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瑛
在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小学语文大纲有关语文教学的要求理解有偏颇,一味追求写字的数量,简单化地要求学生每个生字写多少多少遍,却忽略了这种数量上的取胜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这种带有惩治性的教学,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低年级的小学生随便乱画,凑满作业,应付了事,并且滋长了马虎、潦草的不良习惯。“认与写”“听与说”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一、注重认、写相结合,给孩子同步输入知识信息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识字教学是多层次、多因素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还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及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等。学生认知一个汉字,必须先认知这个字的音形义,再通过书写,检验对照,以达到真正理解和掌握。在实际教学中,只有既注重“认”,又强调“写”,对孩子同步输入知识信息,二者协调,才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认、写”时,应充分运用直观、形象化的教学方法。如教认“坐”字时,两个孩子背对背席地而坐,形象的揭示了“坐”的形、义;孩子们笔下画出了一条长长的道路,路上有一个行走的人,逼真的揭示了“道”的形与义。当学过同一类字后,启发学生由一字想多字,把字串成串,辨字义记字形,如学习过“青、清、请、晴、情、蜻、睛”后,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它们的共同点,知道这些字的关联,揭示构字的规律,举一反三,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在教学象形字时,如火、山、石、木等字,图与字、物与字结合,知道这种模拟事物的样子造出来的字就是象形字,让学生在学习和比较中掌握象形字的识记规律,由形到字,由字到形,形象识记,引导学生学会识字;对于形近、音近的字,可启发学生进行比较,区分、辨别,抓住异同点,如“日和目”,“木和禾”,“他、她、它”,都可以在比较中达到认识和巩固的目的;在“写”的指导上,同样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为小学生刚入学,执笔好似拿锄头一样不灵活,一把抓。所以,一定要从开始握笔做起,对坐的姿势,握笔的姿势,运笔的方法,逐一指导,严格训练,仔细检查,耐心矫正,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布置作业时,不要求学生马上就写,而是提醒先看、后想、再下笔,做到心中有数,继而培养一挥而就的习惯。
二、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让孩子人人成为演说天才
一年级小学生听力训练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听,主要体现在听话的姿势和态度上,即要求学生在听别人讲话时,眼睛看着说话的对方,集中注意力,不插话,耐心的听对方把话说完,并能大体听懂对方的话,考虑对方说话的内容;说,是用口语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小学生一般会在课堂上争着发言,但他们的发言往往是随兴而发,讲的话不完整,不规范,因此,一年级小学生说话训练最基本的是要学会说话规范,即用普通话说完整的一句话、连贯的几句话,并明确自己是在对别人说话,态度大方,有礼貌,说之前有所考虑。
图画能够强烈的刺激孩子们说话的欲望。实验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两幅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画,这些图画常能唤起学生的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譬如教学《小小的船》第三句时,指导学生观察:小女孩划着小船,在无边无际的蓝天下遨游,星星在她身边闪烁,学生被带到了神奇无比的天空中,再将P26页丁丁与冬冬的对话联系起来,丁丁说:“人类已经登上月亮了,将来还要登上太阳呢!”冬冬说:“太阳会把人烤焦的。”丁丁说:“没关系,我们可以晚上去!”,让学生展开想象,“只看到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孩子们打开了思维的闸门,张开想象的翅膀,说出自己可能看到“宇宙飞船”“外星人”“人造卫星”等,怎么想就怎么说,从而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和思维,有效地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
小学生还是编歌谣的天才,教师千万不要设置框框,限制他们的创造力。如学完《我长大了一岁》后,让学生再续编一段,最后一句是:“我长大了一岁。”对《太阳》一课的教学,让孩子们在畅所欲言、尽情说笑之中仿照课文发挥:城市中,太阳是被高楼托起来的;工厂里,太阳是机器声唱出来的;田野里,太阳是从稻田里冒出来的;公园里,太阳是从晨练的人们头顶上跳出来的等等,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位诗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天才,对精彩的语句教师及时的给予喝彩、鼓励,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增强了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和勇气。
在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中,要以学生的认识活动为主体,“认与写”为主线,读写结合,既要注意教认的方法,又要研究学生学的方法;而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又是生活的工具,学生的“听与说”应当成为教学的追求。只有全面顾及,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只要把握住认、写、听、说这四个字的内涵,深入挖掘教材,就能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的切入点。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路北街道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