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的城市记忆

2009-12-07 03:38王林湘
中国文化遗产 2009年5期
关键词:营盘山海关建筑

王林湘 周 华

山海关古城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仅使它成为历史上的军事重镇,也曾是临榆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物资集散地。关城是古城堡群的核心,四周围有高大的城墙,外有护城河。关城内的城市布局,以东、西、南、北十字大街为骨架,沿南北大街为纵轴线,鳞次栉比的胡同则分散在东西两侧,南北向又配以通天沟和南、北马道等次干道,形成典型的棋盘式道路网络格局。胡同、小巷是市民居住区,连接着北方的典型四合院,青砖灰瓦,红柱绿窗,亲切宜人。东、西大街和南大街铺面建筑林立,成为山海关古老的步行商业街,开放式的柴禾市农贸集市,使城内的繁荣景色更添光彩。城内商业、手工业充满了活力和生机。

城内以钟鼓楼为制高点,与四门城楼、靖边楼、牧营楼、临间楼、东北角楼,烽火台等组成了城市丰富的空间轮廓线。

山海关古城建筑的空间组织和立体轮廓达到了统一中又有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艺术成就。虽历经战乱,但其明清规划格局仍较为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是研究古代城市及军事城防设施建设的重要实例;对于研究古代城市的选址、规划及建筑思想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城历史上重要的公共建筑有兵部分司署、山海镇总兵府等。由于受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和宗教礼制的影响,城内曾建有先师庙(孔庙)、三清观、清真寺等十余座寺祠庙;建有“维藩首善坊”“节制四镇坊”“进士坊”等40余座牌坊。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组成、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等情况,是研究山海关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

官署建筑

山海镇总兵府位于钟鼓楼西北侧,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据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山海关志》记载,其建筑布局“中为正厅,厅左为经历司,厅右为镇抚司,厅俱南向。厅前东西为六房、承发科、架阁(科)、廉稍部,为仪门、中门。中门之外,东为右所、前所、后所、卫狱;西为中左所、中右所、山海所、中前所、中后所。又前为大门,最后为后堂。厅西廊后为经历知事廨。”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卫指挥使赵文明主持修缮。二十三年(1595年)改建为总治府,“原在蓟州,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移驻密云。复因倭警,总督孙公矿兼经略,驻辽阳防御,寻以山海关为蓟辽适中之地,檄所属,改山海卫治为军门,以便调发。”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山海卫治署移建于钟鼓楼西南侧。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改置为山海镇总兵府。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曾暂作吴三桂的平西王府。清顺治初年,仍为山海镇总兵府。顺治九年(1652年)至乾隆初年,改置为城守满州大人府(即总管府)。乾隆八年(1743年),又改置为驻防副都统署,至光绪末年止。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曾作为东北军第九混成旅旅部。

兵部分司署据《山海关志》记载,山海关明宣德九年(1434年)设置,由朝廷兵部直辖,分司主事为地方最高军事长官。正统八年(1443年)下设山海路守备,隆庆三年(1569年),改守备为参将。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下设山海镇总兵。兵部分司历10代,至崇祯末年(1644年)达210年,历任主事共89人。天启二年(1622年)始,边疆战事吃紧,朝廷大量增兵山海卫,屡派重臣出任分司巡抚和总督,以调节、辖制各镇,便于统一行动,后来巡抚亦成定职,常住地方。明朝末期,朝廷又于总督之上派兵部尚书、大学士出任经略或督师。

兵部分司署位于关城镇东门内北侧,建于明宣德九年(1434年),20世纪初期改建为田氐节孝祠。依照《山海关古城文物保护规划》《山海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依其原制,就其原址重建。2004年肇工,翌年竣工。占地面积3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三进院,依次为署门、仪门、正堂、穿堂、中堂、东西寝房、书房。

祠庙建筑

先师庙又名孔庙,在关城西北部(原山海关三中院内)。明初,庙貌草创。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守备王整始饬材鼎建。成化九年(1473年),主事胡瓒曾筑奠基,考前代名“大成殿”。嘉靖十年(1540年)始改今名。明隆庆、万历、崇祯,及清顺治、康熙、乾隆等朝均有增修。到了清乾隆后期,仍屡屡重修,但基于朝政每况愈下,已无力再拨国库银两用于修缮,而是多由地方任官倡率,当地士绅及民众募捐。及至清代末期,则是由地方士绅筹款、多方劝捐进行修葺。1980年,先师庙被重新油漆彩绘,建门窗,作为山海关三中的学校图书馆。在此可窥见出山海关地方民众尊孔、尚学的风气。“大成殿居中五楹,东西两庑各七楹在阶下,前为戟门,右为玉振门,旁设下马碑,为桥于南曰:‘大成,又南照壁,又南大成坊”。以上建筑仅大成殿保存完好,其余建筑已全部拆除改建。据实测知,大成殿东西外长26.65米,南北外宽9.5米,建筑面积253.18平方米。院内三幢石碑放倒,保存较好,古柏九株,依然苍翠。

以先师庙为主体的宏大建筑群,是明清时期山海关文化教育的摇篮,建筑规格在京城以东实属罕见。就连朝鲜使者每次进京入贡,路过山海关时,也都到先师庙祭拜。

三清观位于西罗城北后街,相传为元代全真道人邱处机(长春真人)所建。初建时正殿两庑,门垣略具,而规模“犹未大备,嗣是全真张守正自都门至,止其间,增抱厦两廊二十余楹,继起钟楼二榭,门坊一座,并有元代至正十一年(1351年)石碑一座,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铸造的古钟一口。观内原藏历代道学经典,修为日盛,钟声之音四时不辍”。

三清观坐北面南,最前端为照壁,正面刻“道教丛林”四字。其后为山门,面阔一间,悬“三清观”匾额。山门北为四柱三楼牌楼,上刻“圣道开天”四字。牌楼北为前殿,面阔三间,砖木结构,内供奉灵官神像,两侧各站立一尊护法金刚。东西配殿各三间,东厢为诵经殿,西厢为道士住所。前殿的东北侧植有一株马尾松,枝干形似盘曲的龙,因形得名蟠龙松。松下树立石钟架,悬挂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所铸的大铁钟。最后为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前为抱厦,明间正面上悬匾额“七宝云宫”,传为明代严嵩所书。楹联“道生无极成始成终成万物;德尊太极至高至大至三清。”殿内供奉三清(太清、玉清、上清)道教始祖,透雕背光。两侧分列四御(吴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勾陈上宫南极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站像。塑像全系泥塑彩绘,艺术精湛。东西山墙绘画封神演义内容的壁画,色泽艳丽,经久不褪。正殿东侧配房三间,内供奉三霄娘娘(云霄、碧霄、琼霄)塑像。正

殿西侧为一小跨院,种植花木。

三清观毁于“文革”初期,后改为北后街小学,现仅存正殿4间,东西长14.4米,南北宽7.5米。东配殿三间,东西长11米,南北外宽7.8米,建筑面积201平方米,其余建筑全部拆除改建教室,幸存者仅正殿南蟠龙古松一株,枝繁叶茂,形如伞盖。

清真寺位于关城西关外,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1986年,为贯彻国家宗教政策,经政府拨款进行修复,并增设辅助建筑。修复后的清真寺,东西长78米,南北宽36米,占地2808平方米。

寺周围墙,大门东向,楼高三层。第一层,靠大门北侧设传达室,男女浴室共9间,东西长27.35米,南北宽7.6米。南侧殡葬室两间,东西长7米,南北宽5米,全为人字梁架、近代建筑,面积为242.9平方米;第二层,中间门楼,上刻匾额“清真古寺”。门南侧石碑一座,西为井亭,向南有南讲堂三间,东西外长10.3米,南北外宽8米,上悬匾额:“民族团结”。对称有北讲堂三间,上刻匾额:“风雨同舟”。东为阿匐办公室两间,东西长13.8米,南北宽5.5米,建筑面积257.2平方米;第三层,再向西即正殿,东西外长10米,南北外宽14.3米,前廊东西长5.06米,南北宽12.3米。殿正面由南向北有匾额:“纯则不已”,清道光九年(1829年)五月末曹宽、曹祥沐立。“朝朝无穷”,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户部尚书哈元生立。“道合中庸”,光绪十九年(1893年)桂月大清总兵奉天总理营务翼长记名提督铿色巴图鲁左宝贵立,楹联日:“化人化物能化化,生天生地更生生。”正殿建筑面积为275平方米,建筑结构为两个硬山,一个歇山并联,上加一个重四角攒尖亭子顶,后部有卷棚门顶,下为砖木结构,殿前有古松一株。正殿背向麦加,其造型即兼容了伊斯兰教的风格,又有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堪称京东一绝。难得的是,大殿自始建以后,至今未进行过大的修缮,木构架及殿外的装饰和彩画大部分仍为初建时的原状,历史信息浓厚。

二郎庙位于关城北2.5公里首山之巅,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冬,内府大夫董仁斋重修,山海关人刘元吉写了《重修二郎庙记》,碑记中称这座庙的规模是“重葺正殿,改建西院,而山门并起”,工艺上称之为“朱栏画阁,抱厦迥廓”。为便利游人而“凿山为道,砌石为阶”。庙东建一亭,名“望岛”。庙址占地1296平方米。解放前庙宇大部倾圮,解放后被山海关一中拆除修建礼堂。原庙内重达2000斤的大名钟,于1958年被西街编织厂献炼钢铁,庙貌荡然无存,唯余东北角古松一株,傲然挺立在首山之巅。

牌坊

山海关关城内,明清时期曾经建有41座牌坊,以标榜功德的旌表坊居多,其余则为科举、封赠和贞节烈女所建。这些牌坊大部分系木结构,多毁于清代至民国年间,今已荡然无存。

2004年山海关区启动了以文物古迹的复原和修缮为主的保护工程。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保护开发原则,遴选了维藩首善坊、进士坊、独乘骢马坊、尚书坊、节制四镇坊等五座与山海关军事、地方名人有直接关联的牌坊予以恢复,以增加古城的文化内涵。

维藩首善坊位于镇东门西侧,原山海路署前,建于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意为山海关这一险关要隘是保卫边防的首善之区。明嘉靖年间,长城以外的朵颜三卫及土蛮等部屡次犯边,蹂躏永平府东部诸县。隆庆元年,朝廷调抗倭名将戚继光防守蓟镇。翌年,戚继光总理蓟镇、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务。隆庆三年(1569年),山海路升格设参将,边防固若金汤,军民安居乐业,成为蓟镇诸路的典范。鉴此,明朝廷以资表彰,鼓舞士气。

进士坊位于钟鼓楼东侧,为萧显考中明成化八年(1472年)二甲进士所建。萧显,字文明,别号海钓,山海卫人。品行方正,读书有大志。天顺三年(1459年)乡试,中举人第二。成化八年,中二甲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公正耿直,为权贵所忌。左迁蛮荒之地镇宁州,为同知八年。又调为衢州同知,三年后擢福建按察司佥事。所到之处为官尽职,政绩斐然。后以贺万寿节来京,刑部尚书白昂保荐他留京任职,将有大用。他见朝政日非,不愿与贪官污吏沆瀣一气,辞官归里。居乡20年,在关城北围春山中建别墅,以诗酒自娱。为人高风亮节,为后世景仰。

独乘骢马坊位于钟鼓楼西侧,建于明成化初年,为任监察御史的郑己所建。郑己,明山海卫人,成化二年(1466年)中进士,授监察御史,多次上疏弹劾辅臣及中贵,被当权者忌恨。后升任陕甘巡按,整饬边备。因得罪权贵,遭诬陷。贬戍宣镇。公仍高风亮节,嫉恶如仇。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诏复其官,辞不就。官府为他建牌坊,表达对他为官廉正不阿的敬仰。

尚书坊位于“独乘骢马”坊西侧,为明嘉靖年间任兵部左侍郎,卒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追赐工部尚书的詹荣所建。詹荣,山海卫人。嘉靖五年(1526年)中进士,授户部主事,擢郎中,督饷大同。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任甘肃巡抚,深受少数民族爱戴。后调大同巡抚,率军筑大同东路边墙一百三十八里,又在大同以南屯垦数十万顷。蒙古入侵,与总兵周尚文取得弥陀山大捷。以“缮边破敌”之功,被朝廷晋升为兵部右侍郎。后召还,署理部事,进左侍郎。不久,翁万达人为尚书,遇母丧,回乡守制,朝廷随即任命詹荣代理其职,署理部务。数年后辞疾不就,被免职归里,二年后病逝。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其孙詹廷上疏请恤赐祭葬,朝廷追赐为工部尚书,敕建“尚书坊”,以光耀乡里。

节制四镇坊

位于西大街,建于明代后期。明天启二年(1622年),辽西尽失,山海关危急,皇帝命兵部尚书孙承宗“以原官督山海关及蓟辽、天津、登莱诸处军务”,为壮军威,奉圣旨敕建。

商铺民居

南大街绸布庄位于关城内大街北段,整个建筑坐东朝西,建于民国初年,是山海关的老字号。原名“广福兴”。为关城内第一家绸布店。绸布庄的东家据说是山海关三条王家大院王三佛。解放后官僚资本家产业充公,绸布庄被改为山海关人民医院所有。南大街绸布庄南北长33.5米,东西宽13米,建筑面积461.5平方米。砖木结构。临街正面墙高6.91米,为仿西方建筑形制,青白石立面,雕有各种吉祥纹饰和对联,雕刻精美,做工精细,栩栩如生,整个建筑布局非常完整。绸布庄由于年久失修,自然风化,导致建筑破损严重,建筑装修也遭到破坏。

民居四合院是山海关历史古城建筑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它从多个侧面展示了古城的建筑艺术成就,也涵容了这一地区民风民俗及传统特色。古城内明、清及民国初年所建的四合院绝大多数系民居,数量众多,保存比较完整,这在国内的历史古城中也属非常难得。由于受宗法制度的限制和地形、财力的局限,多为一进或二进的院落,也有最简单的三合院。如东三条29号、30号、31号四合院(王家大院)、东小三条12号四合院、东八条37号四合院、西大街66号四合院等,其特点均为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形式建筑。以院落为中心,室内开阔明亮,构造简朴大方。普遍采用抬梁式的结构,单层,大多数无廊,小式硬山布瓦两面坡顶,青砖墙。木构件均小于官式模数,整体上突显清秀的风格。屋顶均为合板瓦做法。台明用青白长条石铺砌。大门前设上马石、下马石。门枕抱鼓石凸雕麒麟、狮子、牡丹凤凰、松鹿、团花、荷花、双鱼等多种民间传统的象征吉祥、喜庆、太平、和美,高雅、富贵等含义的纹饰。砖雕多在山墙的上端搏凤头处,题材多为松、梅、莲、菊、牡丹等四季花卉。大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门屋式,有的居中,位于明间,有的位于东南角,五间门屋的多位于东次间;一种是门楼式,面阔仅一间,有的为硬山顶,有的为卷棚顶。现存的四合院,总体布局基本相同,细节装饰各有特点。

六国营盘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英、法、美、德、意、日、俄、奥入侵中国,清政府与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1902年,先后有七个国家的驻军占据山海关城南至海岸,长城以西至石河口,总面积9平方公里,其中英、法、德、意、日修建了军营,俄国因驻扎时间短,末建正式军营。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参与侵华,也在山海关建了营房。“六国营盘”正是由此而来。入侵中国的列强还有荷、比、西三国,其中比利时军队曾短暂驻关,于1919年撤走,营址为意大利驻军所占。

六国饭店旧址位于山海关火车站南侧,今铁路小学院内。饭店东、南面为铁路住宅楼,西临铁路医院,北靠铁路干线。六国饭店系八国联军侵华时的接待站,始建于1902年,为一幢丁字形两层楼房。一楼西半部为客房,东半部为餐厅;二楼为餐厅、仓库等。楼房内部为木结构,外部为青砖垒砌,房顶为人字架梁。整个建筑东西长为61.4米,南北宽11.9米,前有廊;后楼南北长16.5米,东西宽6.9米,西有走廊。丁字楼后另有五间房,东西长19.3米,南北宽7.7米,前为走廊。此为经理办公室及宿舍。丁字楼的东南角另有楼房一座,此为经理家属住宅。在丁字楼的东西曾建有冷库,已拆除。六国饭店大部建筑保存完整。作为八国联军营盘旧址的一部分,其建筑本身具有欧洲各国的建筑风格。

英国营盘位于山海关城南5公里处,东依长城,西临石河口,南至海岸,北靠南海村,控制陆海战略要冲,后来该营盘曾扩张至马头庄。英军营盘建在老龙头城下宁海城外,占地面积3公顷,有建筑物10幢,均为单层,多数为砖墙、红瓦、百叶窗。常驻人员400~500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撤走。老龙头城台上存有“英国地界”桩和残碣块等实物。

法国营盘位于山海关城南5公里小湾村北的丘陵高地,东依长城,西临小孤山,南连意军军营,北临沟谷,总面积5.1公顷。营盘中原建筑物保存较好,有指挥室、士兵房、军械库、禁闭室等。营盘西南角有军官家属楼,楼前一座建筑物上就有“1904”字样,系建筑年代。营房外西北角原名“小营盘”内,建有法国高级军官住宅。营房建筑多为青砖绿瓦,前后有廊。常驻人数500人左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撤走。

据当地老人讲,法国营盘原是晚清叶志超的营盘。营盘东北原有一座水雷营,为50米见方土城,后坍毁为田。叶志超在那里办了一所随军讲武堂,民国初年的王士珍、田中玉、鲍贵卿、卢永祥等军阀,曾在此求学。营盘西北角的“小营盘”曾是叶志超的驻所,遗址已无。向西靠潮河有一座孤山(当地称小石山,已踩平),曾是叶的花园。

德国营盘位于石河口东侧,总面积5.1公顷。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撤走,营址被英国占据。德国营盘现存两幢房屋,青砖灰瓦。

意大利营盘位于山海关城南5公里的小湾村南,营盘东面和南面均依长城,西临南海村,北连小湾村及法国军营旧址,总面积0.9公顷,常驻人数200~300人。该营盘为南北两院,南院有楼房三幢,平房三座,建筑物为黄色墙面,钢板瓦,前出廊,式样各异,保存完整。东北角的二层楼上有凉亭,供乘凉望海之用,是一名英国工程师所建。另有人称,这座院为“租借地”,不算营盘。营盘北院曾依长城围一土城,东西长125米,南北宽110米。夯土墙体全部坍毁,仅存遗址。营盘北院有北门尚存,东距长城45米,门洞长17米、宽5米、高7米,外口宽4.3米,洞道条石铺砌,两侧水槽宽0.3~0.4米;两边门垛各宽31厘米,距垛30N米处有圆孔24-个,孔深70厘米;拱券外侧镶嵌卧碑,碑长1.7米、宽0.6米,上刻“靖远”二字;城台上面东西长7.7米,南北宽11米,高12米;城台两侧各有长8米的土台,高10米,土台之上后建“望海亭”,为铁路疗养院所建,亭长5.5米、宽4.5米、高5米。在营盘南的长城3号台上,现仍有一块意大利“建营碑”。意大利营盘于1942年被日本接收,后改为铁路疗养院。

日本营盘位于山海关城南2公里的肖庄村南一丘陵高地上,东临长城,西临南海西路,南依南翼城,北靠山海关城。占地24公顷。该营盘原系清代海军所建第四座炮台,群众为此称其“四炮台”。1902年开始作为日本营盘,“九一八”事变前,常驻人数百人左右,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撤出。

该营盘原有将军楼、军官楼、士兵楼、警卫楼、库房、马厩和水泥浇铸的水牢、旱牢各一座,还有高出地面的地道,由砖石砌拱(未控通)。营内建筑大部分拆毁,仅存“将军楼”保存完整,“水牢”已填平,但结构完整,1980年曾开过一次,污水尚存,并有人骨在内。在马厩遗址中发现铺地墓碑一方,上刻“故陆军步兵少佐”和“从五勋四”字样。1933年,该营盘曾是日军侵占山海关、榆关事变的指挥部,之后又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场所。

印度营盘位于山海关南海海神庙一带。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参与侵华战争,被群众称之为“英国下帮”。民国三年(1914年)撤离山海关,营址被英国吞并。

猜你喜欢
营盘山海关建筑
古蜀之源:茂县营盘山遗址
兖矿能源旗下主力矿井营盘壕煤矿进入试生产阶段
山海关水关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收复山海关(油画)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国共争夺东北第一仗:杨国夫勇战山海关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凝固了历史的山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