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 水
猫是一种很活泼、很漂亮的动物,自从被驯化以来,已被人类豢养了数千年。
西汉东方朔曾云:“飞鸿骅骝(赤色的骏马),天下之良马,然用以捕鼠于深宫之中,曾不如跛猫。”猫在那时已担起了捕鼠大任。据《新唐书·高宗王废后传》记载:“我后为猫,使武后为鼠,我当啮其喉!”当时武则天搞阴谋,把王皇后整下去并折磨而死。王皇后对武则天恨之入骨,发誓要在下辈子变猫,让武则天变鼠,要像猫那样狠狠地咬住武则天的喉咙,可见猫那时捕鼠神勇可畏,不然的话,王皇后怎么会想变成猫呢!迫害死王皇后以后,武则天做贼心虚,在后宫禁止养猫。
人们爱猫,并不仅仅因为其能捕鼠,还因为其长得可爱,惹人欢心。猫自然也就成为了皇室贵族及平民们心爱的宠物。宋真宗时被人们误以为真的“狸猫换太子”事件,就足以说明猫在宫闱民间受宠爱的程度。明朝熹宗帝就非常爱猫。专门在紫禁城里设了一个养猫的院落,每天派专人伺候。这些猫各有名字,而且还被拟人化地称为“小厮”。时至今日,人们养只宠物猫来消遣生活已是很平常的事情。
尽管人们对猫宠爱有加,但猫有时候给人带来的麻烦却是致命的。二次世界大战时,盟军曾有一个隐蔽得非常好的指挥部毫无防备地就被德军炸平,里面的高级军官都没能幸免。若干年后人们才知道,指挥部司令将心爱的猫儿带上了战场,这只猫每天在林间出入,德军情报人员正是根据它那名贵稀有的外国血统,推断出它的主人定是盟军身份极高的高级将领。
猫是捕鼠的功臣、人类的宠物,但和狗相比,人们对猫却存在一定的成见。猫与狗虽同为人类最亲近的宠物,但猫性隐而狗性显。狗单纯质朴犹如散文,猫则我行我素,孑然不群,始终与人保持了似近而实远的距离;猫生性倔强,从不摇尾乞怜,巴结讨好,只有在想要吃食的时候才走过来缠人,一旦吃饱喝足,掉头走开,对任何呼唤都无动于衷:别人对它千好万好,只要有一点对它不好,它就会翻脸不认人;如若家庭困难,有谁要是给它一点好吃的,它就会毫不犹豫地跟人跑;猫不会像狗死守大门,一个门或者一个院子永远无法束缚它,它自娱自乐,从不跟着主人逛街散步,不把自己的业余时间寄托在人的身上;猫依靠人,却不愿仅仅依靠人,随时准备逃跑,不愿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反抗强迫行为。而狗是绝不会这样的,它唯主人马首是瞻,唯命是从,从来都是看着主人的眼色行事,只要主人发话,它会毫不犹豫地去执行,人们喜欢狗,就在于此。不管你是富、是贫,不管你对它怎样,它永远只认自己的主人,至死决不背叛!这样看来,人类称“猫是奸臣”一点也不为过吧。
猫虽有“奸臣”恶名,在民间猫却有九条命的说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猫的爬高本领在家畜中可谓首屈一指。“蹿房越脊”对猫来说是轻而易举之事,猫从高楼上坠下,且迅速复原的例子比比皆是。一份研究报告在调查了132起猫自平均六层楼的高度坠下的案例后发现,90%都存活下来。其中更有一例,猫自45层高楼坠下仍然存活。猫之所以九死一生,这与猫有发达的平衡系统和完善的机体保护机制有关。当猫从空中下落时,不管开始时即使背朝下,四脚朝天,在下落过程中,猫总是能迅速地转过身来。当接近地面时,前肢已做好着陆的准备。猫脚趾上厚实的脂肪质肉垫,能大大减轻地面对猫体反冲的震动,能有效地防止对各脏器的震动损伤。猫的尾巴也是一个平衡器官,如同飞机的尾翼一样,可使身体保持平衡。除此之外,猫四肢发达,前肢短,后肢长,利于跳跃。其运动神经发达,肌肉韧带强,平衡能力完善,因此在落差很大的楼层攀爬跳跃时,它也不会因此失去平衡而摔死。
2009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对此说法进一步做出了科学的验证。他们发现猫体内的髓磷脂具有自行恢复的功能。髓磷脂是形成于神经元外部的脂肪鞘,协助神经元传递神经信号,俗称神经轴突。由疾病造成的髓磷脂损失,会损害主体的感官、行为、认知以及其他一些功能,而正因为如此,神经元才会遭受侵袭。髓磷脂是神经元外侧的脂质。起到保护和绝缘的作用。因此猫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自我修复并恢复功能的超强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猫有九条命也就有了充足的科学依据。
猫与人类相处了几千年,人类的历史里有着猫坚定的身影。猫以它的自由、它的个性,为自己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尊重。尽管猫有“奸臣”的恶名,但其神奇的生命力更值得人们对其敬畏。
编辑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