目的;符合教学内容本身的科学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课型的需要入手;导语要短小精悍;形式要多种多样。

我们设计并总结了以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连接旧知导入法,以德导入法、生活导入法、趣味活动导入法、设置悬念导入法、激趣导入法、绘映图示导入法、提出异议导入法、利用思考导入法、剖析中心词导入法、联想导入法、直接导入法、创设情境导入法、检查提问导入法,听、说、写、练导入法等等。

教学“比例尺”时,我们运用了设置悬念导入法。教师说:“现在考试,学生出题考老师好不好?”学生一听有了兴趣。教师说:“这里有一幅地图,你们用直尺任意量出两地的距离,我都能很快地告诉你们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相信吗?”学生纷纷上台度量、报数,教师一个接一个地回答对应的实际距离。学生这时更感到奇怪,都说:“老师您快告诉我们吧,您是怎样算的?”教师说:“其实呀,有一位好朋友在暗中帮助老师,你们知道它是谁吗?想认识他吗?”于是引出所要学习的内容“比例尺”。例如,在教学“整数减法中连续退位”时,我们运用了生活导入法和情境导入法,教师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有一个小朋友要买一支8角钱的橡皮,他身边没有带零钱,怎么办?”学生说:“给一元钱去找。”教师又说:“他也没有一元钱呢?”学生说:“给十元钱去找。”老师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讨论,十元钱怎么找法。这样从生活经验引出新算法,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连续退位的算法,通过类似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会到学好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无形当中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动力。总之,教师在新课导入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优化教学方法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进行,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有助于验证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教学手段的优化,要掌握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双重特征。笔者就以下两种教学方法谈谈自己的体会。

1.树立“启发式”课堂提问。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口、手、脑,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自觉努力地获取知识。“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外在的表现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精心设计问题,就能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如果能有意识地为他们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就能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因此,废止不恰当的提问,实现课堂教学提问的优化,不但要研究问题的类型、表达和提问的策略、技巧,更重要的是,需要深入探讨提问优化设计的标准与原则。

优化了的课堂提问应具备以下特点:目标的明确性,以教学目标为指南;层次的清晰性,根据需要按照教学程序、课堂结构精心设计;时机的选择性,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教学视角来把握时机;方式的灵活性,类型要灵活多样;内容的针对性,结合教学内容,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关键性的提问;诱导的启发性;难易的适度性;对象的广泛性;角度的新颖性;学生的参与性。例如,在教学“在含盐25%的盐水500克中加入多少克水,使含盐率降低到20%”时,部分学生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可以指出:“这道题中什么是不变量?”引导学生抓住盐的重量不变这一关键展开思路:盐的重量→现在盐水重量→加入水的重量,即400×25%÷20%-400=100(克)。

2.开展“探究性”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使学生独立学习、自行发现问题并掌握知识的一种方法。它特别强调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它要求利用课本和教师提供的材料信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进而形成正确的结论与概念。该方法的倡导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实现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最可靠的方法是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去“发现”、去“探究”并解决问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究”呢?第一,教师要为学生的探究、发现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教具、学生分组学习的材料等。然后向学生说明发现过程的目的和要求,提出探讨的问题,指出探讨的价值和步骤,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探究心理;第二,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目标和途径,通过阅读、演示、观察思考等学习活动,主动去概括原理、法则,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期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是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发现知识的基础,这时教师要积极做好引导工作;第三,学生进行交流初探所得到的成果或结论,需要对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或不甚理解的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进一步的探究;第四,在以上几个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探索的问题,把初探、交流中获得的知识、结论加以归纳整理,从小到大,由浅入深形成一个知识结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最后,教师可让学生把探究出的结论等运用到解决问题的实际中去,从而进一步验证和巩固所获知识。例如,我们在小学数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学时,课前,学生自己先分好探究学习小组,教师准备好教具、小组学习材料、辅助教学课件、记录本等。紧接着根据所提供材料和教师的要求,学习小组共同想办法,探究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然后小组再一次相互交流。最后推导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这一重要结论。随之而来便是学生巩固练习,验证结论的同时,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如,计算房屋装修所需材料的面积等。其实,学生在探究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一过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性、协作性,思维的创造性都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诚恳的评价,学生感到学习的无限乐趣,真正体验到教学的价值。

三、结尾小结是优化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较为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过程,往往忽视课堂教学的结尾环节,没有达到有始有终的效果。而设计好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能帮助学生总结重点,理清脉络,加深记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巩固当堂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也可以为后续课题埋下伏笔,激发学生进一步探讨的兴趣。结课的方法除了对全课归纳总结、引申拓宽、与后续课承上启下外,还有一些方法。我们设计了以下小学课堂教学的方式:梳理内容法、归纳总结法、首尾呼应法、画龙点睛法、讨论结尾法、引优结尾法、活动结尾法、对比结尾法、延伸开拓法、竞赛结尾法、展现成果法、预告结尾法、练习巩固法等等。

例如,学完用算术方法解和用方程方法解应用题的知识,我们采用了对比结尾法,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后,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分析、讨论“用两种方法解应用题时,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学生在四人小组讨论中,根据自己的解题经验,各抒己见,对问题进行梳理和概括,最后取得统一的结论,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对于用算术方法解和用方程方法解应用题的方法、步骤更清楚,选用解题方法更灵活,牢固地掌握知识;又如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知识时,我们运用了悬念结尾法,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进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时,一般按‘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计算比较简便,也就是除数的个位上的数是1、2、3的,通常用‘四舍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除数个位上的数是7、8.9的一般用‘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如果除数个位上的数是4、5、6的,用什么方法来试商比较简便呢?”我们下节课就来研究它,在前一节课的结束时间提出问题,不但预示了下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对学生的预习也有一定的定向作用,而且使前后两节课过渡自然,衔接巧妙。

四、板书设计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板书,就是通过书写演示板(黑板、磁性板或白板等),出示文字、符号、图表等书面语言的一种教学手段。数学课的板书,是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教学的内容,引导和调节问题解决的思路,指导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数学课的板书要求做到:语言精确,富有科学性;书写优美,富有艺术性;设计独到,富有创造性;言简意赅,富有启发性;条理清楚,富有系统性;重点突出,富有鲜明性;灵活多样,富有趣味性;有的放矢,富有针对性。

例如,在学习分数、小数、百分数互化时,我们设计了以下的板书用来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教学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时,下面的板书,把有关角的知识和技能逐一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看了一目了然:

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优化了的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但优化课堂教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也不能像机械转动一样,按照固定的程序进行运转,而要根据条件和需要,善于挖掘教学方法并对它进行创造、加工,灵活地运用于优化课堂教学实践中。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片海,优化的课堂教学是一叶小舟,泛舟于海,其收获必源源无穷。

参考文献:

1.周玉仁.《小学数学教学与实践》

2.周冠生.《素质心理学》

3.闫承利.《教学最优化实施通论》

4.林崇德 叶忠根.《小学生心理学》

5.王道宗.《学习的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