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董 铭
正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使“全球变暖”这个严峻的问题再次聚集了全世界的目光。气候变化近年来也逐渐成为世界电影人关注的重要议题。电影作为世界上影响面最大、传播最广的媒体产品之一,自然也承担了警示世人的作用,“气候电影”应运而生。这些“气候电影”无论是忠实的记录还是艺术的夸张,都在试图达到宣传环保的目的,以期能在噩梦成真之前唤醒人类。
本次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就是以一个4分钟的“气候短片”开场,用孩子梦魇中全球变暖的末日场景提醒各国代表,这次会议是达成具体协议、解决全球变暖的重要契机。片中,大地干涸龟裂,没有一丝生机,周围一片死寂,只有秋千孤零零地晃动着。小女孩紧紧抱着心爱的毛绒狗,惊恐地看着眼前的景色。突然间,地动山摇,大地裂开一道道口子,小女孩狂奔。乌云笼罩天空,暴雨倾盆而下,滔天巨浪袭来,小女孩只能抓紧风雨中干枯的树干。然而,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还是折断了,小女孩坠入翻滚的巨浪。
片中天崩地裂、洪水滔天的景象令人不由得联想到此前热映的灾难大片《2012》。该片不仅在商业上获得了巨大成功,更用逼真的电脑特效向观众展示了“末日”时的恐怖景象。
《2012》可称得上是地球灾难大集合,地震、洪水、火山喷发等新闻中常见的零散影像被集中在两个小时的影片中,产生了惊人的视觉冲击力。更关键的是,片中的灾难是跨越国境席卷全球的,并非像《龙卷风》(图1)和《活火熔城》(图4)那样局限在某个地域。全球性的灾害只能用“科幻”的方式解决,幸存者也大多是那些掏得起10亿欧元的“社会精英”。这种恐慌从侧面带给普通观众一种紧迫感,天灾无可避免,但“温室排放”这样的人祸,还是可以靠每个人的努力共同挽救的。对于人类造成的气候灾害,灾难片《后天》则更具针对性。
作为商业电影的“灾难片”,可以说是“气候电影”的一个属类,其追求视觉刺激的特点如今看来并不算是夸张的杜撰。近年来灾难片越来越多,本质上也是迎合了人们对气候变化的担忧。
比起靠电脑特效吸引观众的“灾难剧情片”,“气候电影”更多的是忠实记录气候变化恶果的“气候纪录片”。这类影片旨在普及环保理念,不以商业票房为主要目标。《难以忽视的真相》借用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的影响力,向观众讲述“环保”的重要性。吕克·贝松监制的《家园》,通过优美的航拍摄影,细腻地展示全球变暖的过程与危害,号召公众珍惜我们唯一的地球。《愚昧年代》(图2)则从文明的起源开始,详细讲述了人类对环境的不断破坏。《达尔文的噩梦》(图3)、《蓝色星球》等影视作品,都是从物种灭绝的角度,提醒公众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对物种多样性乃至人类自身生存的危害。此类影片既真实又触目惊心,带来的震撼并不亚于灾难剧情片中用特效渲染的氛围。
“气候电影”把人类“作恶”的后果触目惊心地展现出来,能更直接地促使观众主动改变生活方式。毕竟谁也不想3年、30年后地球真的被洪水淹没,《2012》里的景象发生在自己和子孙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