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黎 纪建悦
摘要:银行作为以资金为营运对象的特殊企业,其价值是由一系列的利益相关者投入专用性资本共同创造的,银行只有对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进行合理的满足,才能在长期中实现价值提升。本文从利益相关者基础理论出发,结合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分析了商业银行的利益相关者做出的专用性投入对银行价值的影响情况,并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价值提升提出了建议性思路。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商业银行;价值提升
Abstract:Commercial bank is special enterprise with funds as operating object,whose value is created together by a series of specific capital investment of stakeholders;bank only reasonable satisfies its stakeholders interests,it can be just realize the value enhancement in the long term.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effects on commercial banks owing to stakeholders dedicated inputs with the Stakeholder basic theory as well as combination of the special nature of the commercial banks, and made recommendations on commercial banks value enhancement in our country based on the stakeholders perspective.
Key Words:stakeholderssatisfaction,commercial banks,value enhancement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09)10-0012-03
商业银行作为提供金融服务的企业,必须面对市场竞争压力,努力提升自身价值。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09年3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资产总额为69.4万亿元,其中商业银行资产约占近七成,可见商业银行运行效率的高低对我国金融行业的兴衰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随着商业银行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自身经营中存在着严重的低效、无效管理状态,银行内控机制不完善、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导致了银行内在脆弱性及风险难以防范。
自2006年12月起,我国银行业市场对外全面开放,与国外同行业相比,国内商业银行业在资产安全性、公信力方面具有较大优势。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外同行业竞争,尤其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整个世界金融体系的巨大冲击,如何加强自身优势,克服经营管理中的不足,进而形成强效持久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已成为国内商业银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商业银行价值提升进行分析。
一、利益相关者基本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二十世纪60年代左右在西方国家逐步发展起来的,经过70年代的深入研究,进入80年代以后其影响迅速扩大,并开始影响英美等国的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并促进了企业管理方式的转变。
1963年Stanford研究所首次真正涉足利益相关者领域,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就是那些支撑企业存在的人群。1971年Ahlstedt和Jahnukainen在研究中指出利益相关者是那些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不断寻求自身的利益,同时又导致了企业存在的人群。一般认为,Freeman于1984年出版的《战略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方法》是利益相关者管理领域的先锋之作,Freeman在书中所给出的利益相关者的定义也成为了最为经典的一个定义: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的意义在于:他们对于企业的存在和发展都投入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并承担了一定的风险,或者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因而都应该有一定意义上的企业的所有权。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提出动摇了“股东至上”逻辑,否认了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的只有非人力资本所有者才拥有企业控制权的传统观点。“股东至上”行为以牺牲其他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代价来获取股东回报最大化,往往使各利益相关者由于不能从参与企业的行为中获得充分的利益而退出企业系统,并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因此在理念上更具优越性、现实中更容易实施的利益相关者理论逐渐取代了股东财富最大化观点,为学者、政府、企业管理层所认可。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只有当企业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不损害他人的权益时,才符合经济效率原则,企业才能真正有效地生存和发展。哈佛大学教授John Kotter 和 James Heskitt(1992)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注重利益相关者企业的销售额和就业状况分别是注重股东利益企业的4倍和8倍,结果表明,同利益相关者建立相互信任和合作关系的企业将更具有竞争力。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化成在上世纪末就财务管理目标主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3%的企业认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该是股东价值最大化,但是仅有32%的企业在实际营运中将其作为财务管理目标;13%的企业认为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创造的利润最大化应该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但是55%的企业实际上将其作为自己的财务管理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企业在现实中也认可利益相关者企业价值最大化观点。
随着利益相关者思想的全面兴起,近年来很多学者围绕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以及理论的完善进行了大量研究,从不同角度加深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深度。尽管理论上对于公司治理的目标仍存在“股东至上”和“利益相关者至上”的分歧,但实践中,国际上大多数处于统治地位的公司基本上都是偏向于“利益相关者至上”逻辑。即使高度重视股东权利、把股东利益置于第一位的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也已有超过半数的州相继修改了公司法,新的公司法要求公司经理不仅为股东服务,还要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服务。
二、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企业价值分析
商业银行作为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企业,在利益相关者学说应用方面较其他一般的企业而言有更强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特殊性
银行是经营存贷款业务的特殊企业,它以较少的自有资金吸收大量的存款,依靠广大债权人的存款来进行放贷业务并从中获利,高负债运营是其基本特征。商业银行负债相当一部分是由小额存款组成,导致了银行的存款业务客户不仅是产品使用者,也是银行的债权人。这就使顾客按传统的利益相关者划分显得更加模糊,债权人的专用性投入意义尤其彰显出来,因此商业银行必须注重对债权人(存款人)的利益分配。
(二)银行经营产品的特殊性
银行的产品和收入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同质性,出售的是货币,收入的也是货币。银行产品即贷款的质量好坏不能像其他企业的产品一样马上被观察到,风险可能隐藏很长一段时间,这与银行的业务客户即借款者的信用状况、经营状况等有关;商业银行的其他产品如风险理财、财务咨询等也均与一般企业的产品有所不同。银行利益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户的选择,同时客户在选择银行产品或服务的时候也会要求有一些权利保障,包括:知情权、安全权、自主选择权、求偿权等。所以,银行也要密切关注其业务客户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三)商业银行产业性质的特殊性
银行作为第三产业,比第一、二产业更加注重自身对客户的服务质量。员工和管理者的工作热情和对顾客的服务态度将会影响银行在顾客心中的印象,同时也会影响银行的社会声誉;同时比起一般的第三产业企业,银行要求员工有更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含量,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能力会影响银行的业绩,或者说银行的经营效益对于其员工和经理人的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四)银行经济目标的特殊性
对于一般性企业,政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仅为合法经营、正当竞争、依法纳税等一般社会法律要求;商业银行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不仅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和银行价值的最大化,还要考虑本身安全、宏观经济稳定,要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和金融调控作用,为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这些都需要政府部门的监管与协助。因此商业银行与政府的利益相关者关系比一般企业更深。
(五)商业银行所处行业的特点
由于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其影响范围往往不仅限于某部分人,而是更广泛的社会。社会公众往往都会成为商业银行潜在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的范围也远大于一般性企业。
此外,银行同业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的新兴利益相关者之一,其专用性技术的投入与合作,逐渐对商业银行业绩提升带来重要影响。
所以,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企业价值构成如图1所示:
三、提升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的企业价值的建议
(一)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应充分发挥广大员工和经营管理者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员工和经营管理者投入人力资本具有机会成本,承担了一定的风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广大员工应该参与公司治理以维护自己的利益;商业银行要走上健康良性的发展道路,也应该建立一种员工参与治理的企业文化机制,采取措施激发和调动广大员工与经理人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二)商业银行应该采取措施降低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利益相关者利益得到满足
由于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导致事前的逆向选择、事中的道德风险、事后的高成本这一状态,而金融中介结构可以有效减轻这些问题从而降低交易成本,这就是银行存在的原因。然而现实中,银行与其广大债权人(存款人)之间仍然存在较多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债权人一般无法知悉银行的资金用途,更谈不上对银行经营活动的监督和控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债权人对银行无法拥有高度信心,如果储户对金融机构完全失去信心,往往会选择“用脚投票”,出现“挤兑”现象,这就是存款人的“集体行动”问题。鉴于此,让商业银行的债权人参与到公司治理比其“用脚投票”对债权人和股东都更为有利。
(三)商业银行需要建立明确的利益分配原则并予以公示
商业银行只有将既定投入资产在不同获利能力资产间进行合理分配,才能使商业银行整体上获得既定风险水平下的收益最大化。分配原则一定要合理,而且要及时进行公示,内容主要有各个利益相关者群体本期获得的投入金额和投入方式、各个利益相关者群体本期获得的投入变更依据等。确保各类利益相关者明确自己的既得利益和自己获得利益的原因,使利益相关者具有明确的投入方向。
(四)合理处理政府这一特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
一方面,政府这一强大的股东有能力解决导致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满足缺失的结构调整刚性问题,促使银行利益相关者公司价值理论的社会以及法律环境的建立;另一方面,政府作为具有长远战略性眼光、注重社会示范效应的“开明股东”,不会局限于短期既得利益而阻挠利益相关者的企业价值理论在本企业中的建立和应用。因而加强与政府的沟通与合作,必然对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价值提升有很大帮助。
(五)商业银行要建立较长期的利益相关者发展战略和各阶段的具体战略
由于商业银行特殊的资产负债结构特征和有限责任制度,若选择“股东至上主义”,就会激励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侵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商业银行需要确立利益相关者战略。商业银行应该配合相关信息公开机制,加强银行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关系认知和各利益相关者的自我实现认知,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各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和价值互动。各商业银行具有各自经营特点,有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群体,这就导致了各商业银行的不同利益相关者企业战略具有较多的成本差异。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的利益相关者现状中的问题,建立较长期的利益相关者发展战略和各阶段的具体战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更多、更稳定的优势利益相关者群体资源,建立相对平衡的利益相关者结构,从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价值。
参考文献:
[1]Nasi J.What is stakeholder thinking?A snapshot of a social theory of the firm [M].Understanding stakeholder thinking,Helsinki:LSR-Julkaisut Oy,1995:19-32.
[2]李维安,曹廷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理论模式与我国的选择[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3]纪建悦,吕帅.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国有商业银行价值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08(2):45-48.
(责任编辑 代金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