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经济新闻的表现手法

2009-12-08 08:36常方元
青年记者 2009年18期
关键词:大众化因数饺子

常方元

大众化经济新闻是指和专业的经济、金融类媒体的经济报道方式相对的,“面向大多数社会成员传播的新近变动的经济信息”(引文出自《宣传舆论学大辞典》。从严格意义上说,大众化经济新闻的特殊性首先是由“经济新闻”的内容属性决定的;其次是由“大众化”的受众对象的特点决定的。

在社会科学领域内,经济学融合数学、统计和电脑等专业知识,一向被视为一门艰深的学科。加上经济学脱离不了专有名词和数字,给人的感觉是:枯燥无味、艰深难懂。面对这种情况,为了能为受众所接受,经济新闻必须采取大众化的操作手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化远为近

这里的“近”是指接近性。接近性是构成新闻的要素之一,可包括时间因数、地理因数、受众心理共鸣因数等。接近性因数越强,受众的阅读愿望也就越大。如1999年11月15日,中美签署了WTO双边协议后,11月19日出版的《南方周末》刊登了这样一篇报道——《电信劫后……》。这是一篇专访,被采访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张平博士。记者的第一个问题便是:“中美达成入世协议意味着中国电信业的对外开放已成定局。这其中会有一个关于过渡期的设计。中国消费者会在多久以后开始显著获益?”记者的这个问题把“中美签署了WTO双边协议”这一远在北京发生的新闻事件,与广大受众的利益联系起来,使报道贴近受众,借此引起受众心理共鸣,继而引发阅读兴趣。

2.形象穿插

第一, 把冷僻、艰涩的字句或专用名词通俗化

从事大众化经济新闻报道的记者,日常报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巧妙地当好“翻译”,变艰涩为通俗,让受众易于消化吸收。

如经济报道中经常会提到“提高经济效益”,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提高规模效益。那么,什么叫规模效益?为什么要提高企业的规模效益?这里要提到当年经济日报社记者詹国枢(现为《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发表的那篇著名的《从煮饺子说到规模经济》一文。

“朋友,如果我向您提一个小小的要求:请您帮我煮一个饺子,地道的韭菜、肉末、虾仁做馅儿,精白粉做皮儿的‘三鲜饺子,但不要多,只煮一个。您一定会说,别开玩笑了,要吃,咱就好好下一锅,只煮一个,谁那么傻?是的,即使只煮一个饺子,也得买菜、剁馅、擀皮儿、包馅、生火、烧水、下饺子……一道程序都不能少,饺子虽然还是饺子,那‘成本,恐怕就高得令人咋舌了。但是朋友,您可知道,在咱们的一些地区,一些企业,过去、现在(或许将来),还正干着‘只煮一个饺子的傻事儿呢!不过那不是煮饺子,而是办企业,出产品。这就引出了‘规模经济和‘产品经济规模的话题。”

为了把规模经济说清楚,记者作了一个“煮饺子”的通俗比喻,使报道通俗明白,生动活泼。

第二,“翻译”数字

数字是经济新闻的客观依据。数字具有准确、简练、醒目的特点,但数字又有其短处:抽象、干巴、枯燥。如果经济新闻中使用的数字过多、过细、过专,很可能会损害经济新闻的可读性,因此,大众化经济新闻应对数字进行“翻译”,如用生动的比喻、折算对比数字等方法,引起受众的兴趣。

对数字的“翻译”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转换法。即可将数字与受众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如报道节约水,可以说节约一吨水可供多少人使用;将外币数折合为人民币数等等,让受众觉得熟悉亲切。

二是对比法。即在采写中找对比物,把抽象、干巴的数字比活。如要形容一个部件的精细程度,可以人的头发作对比;形容一个物件的高度时,可以楼房作为对比的参照物;写很长的长度时可与赤道相比,说明相当于赤道的几圈等。

三是延伸法。即用假设手法,将事物延伸,如写出它的发展结果或写出它的最终产品等,使不易衡量的事物变得与受众生活接近,易想易懂。

3.以点带面、以小见大

经济新闻非大众化的症状之一是“碎”,就事论事,就产品写产品。大众化经济新闻需面向社会大多数成员传播,如果新闻太“碎”,有时会让受众觉得新闻价值偏低。

如果记者在采写新闻时,能把每篇报道放到当代中国的大舞台、乃至世界经济的宏观大背景下考察,即在“面”的把握下审视“点”,讲究以点带面,增强报道的广度与深度,借此全面挖掘新闻的价值,或许写出的报道更能引起受众的兴趣。

另外,大众化经济新闻对语言的运用,除了如上所述要求形象生动外,有时还要注意引用人物的原话。生活化的语言往往生动丰富、变化无穷,如生活中时有人“妙语连珠”,惹人喜欢。在采写经济新闻时如果能抓住一些人物的原话,可能会使受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增强报道的可读性。

(作者单位:成武县电视台)

来源:青年记者2009年9月下

猜你喜欢
大众化因数饺子
幸运饺子
饺子
因数是11的巧算
“积”和“因数”的关系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积的变化规律
找因数与倍数有绝招
包饺子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