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成
每年夏秋季节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其中甲型肝炎不可忽视。肠道传染病通过粪一口途径传播,即患者带有病原体的粪便污染外环境,如饮食和水源,导致易感人群发病。引起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是细菌和病毒,常见的致病菌有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和霍乱弧菌,发病率已明显下降;而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却屡屡发生,如甲肝病毒、戊肝病毒、轮状病毒、埃克病毒等。1988年,上海市民因生食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而爆发甲肝大流行,共有41万人发病,死亡47人。2008年,贵阳市因“竹原”牌桶装水被甲肝病毒污染,导致350余人发病。
甲肝病毒曾一度被归属于肠道病毒,并被定为肠道病毒72型。进一步研究发现,甲肝病毒与其他肠道病毒有显著区别,因而于1993年正式归属于嗜肝类病毒。甲肝病毒(HAD)直径27~28纳米,是小RNA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肠道病毒强,比乙肝病毒弱,加热煮沸100摄氏度5分钟即可灭活(乙肝病毒需煮沸10分钟以上)。感染甲肝病毒后的潜伏期为15-45天,临床根据有无黄疸,分为急性黄疸型和急性无黄疸型,其中后者占80%以上。本病起病较急,多数有发热及无力感,消化道症状明显,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黄疸型病人先有尿色加深如浓茶样,随后巩膜及皮肤黄染。有些病人以感冒起病,肝肿大,有压痛,少数病人脾肿大,病程在3个月左右。肝功能检测ALT升高,血清免疫学检测抗HAV-IgM阳性,急性期病人血清中可检出HAV-RNA。
在诊治甲肝病人时应注意几个问题:
1甲型肝炎是自限性疾病,多数可自愈,不需要特殊治疗。以充分休息、合理补充营养为主,进食清淡食物,选用1-2种护肝药物即可,不主张过度治疗。不住院的病人做好家庭内的消毒与隔离。患者的隔离期自发病之日算起为4周。
2甲肝病人血清抗HAV-IgM多在病后2-4周出现阳性,故病后1-2周内检测阴性,不能否定甲肝诊断。
3当甲肝病人出现异常兴奋或嗜睡,黄疸日益加深,但ALT反而不升高(酶胆分离),病人极度疲乏、腹胀、食欲不振时,要警惕重型肝炎。重型肝炎虽占甲肝的0.01%-0.20%,但病死率高达50%以上。因此要争分夺秒、积极抢救。
由于甲型肝炎的传染源中有大量的隐性感染病例,故很难做到严格隔离与管理,因此,需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如改善公共卫生设施及居住环境,强化饮水和饮食卫生监督管理,培养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是不要饮用生水或进食未熟透的食物。另一个主要措施是保护易感人群,即接种甲肝疫苗。接种对象是1-16岁的儿童少年(不推荐1岁以内的婴幼儿接种甲肝疫苗)和年老体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