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中学语文活动课

2009-12-11 07:47韩利民
新课程学习·上 2009年2期
关键词:活动课内容课程

韩利民

语文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极佳途径。语文活动课以课堂为阵地,但也可以走出课堂,了解民风习俗等等。活动课程的这种与生活贴近性的特征,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语文活动课可以使学生接触社会,及时了解外面的世界,让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与时代的脉搏合拍。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其自身的概念内涵,倡导了独特的课程理念,既是新课程的亮点,也是教师实施新课程的难点。故在开设语文活动课程中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文活动课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语文活动课程的主体必须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同的也在于激发学生内心的语文学习冲动,并努力通过活动课程使之定型,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并促进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学生的创造精神。语文活动课中教师切忌越俎代庖,喧宾夺主。但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让学生自发“活动”。课前对活动的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等,都需要教师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必须讲究引导的艺术,相机行事,灵活应变。

二、语文活动课必须切实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活动

语文活动课要促使每一个学生提高语文素质,必须确保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积极参加语文活动。决不能仅仅让一部分学生在“活动”,而让大部分学生袖手旁观。因此,教师在设计语文活动方案时,应注意使活动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精神。在组织活动时,应按照分类要求、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活动的内容构成和学生的情况,适当分工,适当轮换,从而既发挥各类学生的特长,又能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三、语文活动课必须整体梳理单元活动内容,提炼出语文能力

教师在期初应对整册内容各单元的中心主题进行梳理,进而结合本班学情有选择的事先做好心理计划。可以高屋建瓴式地将课文整合、单元整合或几册书整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可将邓稼先、闻一多、贝多芬、孙权等名人聚之一堂并广泛拓展,设计“名人故事大家谈”等活动;再如可以设计课文小主题活动,如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中贝多芬的肖像描写,可设计活动描写身边的同学并进行猜测评论等。

四、语文活动课应注重文本实践活动内容的有机扩充,丰富学习的活动方式

结合单元的总体目标,增加适量的活动内容与相关材料,但应事先与学生团队进行商榷、研讨,截取怎样的活动拓展内容为中心?特别是教师自我应有一个宏观的设计与考虑,以免实践活动内容远离学生内心的真实情感。社会生活考察的体验性学习活动不是以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操作能力为根本目标,而是使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接触和了解社会,走进现实生活情境,以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生活经验、文化积累和情感体验为目标。让学生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必须让学生“全面参与”,并“深度实践”。

参观、考察、访问是体验性学习的基本活动方式。社会考察、参观和访问的内容般涉及本地区的历史和文化遗产、现实的社会生活和生产方式,社会职业的意义及其地位与作用等。这是一种实践智慧,实践智慧不可言传,只能意会,因此不是通过一般意义的学习所能获得的。同时体验者对体验活动内容的理解往往与体验场景布设密切相关,体验活动内容与体验活动场景融为一体,场景即内容,内容即场景,活动意义显现于整体的活动场景之中。允许体验者根据自身经验、兴趣、个性特点,选择易于分享、合作的体验伙伴。体验工具不是分配给体验者,而是合作伙伴根据体验任务。共同协商选择和建构材料的,工具设计的过程就是体验活动本身。

五、语文活动课必须既生动活泼,又扎实有效

语文活动课无疑应该做到内容和形式具体形象,活泼有趣,让学生喜闻乐见,学得轻松愉快。但决不能因片面追求活动形式的趣味性、生动性,而忽略切实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扎实的语文学习。活动课必须根据教学的目的、内容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可行、易于操作的方案,特别要考虑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内容适宜采用什么样的活动形式,怎样的活动过程对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有促进作用,并在活动的各个阶段引导学生扎实掌握学习内容,认真检查学习效果,使活动课既有声有色,又实实在在,每个学生既乐意参与,又都各有收获。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的层层深入,上好语文活动课程将使语文教学_止向生活这片广阔的天地,使语义教学走向素质教育的广阔天地,势必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作者单位:河北省阳原县浮图讲中心校

猜你喜欢
活动课内容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活动课
石景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自行车的发明
好一个 “殊途同归”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