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展
小学一年级新生对新的学校充满了好奇,同时又渴望着新的开始。如何引导他们平稳过渡到新的学习中?我认为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班级特色文化。而班级特色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往往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积极构建健康文明、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满足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
一、良好的教室环境
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日常交际的主要场所。教室环境的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一个文明、整洁、优美的环境,无疑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要充分利用教室的环境布置,除了张贴有关班级制度《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外,朗朗上口、振奋人心的班风标语,主题鲜明、图文并茂的黑板报、脍炙人口、富于启迪的名人名言等,无时无刻不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向上的力量。在教室的一角点缀数盆花草,让学生体验一同成长的快乐。可以说,教室的每一个角落的布置都是有目的,有意义的。
二、班规班纪是基础
我们可以根据校纪校规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卫生值日制度、文明礼仪常规等,促进班级管理的良好局面。例如,组织纠察队员每天按学习、纪律、卫生、文明礼貌四项内容对同学进行检查、督促、记载。以表格的形式将学生日常个人行为和集体荣誉感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三、班级集体活动
它对增强班级活力、班级凝聚力,提升班级文化品味有相当大的益处。利用晨读时间,开展“跟我读”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小老师的积极性,带领学生读出精彩,读出韵味。
四、要想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一支团结、积极、奋发向上的班干部队伍,会增强班级凝聚力。通过利代表、小组长等各种角色的设置,让绝大多数学生在集体中都有一定的职务,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师的言传身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言谈举止对学生具有重大的感召力,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班主任刘学生关爱的程度,对问题处理的公正、合理程度,对某些行为或现象的评价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
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足一项细致而漫长的过程。只有充分发挥班级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借鉴已有的经验,积极探索未知的领域,进一步做好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工作。
作者单位:河北省辛集市旧城镇旧城完小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马贵君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创设一个优良的情景,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并配上文字与声音,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一下个人的经验: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情景导入的方法很多,如情景引人、悬念引入、设问引入、图画引入、音乐引入、表演引入等。如教学《琥珀》一课时,采用悬念引入的方法,屏幕出现一块透明的琥珀,然后问:“你认识这块透明的东西吗?它里面的两个小东西又是什么呢?怎么会好好地躺在里而呢?同学们想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这样的情景和提问引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想马上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的学习动机,为学好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化难为易。突破难点
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的障碍就足我们教学的难点,运用多媒体技术这一方面的功能,就能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梅花魂》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文章讲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爱梅花、送梅花图寄托着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既是教学重点,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教学中分以下几步实施。
1利用“梅花傲放”的录像突出教学重点:了解梅花的清高品格。教学中当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体会了梅花的清高的品格后,教师适时地放第一段录像:画面上,一朵朵梅花在严寒中竞相开放,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学生看到这样富有震撼力的画面,直观地验证梅花的清高品格,所配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进入了一种激昂向卜的情景之中。接着教师再出示图片(图片中的背景部分是一幅梅花怒放的情景,文字部分是描写品格的句子),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学生就自然而然人情入境了。
2利用“送梅花图”的录像突破难点:在送梅花图中寄托着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当学生深入了解梅花的品格特点后,教师再播放第二段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外祖父郑重地送给“我”墨梅图的动人情景,亲耳听到外祖父对小外孙女说的话。并配上适当的音乐,图、声、乐并茂,学生心中洋溢着对外祖父由衷的敬佩。接着教师再指导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外祖父说的话,深入体会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利用“我的中国心”录像巩固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爱国之情,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学生深入了解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后,教师再播放第三段录像:“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师生一起跟着音乐唱。在歌声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
三、创设情境,陶冶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感情变化,不失时机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激发和陶冶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是一篇具有浓重的感情也彩的记事文章。记叙了首都人民在十里长街送别敬爱的周总理的感人场面。当学到周总理的灵车缓缓地开来,人们悼念总理时,教师放一段录像:夜幕中,响起了哀乐,漫漫的长安街两旁挤满了前来送行的男女老少,人们望着灵车哭泣着,灵车缓缓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人行道E追着灵车奔跑。学生看完人民群众悼念总理的悲痛场而,对总理无限崇敬和爱戴之情油然而生。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中受到感染,情感的陶冶就落到了实处。
四、巧设质疑,拓展思维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为学生积极、丰动的学习创造了条件。如《草船借箭》这一课,当学到“草船借箭的经过”这一部分时,我放了一段录像:画面上大雾漫天,江上连而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然后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放完录像,我问学生:“同学们看完录像后有什么疑问吗?”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诸葛亮为什么选了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取箭呢?”“诸葛亮为什么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呢?他们不怕曹兵出来反攻吗?”……我充分肯定了学生的疑问,又鼓励其他同学来解答这些疑问,通过由学生质疑,再由学生解疑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拓展他们的思维。
多媒体技术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阅读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浓,教学效果好。
作者单位:河北省曲周县河南疃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