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世翠
摘要:随着中国动画教育的迅速发展,中国动画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正日渐凸显出来,当前院校如何制定更加合理、更具有可行性的动画人才培养方案是动画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从二维动画、三维动画人才的培养方案角度出发,研究如何去适应公司对学校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动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9-0094-01
一、国内动画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2000年前后,在动画产业发展的影响下,全国动画院校及开设动画专业的院校急剧增长。从2001年全国有30多所动画院校,到2002年的71所,再到2008年初全国设有动画专业的院校已超过300所,在校生2万余人。动画教育如此快速增长远远大于现实动画行业的发展。
从这两年的毕业生去向来看,主要是流向影视公司后期制作及动画公司、广告公司、电视台等,而能到最后继续从事动画的人所剩无几,一大半人一年之内已经改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市场不景气,薪水低廉,使从事动画工作者感觉到自己的所得跟付出不成正比,当初的满腔热情在现实面前荡然无存。第二,毕业后不适应动画公司的环境,所学知识与公司的需要也有很大的脱节,传统的职业教育方式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课堂教学和工作实践明显脱节。第三,各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技能型的原动画及电脑熟练工,而眼前公司最缺少的是前期创作人员。技能型的原创动画人才及电脑熟练工可以说是经过简单的集训后都能达到这个要求。第四,现在有好多院校盲目招生,扩大生源规模,而与之对立的是教师的严重紧缺,形成恶性循环。
二、动画教育的目标
(一)加强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动画专业的专科生或本科生毕业后到公司工作,需要进行再学习的情况,通常都是1-4个月。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在学校里所学的是素质教育课以及一些专业基础知识,有的院校直接开设三维课程,没有基于二维基础课程及高级课程的开设,相对来说学生的发展潜力就会受到制约。有的院校虽然开设了二维课程,但是忽视了动画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动手能力较弱,这种情况是二维与三维严重脱节,懂三维的不懂二维,不懂动画原理,懂二维的不懂三维的操作,不懂影视语言等。国内动画业缺少的正是这些具备动画创作素养(包括绘画基础),又能操作这些设备、软件的高级复合人才。作为教育者来说,要明白即使计算机软件操作的特别熟练,没有良好的艺术素养。那么做出来的东西肯定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用三维做角色建模,如果对角色的结构、体感不熟悉,就很难表现出角色的特点;再有,如果你要用三维做一个人走路,如果对走路的基本规律一无所知,那么做出来的人走路根本谈不上生动形象。
因此动漫专业的培养要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简单的学院式教育和只重视软件使用的教育均不足以满足公司的需求。所以,动漫人才的培养应该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签订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
(二)动漫专业教学应该是分段式教学模式
分段式教学模式共分为三个教学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注重基础课程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这个阶段主要在学校完成,主要课程为素描、色彩、速写、写生、艺用解剖、表演、Photoshop、Painter等基础课程。第二阶段以项目制作为主的专业理论与软件实践操作的技术教育阶段。这一阶段也是在校完成,主要课程有运动规律、动画技法、flash、视听语言、maya、三维Max、after effects等。第三阶段是在企业进行的岗前培训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企业在学校设立公司或者学生直接去往公司。学院教师进入企业进行专业指导与教学,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主要用于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制作水平的提高。
三、动画教育的新模式—产、学、研相结合
动画教育的发展应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让我们的学生第三阶段直接与市场接轨。大多数毕业生刚加入动画公司参与影片制作时,往往会束手无策,学习的理论不会融会贯通,学习的技术不熟练,不到位。那么,我们如何该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工作中呢?这也就是除了所在学校学习的第一、二阶段,我们要给我学生提供一个实训平台,让学生直接参与其中,熟悉公司的商业化操作模式,把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在正式就业前就有了公司的工作经验,毕业后方可直接加入公司工作,缩短磨合期。同时,这样的实训平台也给从事动画教育工作的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科研平台,从而把反馈的问题直接融入课堂,这样的模式训练,方能与市场接轨,培养出优秀的动画人才。
中国动画已经在低谷中徘徊了多年,在尴尬中寻觅,却迟迟没有克服发展的瓶颈。真诚的动画人在耕耘这片领地的时候,仍然在继续地付出艰辛和努力。为我们祝福吧,凭着我们横溢的才华,我们民族的动画事业一定会走向复兴和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