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个性化教育的前瞻性思考等

2009-12-11 07:47杨小龙
新课程学习·上 2009年2期
关键词:创造性个性化思维能力

杨小龙

摘要:随着小学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发展,小学教育越来越突显出我国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正如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叶圣陶所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教育前瞻性

对于现在的小孩来说,智力上几乎没有多大的差别,也就足说先天都很不错,而关键的问题在与后天的引导和培养。这个是现代小学教学所必须面对的挑战和思考的关键点。

一、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

个性化教育的宗旨就是要提升学生的个性良好发展的教育。它有两个前提:一是发现并尊重学生的现有个性;二是提供有利于学生个性提升的物质条件。个性化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在发现和尊重受教育者现有个性,最大限度地促进受教育者的智能、活动能力、情感意志等素质最终形成优良个性的教育。个性化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培养个性化的人才,而教育个性化是实现个性化教育培养个性化人才的过程。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的完美结合

相对于其他教学来说小学教师教学颇具有其不可想象的难度,因为小孩子童心纯真,童心无邪。因为语文是一门语言,小孩子天生聪慧,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在此,我们一定要探讨新课标教学,毕竟新课标教学是历史发展之趋势,有其重要的历史价值。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现代人义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让学生做进步的现代人。

爱因斯坦说过:“要使你的学生看到、感受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在他们面前产生疑问,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你的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因此说,必须通过教师的个性化设计来完成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首先,多开展课外活动刺激和感化小孩子对自然的进一步认知,比如,春天的时候看看小草发芽,和各种各样的花朵等等。按照自然规律的变化达到激发小孩子提问题的勇气和胆量。

其次,使课外活动在课堂上进一步思考,比如说小孩子看见春天的花朵可以进行花朵的描述,学生述说自己的想法时,小学生强烈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得到老师和大家的认可,因为这样的学习为他带来了愉悦,他可以自由表达自己所知、所见、所感。

最后,留下一些相关的课外作业,提供一个给小孩子自己探索的空间,进一步按照自己的个性走,实现自己所想要达到的真正目的。学生是真正自我解读,自我感悟,我们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使学生充分经历学习的过程。

三、让学生回归生活主动学习、使学习其乐无穷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这个是小学语文老师必须掌握的一个要点,所以应该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在大自然的熏陶下健康成长更加充满对自然的好奇,实现生活中处处皆是风景的美好的教学,这个是老师在课堂上怎么也发挥不出来的。这样还可以更快速的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学生因为自己的好奇心而不断的阅读课外书籍,也因此有了写作的意愿,这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感情的流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教学方式。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生活兴趣,学习知识才有动力。有了生活兴趣,学习就是一种享受。

其实,伴随着孩子成长的群体是同龄人。所以,同龄人之间的交流必将是互相达到彼此共鸣的一个优良的环境,实际上也就是要通过交流创造这样的环境,实现畅所欲言的交流达到真正学习的目的。这足一种至高的学习境界,相信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必将是有竞争力的学生。

总之,脱离了生活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都是失败的,也不能将孩子真正从一张白纸上刻画出完美的图画,只有将现实生活与语文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生活过程中学习积累,不断的思考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属于祖国真正需要的新一代优秀的个性化人才。

作者单位:通渭县常河镇王家庄小学

小学低年级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初探

邓亚兰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创新教育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中,抓住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求知欲、多项思维、促进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达到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创新能力求知欲多项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的思维能力,是创造力的核心,是人们完成创造活动的基础。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性思维,一般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 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通过游戏,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动口、动脑,为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了最好的环境,能吸引全班学生积极主动快乐地投入学习中去,创造性地进行游戏,能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在课上设计了一个小商店游戏,让学生自己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商品的交易,他们的兴趣很高。通过游戏,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还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交往能力:特别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二、课上提供充分的时间。给学生得到创新的机会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是一个由学生亲自参与、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比如说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要提倡、鼓励,使学生逐步做到敢说、爱说,甚至提出跟教师不同的想法。例如:在练习课上的一道题:找规律填数20、(

)30、(

)、40、(

)。让一位学生回答了是25、35、45,这答案大部分都同意了。教师也判断了这个答案是正确的。但有一位学生有疑问的站起来说:“我的答案是22、32、42不行吗?我认为20到22增加了2,22到30增加了8,30到32又增加了2,32到40又增加了8,40到42义是增加了2”学生思维又被激活了,到底这样行得通吗?像这样的疑问应该说是有分量的,这表明学生动了脑筋,创造力有所发展。

三、创设矛盾情境。诱发求知欲

教学中有许多地方似乎是矛盾的,教师如能抓住矛盾及时设疑,学生会感到疑惑,并且会产生解决矛盾的强烈愿望,从而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求知欲一般由好奇心发展而来,是儿童探究、了解自己未知的东西而产生的愿望和意向。如在教学毫米时,我创设矛盾环境,让学生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一张桌子长1(

),一根铅笔长15(

),一个硬币大约厚1(

)。前两题学生可以用学过的厘米、米来填,而一个硬币用他们都不合适,这

时我给了一个答案厘米。这时很多学生脱口而出:“错了,硬币的厚度比1厘米还要薄”。那到底用什么来表示呢?这时出示正确答案“毫米”,由此学生加深了对毫米的认识。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难点,提出疑点,揭示矛盾,可以有效地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形成内在动机。

四、动手操作能激活学生的多项思维

在教学中,加强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有效手段。如,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一)”之后,学生掌握了如何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的一般方法,再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把15个方块平均分成3份,看看每份有多少个?教师在这之后再提出新问题:你可以把这15个方块按照每5个一份,看看又能分成几份?这样学生对于同一个除法算式也有两种不同你意义:①把15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②把15每5个一份,求能分成几份?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创新了方法,学到了知识。

五、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且有好动好奇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组织地让学生观察,通过摆一摆、量一量等操作活动,一方而可以满足学生好动好奇的要求,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中进行猜想。操作性猜想在几何教学中也有大量的运用。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通过实物或学具的操作,探索规律,提出猜想以及验证猜想。归纳——猜想验证——猜想——再验证,几番修正,终于发现规律,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和思维的发散性都得到培养。巧设练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猜想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设计恰当的数学习题,让学生在猜想中进行练习,可使知识得以巩固、深化和发展,也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六、语言表达能力是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

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而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表现为不同步性,分析问题往往看到了、想到了就是表达不出来,再加上数学学科特有的抽象性、逻辑性,使学生更足感到无从说起。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首先不断鼓励学生使他们敢说'爱说,怎样想就怎样说,说错了再重说,培养学生慢慢学会说话。

实践表明: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重视和加强多样化问题方式的设计与训练,重视和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和操作活动,就能把学生的单向思维活动转变为全方位的思维活动,并与学生的口的活动、手的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综合的、立体的、整体活动,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达到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水平的目的。

作者单位: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三小学

猜你喜欢
创造性个性化思维能力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同桌宝贝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
呼唤雕塑家创作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