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克友 徐秋岚
学校艺术教育是一种渗透美育、术育和德育而进行的学科性教育,也是一种带有国际性意识的创新教育。学校美术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施艺术教育的基本途径。有关美术教学中能力的培养,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在教学中的一些看法:
打破美术课堂教学传统模式,提高审美能力。
传统的美术教学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只注重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学习,教师照本宣科,把学生当成容器,教师把知识一个劲往里装,根本不管学生学习是否有兴趣,填鸭式的教学法,让学生脱离了现实生活,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和完善人的某种能力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尤其是美育已列入教育方针后,美术教育也受到空前绝后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作为一个基础美育的引导者、实施者,感觉到有些传统的教学方式,严重制约着学生的能力发展,只有通过课程改革,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才能适应现代科技信息网络高速发展。
打破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满堂灌,引导学生思维。
教师要始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理念,别让老师自己来唱主角,学生当配角。在授欣赏课:《哭泣的女人》《海人的冰山》《罗马武士》《隐蔽的马》等等,让学生用纸贴自己最喜欢的画,一个女生贴“哭泣的女人”说:画上的女人很像一个妈妈,她一定丢失了自己的儿子或女儿才哭得这么伤心。她的内心一定非常非常痛苦。一个男生站起来说我不喜欢“罗马武士”,他拿着武器,像要去打仗似的,我讨厌打仗,我要和平,不要战争,因此,我不喜欢!我们平时上欣赏课都是老师讲,学生听,根本不让学生谈“为什么喜欢和不喜欢”的原因,要给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把原来属于他们的时间还给学生,变学生当主演、老师只起到导演的作用。变单向灌输式为师生双向互动,逐步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敢于标新立异,别拘一格的创新思维。
打破美术课堂教学中的题海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失了兴趣,学生便失去了灵性,造成学习缺乏兴趣的原因是一味通过作业来衡量学生基本功底,沉重的作业消灭了学生学习的生机和活力,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性。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每次上课都是照着书上搬别人的作品成为自己的作业,周而复始,每堂课都一样。在授《夏天的回忆》时,先让学生自己回忆发生在某夏天里有趣、有意义、难忘的事,用文字记录下来,在改成画时,发现许多同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风筝放上了天,但线画成了直线;把人的耳朵画在眼睛下面去了;游泳的时候,人浮在水面上,手、腿是直的,人不会沉下去吗?等等,这都说明学生没有仔细,认真去观察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在学生做作业的同时,教师要精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充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看”法、“练”法主动去探索其中的奥秘,促进学生自己亲自实践、认真观察、认真总结。
打破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讲练法,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传统教育的固定模式: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围着老师打转转。学生作业练习,只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忽略了学生动脑能力,表达能力(基本功和语言)及审美能力的培养。有这样一个故事:外国小学生和中国小学生在游玩时,在草丛里发现一个蛋,中国小学生议论纷纷地争着说:可能孵出小鸭;也可能会孵出小鸡。外国小学生却异想天开的说;“可能会孵出一个克林顿。”感觉有些滑稽可笑!要是此事发生我们课堂上,老师会说:乱弹琴,严重地制约学生的想象力。老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和课外辅导中精心设计,有意安排一些欣赏性、表演性强的活动来激发学生把这些活动创作出来,通过训练培养学生会动脑、动手、动口等诸方面的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和敢于大胆创新。
打破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师定法,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一个三岁孩子画的中国画在美国被认为是来自中国名家之手,以致达到了“乱真”的地步了,其实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他们每次上课时,老师出一个题目,就让学生自由发挥,想怎么样画就怎么样画,有的站着画、有的坐着画、有的趴着画、有的跪在地上画,根本不讲构图、比例、布局、结构,形似没规没矩,甚至连笔画都不画,简直是一塌糊涂。若此事发生在中国美术课堂上,我们的老师则会要求学生照着书本上的范作进行“拷贝”,采用现代的“克隆”技术,达到跟书上的范作一模一样。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一个“画匠”:没有思想,没有见解,也就谈不上创新,扼杀了他们的智慧和情操。有一句话说得好:“眼睛里的画是别人的画,心里的画则是自己的画。”
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育,传统的教育模式将逐渐被素质教育所代替。在开展创新教育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充分体现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提倡创新思维,鼓励创新发明,让学生自身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建立好“共同发展”和“特殊发展”的关系,逐步形成行之有效的“英才教育机制”,使中国未来更加强大,立足于世界不败之林。
作者单位:湖北省沙洋师专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