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冠深
就评论员而论,别人的情况我不知道,反正我觉得,最为忐忑不安的事情,是送审稿件。特别在初当评论员的时候更是如此。送审的当然是稿子,同时也觉得是在送审人。最怕的当然是领导看不上眼,好似丑媳妇见公婆。假如领导审稿的时候自己就在场,无疑更加紧张。眼见得领导看完了,哪怕不动声色,半字评语没有,然而签上了名字,这才如释重负,简直能听见自己那颗一直悬着的心落地的“扑通”声响。假如领导在签字时脸上还漾着一丝半缕的笑意,那,怎么说呢?对了,浑身上下,里里外外,每一个细胞都通泰。
由于不同领导的水平、作风、性格脾气和所处政治气候的不同,其审稿的情况大相径庭。有的痛快,比较容易通过。有的则刚好相反。有位领导同志,虽则不过一篇一般的言论,竟然一审就是一个上午。某句话有无根据,中央的报刊是怎么说的,一句一句地抠。有位领导同志审稿的时候,于某处加了句缺少主语的话。我看后请示:是不是加上主语?该领导同志以不容辩驳的语气回答:就是不要主语。还有一位领导同志,在审一篇短评的时候,一面将一个形容词划去,一面说道:写评论不要用形容词。凡此种种,难以尽数。大体说来,送审获顺利通过的时候居多,然而印象淡薄;不顺利的时候较少,偏偏印象深刻。其中我印象尤深者是如下两件。
“文革”初期的《大众日报》,言论组有七八个人。每天都发社论,有时一天两篇。多数篇目是报社自己定的,一般不用去上边审稿。凡是由上边下来的题目,写成后则一定送审。通常情况是谁执笔谁去送审。一天,一位同志去上边审稿回来,有同志问通过了没有。“通过了么的就好了哇。”该同志回答。“那怎么办?”“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领导没有意见?”该同志学着那位审稿领导的语气说:“领导看完稿子,半天方才说话:‘嗯,不深!嗯,很浅!嗯,一般化!——就这七字真言,你说怎么办呀?”大家听了都笑,就说:“那你就往深里下,朝不浅处、冲非一般化改呗。”
改革开放初期,一位上级领导命我写篇评论。草成后我送该领导过目。该领导同志过目与否我记不清了,反正他又把我写的稿子给我,然后领我一起去见一位更高的领导。说:“……评论哩,还没有写,想听听您的意见。”我这才知道,原来我写的题目是这位更高的领导同志定的。于是,该更高的领导同志便如此这般地作了指示。不知道先前命我起草的领导是怎么想的,明明按他所作指示起草的稿子就在我衣兜里装着,他偏对上级领导说出如上一番言语。我没好意思动问。事后他也不曾解释。从那至今,这个闷葫芦我始终揣着。总而言之,我起的草稿白费劲了。
以上所述,都是向上级领导送审稿件的情况。其实,在报社内部,也有着严格的审稿程序。虽然所有送审者无不希望领导能顺利通过,最好别挑三挑四。而事实是,领导提出意见,要求修改,既有利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也对提高稿件质量有利。问题在于,无论上级领导也好,报社内部的领导也好,尤其是报社的领导,意见要尽量具体,不宜太过模糊。一篇文章,或深或浅,不仅取决于作者的水平,有时还跟题目有关。有的题目是能够做深没有做深,有的题目做得一般化是难以不一般化。如果本就是一个难以不一般化的题目,却一定要求往深里开掘,又没有具体的指示,如上述“七字真言”然,就只能令作者左右为难了。
以我的观察为据,我们的新闻从业人员,在别的事情上话不敢说死,写文章则没有惜力的,总是力求写到最好。这样一种高度的自觉性,实在太宝贵了。故不管哪一级的领导,都应该充分珍惜,尽量叫他们不做或少做无用功。这叫爱惜我们的新闻生产力。我的草稿以上述方式被弃,固然只是一个少见的特例,而如何有效地爱护我们的新闻生产力,则是个有着丰富内涵和普遍意义的课题,值得研究。
(作者为大众报业集团原副总编辑)
来源:青年记者2009年9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