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起伏不定的照片

2009-12-07 07:38
中外书摘 2009年10期
关键词:幅照片相片摄影记者

海 天 肖 炜

1964年10月,苏联发表公报,赫鲁晓夫下台。

11月5日上午,应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的邀请,周恩来率领由贺龙、伍修权、乔冠华等人组成的中国代表团离京前往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47周年庆典。6日,周恩来拜会新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勃列日涅夫等人时,对米高扬(时任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说:我们这次来。除了参加庆祝活动外,还希望进行接触,交换意见,我们希望为今后打下一个好的开端。

13日,周恩来率团离开莫斯科。这次旨在消除中苏紧张局势的访问,不但没有缓和双方的关系,而且分歧越来越大。代表团回国时,毛泽东率领刘少奇、朱德、董必武、邓小平前去迎接。向世界暗示,中国绝不看任何人的脸色。

如此重要的仪式,新华社自然不敢怠慢。那天吕厚民接到通知,与杜修贤、安康和郑小箴三位摄影师一起前去机场拍摄。

吕犀民:主席到机场接总理回国这事情很明确。

安康:当时给任务的时候,说今天首都机场有一个重要新闻,进去拍照,特别注意,要保证完成任务。

巴义尔(《烙刻——记忆中的影像》作者):这次是超规格的接待。也是为了以防万一,所以派出四位摄影记者。当时跟总理的是杜修贤,吕厚民是跟毛主席。这两个-人从规格上讲、从职务上讲似乎就可以。后来为了重视,就把安康和郑小箴派去了。

按照惯例,周恩来下飞机后有人献花,然后毛泽东等人走上前去,握手寒暄,记者这时候赶紧拍摄,整个过程只有几分钟,仪式结束也就走了。这期间你能拍上就拍,没拍上就过去了,再也没机会补拍。

14日下午16时10分左右,伊尔-18安全地降落在首都机场。毛泽东率领大家走向飞机。他们仿佛久别重逢的战友,与周恩来等人一一热烈握手、问候。一切似乎按部就班地走着,记者们在旁边记录着这一切。

巴义尔:毛主席去机场接领导人,可能不多,四个巨人同时在机场上也可能是唯一的一次。

拍完献花、握手以后,记者们认为完成了拍摄任务。一个个收拾东西开始往回走。与吕厚民他们同去的摄影记者安康却仍然在等着。这时候,仪式突然出现了一个高潮,不知道谁说了一句什么话,四位领导人同时笑了起来。安康的快门也按下了。

安康:一低头拍了三张。回来以后。车间给我做出来。我一看,哎!真有一张不错的。可是我看到各报纸发稿都准备好了,我想算了吧,这张别用了。就放抽屉了。

当安康正把自己冲洗好的胶卷收藏起来的时候。吕厚民却在征求相片时想到了他。吕厚民说:“老安。你不是也拍了吗。拿来看看。”看到安康的照片后,大家一致认为这张照片好,于是就赶快把照片交给了编辑部。

第二天这张照片见报后,大家突然发现。本来是四个人的照片。在报纸上却变成了毛泽东和周恩来两人交谈的竖画面。这让大家很诧异。

安康:那时候不知道为什么,那张照片分了几次出来。

吕犀民:由编辑部处理,发哪张不发哪张是编辑的事,记者就不直接管了。

巴义尔:摄影界的一个特点,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几乎是两路同行。摄影记者只管拍照片,拍完不管了。照片有人冲,有人洗。这个剪裁、编辑、决定发不发稿都有专人做。所以他们拍完一交就完事。结果第二天发表时,安老只看见两个人,这是什么原因他也不知道。当然我们现在也没办法知道。

此后,安康拍摄的这张照片见报率越来越高。但其中画面却一直在变。有时候是出现两个人,有时候是出现三个人,还有的时候是一个人。完整的四人照片直到“四人帮”倒台后才出现。

1966年刘少奇被打倒,所以他首先消失在这幅相片里。有意思的是,这幅照片中的四人的位置松散,情绪却很集中,即使制作人员通过暗房技术去掉相片中的其中一人。也给人一种天衣无缝的感觉。

安康:最先开始发表的时候是两个人,就是主席和总理两人握手。这是第一张在报纸新闻上发表的。

巴义尔:因为当时刘少奇被打倒,肯定不能出他的形象。朱老总虽然没有被打倒,但是当时处境也不太好——这都是事后我们看到的。

1976年周恩来逝世,这张照片发表时变成一个人。1976年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逝世,发表时三人同时出现在照片上。这一年对中国政坛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成千上万的人到街头,排队购买这一幅三人照片。“四人帮”被打倒后,人们看到了这张相片完整的样子,这时距离拍摄这张照片已经过去了十三年。

四位巨人聚在一起,大概只有在开会时才能出现,通常是在大会堂里。而这幅作品上四位领导人满面春风,气氛祥和,所处的环境也比较独特。摄影师抓拍得也恰到好处,不仅四人的表情雍容自然,而且构图庄重而不呆板、饱满而不拥塞,是一幅各方面都非常恰到好处的伟人合影。看着这幅照片,人们很难想象,此后不长的时间里,这几位领导人的境遇却截然不同:两年后,刘少奇就被打成“叛徒、内奸、工贼……”根本没机会出现在公众面前,最后竟然饱受折磨、死无葬身之地。直到刘少奇去世,他也没有看到这幅照片。朱老总虽然在世在位,却也在照片这个说明问题的“待遇”中忽上忽下,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被删掉,直到“文革”后期,这三位领导人才集体亮相。而打倒“四人帮”之后,这幅照片中的四位巨人才完整地亮相。

猜你喜欢
幅照片相片摄影记者
我没有爸爸了
新闻传播中摄影记者的重要性
为什么会从事摄影Ami Vitale摄影记者纪录片制作人
一名摄影记者的自我迭代
黑白相片
乐在其中
彩虹和辐线
摄影记者如何走基层
氖绿色极光
微观世界的奇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