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政策为何难过政治关?

2009-12-09 03:10布拉德福.德龙
财经 2009年25期
关键词:国债奥巴马债务

布拉德福.德龙

对于奥巴马的经济刺激措施,美国知识界和政界右翼人士的态度极不诚实,而媒体则对此视而不见

自去年雷曼兄弟银行倒闭之日起,美国财政部、美联储以及布什、奥巴马两届政府所奉行的政策一直是稳健有益的。

如果政府部门袖手旁观,任由市场左右局面,那么美国和世界当下的失业水平只会更高。放松信贷和支持银行体系的政策,避免了局势严重恶化,对经济大有助益。

虽然投资银行家们去年12月没有倾家荡产,今年又赚得盆盈钵满,但这只是枝节问题。

失业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并持续两年以上,就会造成4000亿美元的损失。如果经济衰退的深度,达到本次衰退实际深度的两倍,美国就会遭受约2万亿美元的损失,而全世界的损失总额更会四倍于此。

相比之下,高盛的奖金如同四舍五入中的误差般无足轻重。

去年秋冬时分,任何让投资银行家受到更大打击的尝试都会令整个经济救援行动面临风险。

正如美联储副主席唐科恩(Don Kohn)所说,为了让区区几千名投资银行家在经济上受到应有的惩罚,就可能会使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和数以千万计的外国人丢掉他们的工作,这种做法根本行不通。

奥巴马政府的财政刺激措施也对经济大有助益。

虽然其中减税措施的效力还难以判断,但联邦政府对各州的资助却成功地保住了大量就业。而且,政府支出注入了众多颇为有益的项目,正如消费支出能够刺激生产和就业,这些政府支出同样会刺激生产和就业。

而且,由此带来的新增债务的成本却低得出奇:在当前的利率之下,每年增税120亿美元就足以满足财政刺激项目的资金需求。

只需如此微薄的代价,美国纳税人就可额外得到1万亿美元的产品与服务,每年额外增加的就业人数累计可达1000万。

如果说过去14个月间的财政政策确实有缺陷,那么缺陷并不在于增加国家负债和厚待华尔街骄子,而在于政策力度太小,我们原本可以做得更多。而今,这些政策却成了政治输家:现在无人提议采取更多刺激措施。

说来不可思议,如果政策奏效,人们的本能反应往往是再做一次。提振生产和就业而又不会引发通胀的好政策在政治上理应大受欢迎,不是吗?

依我看,对于奥巴马的经济刺激措施,美国知识界和政界右翼人士的态度极不诚实,而媒体则对此视而不见。

两个半世纪以来,经济学家一直认为,只要一些人群决定增加开支,那么经济体的支出流就会上升。支出上升的原因有时在于可支配现金的增加,有时在于机会成本(即放弃某种做法、例如放弃储蓄的成本)的变化令人们愿意加快花钱的速度。在某些时期以及某种程度上,支出的增长表现为物价上涨;在某些时期以及某种程度上,支出的增长又会表现为生产与就业的增长。

然而,无论原因和效果如何,只要人们决定增加开支,经济体的支出总会增长——和其他人一样,政府决定增加开支也是好事。

正如抵押贷款公司和购房者在2005年前后的住房泡沫时期决定增加购房支出,以及上世纪90年代末硅谷精英决定增加创业投资一样,增加开支的政府决策也是好事。

奥巴马的共和党对头声称,财政刺激措施不可能奏效,但他们的论证总免不了自相矛盾,而且,纵然不是说谎,也往往是大错特错。回想1993年,克林顿政府经过分析,决定减少开支、削减赤字,当时共和党人同样声称其做法会摧毁美国经济。

正如现在一样,诸如此类的指责一向不合理。但又有多少媒体报道稍稍考虑过这些观点是否成立?

还有人认为,财政刺激措施虽然刺激了当下的就业和生产,但推升美国国债的作用过强。

因此其长期代价过于庞大。此观点稍显高明,却也不够严密。如果美国国债利率原本就很高,而且随债务的膨胀而迅速攀升,我会赞同这种观点。

但事实上,美国国债利率极低,而且并未上升。美国财政部每次拍卖国债,市场都会以高价将其一扫而空,这一次又一次地批驳了那些认为美国负债过高的偏激观點。

声称美国存在债务问题、而且增发债务不能解决此问题的人忽视(有时是有意忽视)了一个事实:私人债务和美国国债绝非同类,自本次金融危机爆发起,二者的走势和行为就大相径庭。 ■

作者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研究员

猜你喜欢
国债奥巴马债务
你知道什么时候买国债吗
家庭日常生活所负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奥巴马一家的总统假期
万亿元债务如何化解
万亿元债务如何化解
“消失”的千万元债务
奥巴马巧为三人解围
奥巴马道歉两边不讨好
奥巴马来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