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湖北:公布教师续效考核办法收入不与升学率挂钩
湖北省教育厅日前公布《湖北省义务教育学校绩效考核指导意见(试行)》,明确了绩效考核会和师德挂钩,但绝对不与升学率挂钩。据悉,这一考核结果将作为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按要求,湖北省将把“德”字放在评价标准的第一位,并将此作为教师绩效考核合格的必备的基本要求。凡教师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其绩效考核为不合格。
考核明确规定,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有碍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损害学生利益。根据新出台的考核办法,全省对教师绩效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工作量、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其中,老师组织课外实践活动、文体活动以及寄宿制学校老师对学生的课外辅导等也应计算工作量。根据要求,教师的绩效考核一般每学期组织一次,校长的绩效考核由上级教育部门组织实施,一般与年度考核结合进行。
(《荆楚网》2009年9月15日)
重庆:全国教育系统“祖国万岁”歌咏大会开幕
9月13日下午,爱国歌曲大家唱——全国教育系统“祖国万岁”歌咏大会在重庆开幕。全国31支学生合唱团和重庆市大中小学校师生共4000多人出席了此次大会。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表示,今年3月教育部专门就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以“歌颂伟大祖国,肩负神圣使命”为主题的“祖国万岁”歌咏活动进行部署。杨贵仁介绍,通过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目前已经形成了“校校有活动、班班有歌声、人人唱好歌、师生共参与”的校园文化氛围。全国各地各校普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歌咏活动,活动的覆盖面超过了90%,在此基础上推荐优秀合唱队参加全国集中歌咏活动。此次歌咏大会是全国教育系统庆祝建国6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中之重”,集中展示了全国教育系统广泛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的成果。
歌咏大会以“英雄的祖国”“美丽的祖国”和“强大的祖国”三个篇章为贯穿线索,学生合唱团演唱了20余首革命战争年代、新中国成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优秀爱国歌曲。合唱队、乐队和观众方阵相互呼应,共同高歌,表现了莘莘学子的爱国主义情怀、与时代同步伐的青春激情和报效祖国的豪迈志向。
(《新华网》2009年9月13日)
江西鹰潭:深入开展家庭道德教育宣传实践月活动
为庆祝国庆60周年,引导未成年人增强爱国情感,树立理想信念、锤炼道德品质,提高家长的文明素质和教子能力,倡导高尚、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鹰潭市组织开展家庭道德教育宣传实践月活动。
一是开展“祖国伴我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充分运动现实、具体、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紧密联系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实际,开展各具特色、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二是开展净化环境家庭护卫行动。指导家长尤其是母亲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法制观念和文明素质,用高尚的品德情操和健康的行为习惯教育影响孩子。三是开展健康文明亲子互动行动。依托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公益性文化设施等未成年人活动阵地,组织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课外活动和家庭亲子活动;向家长孩子推荐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强的读物,推荐益德益智文化产品;组织适合家庭参与,符合未成年人接受能力和成长规律的户外体育、拓展训练、健身活动等等。
(《中国文明网》2009年9月18日)
杨启华:追寻学校德育活动的游戏精神
学校德育活动实效性低下的问题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当前学校德育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德育活动是教师的意愿与设计;德育活动的内容来自成人视阈,是空洞的、抽离的;德育活动的形式是制度化的;德育活动的发展与享乐的追求没有统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在德育活动中注入游戏精神,即一种自成目的的精神,一种积极开放的精神,一种自由想象和大胆创造的精神,一种平等的精神,一种过程就是结果的非功利精神,一种不断自我生成、自我更新的精神,一种不断创生的精神。而其中,最核心的精神是自由的精神。就实践而言,德育活动应成为学生自主与自愿的活动;德育活动的内容应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德育活动的形式应具有生成性与开放性;德育活动的发展与享乐的追求应统一。归根结底,改进德育活动在于以自由之精神培养自由之个体。
(《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第3期)
胡安锋等:表扬的三重境界
教育的本质也许并不在于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激励和鼓舞。表扬是艺术,也是学问。如何对学生进行表扬呢?第一、善于发现优点,及时表扬。学生的优点很明显,老师能发现学生的优点,并能及时、恰当地给予表扬,此乃表扬的第一境界。第二、善于放大优点,不吝啬表扬。学生的优点不明显,老师能做到放大学生的优点,并不吝啬表扬,此乃表扬的第二境界。第三、善于制造更多的优点,巧妙表扬。学生没有优点(事实上没有优点的学生是不存在的),老师能帮助学生制造优点,并能巧妙地给予表扬,此乃表扬的第三境界。
(《教学与管理》2009年第20期)
陈志兴:电子媒介时代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困境反思
“读图时代”,成人的“后台世界”门禁失守导致了童年世界的退隐,不仅青少年学生的羞耻感日益淡化,同时德育教师的教育权威更受置疑。德育教师的师道尊严和权威地位既来自于教师作为成人在知识、信息和阅历等方面的优越地位,也来自于德育教师这一特殊角色承担的历史使命。在电子媒介时代,成人后台行为“幕布”的揭开导致了德育教师的合法性危机。此外,德育教师的权威还受到师生之间信息不对称性消逝的影响。
电子媒介的娱乐化趋势也对严肃的道德教育内容造成严重的冲击,使道德教育面临着泛娱乐化的危险。电子媒介的娱乐化趋势使青少年的目光逐渐从书本世界转向了荧屏世界或网络虚拟世界。随着印刷文化退至青少年文化的边缘以及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占据了青少年文化的中心,以传播主流价值观,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学校道德教育的严肃性、明确性和价值都受到了娱乐文化的挑战。当正规的严肃教学越来越难适应青少年“口味”和视觉需要的时候,德育教学也面临着退变成一种娱乐活动的危险倾向。为了“适应”电子媒介时代的潮流,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有些德育教师可谓煞费苦心,他们想方设法增强德育教学内容的视觉刺激,尽量减少需要学生思考的理论阐述比重。在这里,我们反对的并不是把多媒体技术融入到现代课堂教学当中,也不排斥把娱乐性作为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手段,我们批判的是轻松和娱乐本身已经变成德育教学的一种目的,并且把真正的严肃教学内容挤压到边缘地带。如果评价德育教学实效性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喜闻乐见”和课堂轻松愉悦,那么在课堂爆发的阵阵笑声中德育的真正意义必然会黯然退场。电子媒介的娱乐化趋势及其对德育教学的渗透,也对青少年与家庭、青少年与老师之间的和谐人际关系和人际理解造成很大的;中击。
(人大复印资料《青少年导刊》2009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