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玉莲
儿童成长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他们是在群体的交往中长大的,再好的父母都不可能代替伙伴交往的体验。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学会人际交往的规则,学会怎样对待自己和别人,并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中认识自我,从而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作为寄宿制的学校,我们把“开发同伴教育资源,促进同伴健康成长”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头戏,积极开展“学生成长伙伴制”系列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启迪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所谓“学生成长伙伴制”,是指运用“共同成长”同伴结对成长模式,以“与伙伴一起成长——成长途中不让一个同伴落下”为宗旨,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生双向自愿的基础上,在班级或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学生结对活动。可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通过结对仪式,开展互助活动,及时进行生活、思想、学习上的交流和沟通,尽自己所能给对方精神上的鼓励和行动上帮助,让彼此充分体验身边伙伴的关爱,促进彼此更加勤奋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健康地成长。
一、加强合作指导,掌握合作方法
首先,学校利用校会、班会、晨会广泛宣传“学生成长伙伴制”活动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明白伙伴交往、与人合作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要学会尊重他人,善解人意,互相帮助,不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要学会相互学习,善于发现对方的优点;要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但不要迷失自我,保持自己的个性和优点,有不同意见可以在友好协商中解决;要有耐心、有爱心地去帮助他人,鼓励他人,细心地告之怎样做,不能包办代替;要学会宽容,团结友爱,不要斤斤计较,小鸡肚肠;要懂得适时反思,提高自我控制和协调能力。
其次,与心理辅导有机结合。为什么有些人受到同伴的欢迎,而有些人则遭到同伴的拒绝呢?究其原因,除了因学习成绩、攻击行为之外,还跟同伴之间兴趣、爱好的差异以及自主选择权的缺失等产生的交往障碍有关。因此,学校在实施“同伴成长计划”时,通过心理辅导课等途径纠正学生认识上的偏差,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及技能,使他们学会体验他人的情感,培养他们良好的同伴关系。
再次,争取家长的配合、支持。通过家长学校,让家长明白孩子出现社交障碍很大程度上是与父母的不良教育方法密切相关的。父母应该教育孩子认识什么是积极的社交行为,如能分享、会合作、肯赞扬别人、遵守游戏规则、知道道歉、公平地玩耍、愿意帮助别人等;什么是消极的社交行为,如攻击行为、霸道、争吵、说脏话、抢东西、插嘴、嘲笑别人、骚扰他人、不懂倾听、藏食物或小玩具、游戏时过于粗暴等,指导孩子正确地与同辈交往。除此之外,父母不仅要为孩子交往创造条件,还要尊重和接纳孩子的朋友,甚至接纳孩子朋友的家长,以帮助孩子克服社会交往障碍,学会与他人合作相处,为学校开展“学生成长伙伴制”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开展丰富活动,强化实践训练
当学生明白学校开展这一活动的意义并掌握了一定的交往方法和技巧之后,接下来就是组织各种活动,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在实际交往中亲自体验,共同成长。
1寻找成长结对伙伴。开启成长结对活动,先从班级开始。①交一个好伙伴;②互赠一张成长进步卡;④交流一本好书;④同做一件好事;⑤学习一种好习惯或新本领;⑥进行一次团结互助竞赛。结对后,班级建立档案,伙伴活动不定时、不定期地随之展开。形式可以分为:相互谈心、交流心得、学习争先、习惯争优、生活互助等等。每周不少于一次心理或学习交流,并把体会形成书面材料。这项活动记录可结合学生笔记开展。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等对学生伙伴活动进行指导,除了积极引导,严格把关外,要善于抓住结对进步的典型,予以表扬,并号召全班同学和其他对子向其学习,使班级形成你追我赶、处处争先的优良班风,使同学之间形成真正文明交往、团结合作的行为品质。
2利用游戏比赛培养健康心态。伙伴结对的展开,无疑为学生的人际交往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面对其他个体以及不同情形下的人际交往,处事态度,还必须不断引导、训练。如结合体育课、课间活动,组织多种多样的集体游戏,针对游戏比赛中出现的具体情况,如: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因不服输而与对方发生争执,甚至“动武”;失利组的学生互相埋怨,被指责的学生受委屈,伤了同学问的和气;“赢得起,输不起”,一输就流泪、就“沮丧”……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比赛的成败,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勇于争先、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
3组织主题团队活动。主题团队活动的开展,是对伙伴结对活动的升华和拓展,活动的设计与学生志愿者队伍的组建、活动开展相结合,以此来促进学生心存伙伴,以诚待人,合作协助,感受到伙伴的关怀、班级的温暖,进一步加强团结互助教育。可以根据各班实际,组织开展“我和伙伴一起成长”、“友情劝诫”、“和你同伴,爱心助成长”、“与你同伴,与你共进”、“我与你同行,我为你喝彩”、“榜样在我心中,同伴伴我成长”等主题活动,及时总结提升,将“学生成长伙伴制”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4组织拓展训练。针对在伙伴结对中出现交往障碍或不愿结对的学生,学校通过各种方式,以群治独,促进伙伴成长。一段时间来,学校开展了如下训练项目:通过“优点轰炸”,学习发现别人的优点,给人以阳光赞美,促进相互肯定与接纳;了解自己在别人眼中的优点,感受别人的欣赏,修正自我认识,学会肯定自我。通过“高空八字桥”,懂得信任是良好沟通的基础,从而信任同伴、信任自己,在自己信任他人的同时就会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帮助。通过“信任背摔”(或“木屐行走”):感悟有信任就有责任、理解认识“换位思考”,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减少摩擦与误解。通过“步调一致”,激发智慧,提高团队协作精神;强化风险防范、无条件服从、共同成功。通过“心灵之路”,培养责任心,加强凝聚力,使参训人员产生强烈的对学校、家庭和朋友的责任感、使命感。
三、推行无界限伙伴交往
学校的围墙不是界限,班级也不是学生交往合作的界限。实施无界限伙伴策略,创设无界限伙伴空间,使学生的交往空间从本班、本年级扩展到全校范围,学生在生活中、游戏中、学习中增加新的朋友。如在混合宿舍中开展“一起读书,一起成长”活动,让同伴相互影响,相互启发,共同成长。学校在主题教育、团队活动(如开展“以大帮小,快乐进步”)、外出远足(如开展“同伴小组,快乐出行”)、游戏竞赛,甚至教育教学活动中,尽量创设机会,让大小不一的学生,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与新伙伴交往。充分利用校内的同伴教育资源,让学生在与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大小的伙伴交往中,有效地使学生在爱的需求中亲身感受被爱、在实践中迁移自己的情感、积极地向不同的伙伴们传递自己的爱——通过同伴的态度和行为不断获得直接感受和反馈,从而使自己积极的社会行为得到学习、内化、保持、发展。
结合“学生成长伙伴制”活动,学校还组织了“我和伙伴的故事”征文、演讲;心灵对话——“感恩伙伴”;成长在线——“携手共进,一路阳光灿烂”;面对面——“欣赏你的长大”:学期末的“最佳成长伙伴”提名、评选、事迹展览等,并评出“学校十佳伙伴”,进行表彰奖励。如今学生在“同伴结对”活动中茁壮成长,和谐校园实至名归。
责任编辑谢光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