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古城“旧”容 彰显雄关风采

2009-12-07 03:38宋国战王弼祥
中国文化遗产 2009年5期
关键词:山海关长城古城

宋国战 王弼祥

山海关历史悠久、名胜荟萃、风光绮丽、气候宜人,是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旅游胜地。

历经600多年风雨沧桑的古城内,至今仍保持了明清时期街道方格网状布局,漫步在城内窄小的街巷,你会感到一切都是那么的古朴与自然。许多保存完好古色古香的四合院民居,透着典雅与温馨。素朴的门楼立在青石台阶上,同门内高大瓦房相呼应。影壁上镌刻有虫鱼草木莲花龙头图案,弥漫着浓浓的民族气息。

山海关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特别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各级党委政府,对山海关古城的全面保护工作,十分重视。2003年3月22日,时任河北省委书记白克明同志到山海关调研时,看到山海关古城饱受风雨剥蚀、残破不堪的现状,痛心不已。他指出,山海关古城不仅是河北的、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古城保护开发不好,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也是历史责任问题。在他的直接关注下,山海关古城保护开发工程全面启动。本着“保护长城、继承传统、综合开发、合理布局、发挥优势、开拓未来”的原则,立足高起点,不断探索和全力实现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开发的共同发展。通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在名城保护和旅游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精心编制保护与并发宏伟蓝图,勾画文化名城的美丽愿景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是全面保护古城的法律依据,科学合理的规划对古城保护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古城保护开发基本构想和思路指导下,在项目启动初期,山海关区就先后委托河北省古代建筑研究所、上海同济大学编制了《山海关古城文物保护规划》《山海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山海关古城旅游发展规划》。

在这三项规划基础上,制定完善了山海关古城保护开发的基本框架:基本原则是保护第一、合理开发、科学管理、永续利用;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主题和目标是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古城,目的就是再现明清历史风貌,改善百姓生活环境,打造文化旅游名城。基本思路是整体保护恢复古城,分片建设开发新区,体现“保文、复古、建新”的方针,保留恢复有价值的,拆除治理违章的;整饬改造不和谐的;外迁新建高质量的;按照“钟楼为心、四面打开,先建东西、后建南北”的思路,按照不同的功能,把古城划分了五个开发区域,即东罗城大明城军事体验区、东北片东四坊休闲游憩区、东南片市井文化体验区、西北片历史文化展示区、西南片四合院商住区。通过合理规划、分步实施,使山海关古城真正成为长城军事重镇、历史文化名城。

东罗城文化产业园区,位于东罗城,占地面积360亩。这一区域将恢复明代历史道路格局和历史节点,建文化广场、明代商业街、四合院民居、仿古别墅群落等,打造一个彰显历史、富有韵味和游客参与性的旅游景区。

东四坊休闲游憩区,位于关城东北片,占地面积63亩。恢复山海关历史上的乾健、坤顺、巽武、艮铺四坊,营造时尚、现代的休闲娱乐中心。

民俗文化体验区,位于关城东南片,占地面积530亩。保持历史街区的同时,修复有价值的古民居四合院,展示古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手工艺制品,利用传统民居开展庭院式旅游活动,引入民俗客栈、说书场、茶馆、酒肆、地方特色工艺品商店,设榆关旧市、文化遗产中心、民间艺术馆。

历史文化展示区,位于关城西北片,占地面积450亩。主要展示山海关古城的历史沿革、城市发展、重大历史事件,让游人充分领略山海关古城的历史地位,恢复高丽馆、督师府、总兵府、东北军俱乐部、鲁班祠、孔庙、大悲阁、徐达庙等。

四合院商住区,位于关城西南片,占地面积600亩。建设新概念四合院最佳居住区,展示古今生活特色、体现休闲、居住、贸易、娱乐活动等诸多功能。为游人提供具有浓郁北方特色、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店铺和四合院,建设与现代居住生活配套的具有分时度假功能的休闲,餐饮、购物、娱乐设施。随着古城保护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一座明清风情浓郁、历史文化厚重、万里长城无双、百姓安居乐业的古城轮廓初步显现。

努力恢复古城原有景观,凸显城市历史深度

山海关古城内分布着具有观赏性和开发性的文物古迹达150多处。由于岁月流逝,许多具有独特价值的历史文物亟待保护修复。为了留住这些古城的历史文化印记,区委、区政府将拆迁安置和文物修复作为古城保护的重心,实施单位搬迁、街区整治、城楼、城墙长城本体修复等重大举措,致力改善古城环境,恢复历史风貌。按照“钟楼为心、四面打开、先建东西、后建南北、保护第一、合理开发”的实施方案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保护开发原则,在古城文物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古城旅游发展三大规划指导下,近六年来,古城保护开发项目稳步推进。2004年、2005年、2006年和2007年先后实施了“11533”工程(东罗城、钟鼓楼、5座牌坊、西南北3条大街改造、城门楼及敌台和马道)、“1011”工程(城区内10项复建、改造工程和11项招商引资项目)、“999”工程(9个文物保护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9个续建项目、9个招商引资项目)和“12345”工程(即“一点两区三环四街五片”。“一点”即以钟鼓楼为核心,营构古城旅游商业核心区,“两区”即把东罗城和西关综合服务区开发作为重点,使古城旅游形态趋于完整,“三环”即环古城6000米城墙本体修复及内环、外环两条古城墙保护景观带,“四街”即通过对古城内四条大街街景整治,使之成为商业文化街,“五片”即古城东南片、西南片、西北片、东北片的开发建设和一关路旅游工艺区的建设)。完成了12个文物古迹修复项目,主要包括钟鼓楼复建、五座牌楼复建、望洋楼复建、迎恩楼复建、南门西门城台加固及城墙马道维修、东罗城服远楼复建及城台加固、东罗城东南东北角楼城台基础修复,兵部分司署复建、大悲阁复建、关帝庙复建、四野临时指挥部整治、三清观修复等。同时完成了长城博物馆改陈扩建,展览陈列面积增加到3600平方米,展线达到1500延长米,集中展示中国长城精华,是全国三大主题博物馆之一,是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经过6年来的艰苦努力,成功实现了在2008年奥运会前将古城整体推向世人这一发展目标。

山海关长城的修复得到了中央领导、有关国家部门和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山海关6000米长城修复项目于2006年8月10日正式启动。中宣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五部委到山海关联合办公,提出了山海关长城修复方案,并由国

家财政列出专项资金并保证修复资金及时足额到位。随后,河北省政府借款3000万元用于环古城长城拆迁,《山海关六千米长城修复总体方案》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山海关6000米长城修复项目于2007年4月初进场施工,总投资2亿元,主要是对古城损毁严重的城墙进行抢救性保护修复,包括长城本体修复、长城附属建筑物修复、城台加固和古城城墙内侧保护整饬等工程。2009年8月12日,国家文物局组织古建和长城专家对6000米长城修复工程进行了勘察验收。2009年8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来山海关调研时,对山海关长城修复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山海关长城修复工程作为国家首批长城保护项目,抢救了文物,发展了旅游,改善了民生,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也为大型文化遗址的抢救维修创造了新鲜经验,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全面实现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对接,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形成

历史文化资源是古城可持续发展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源。只有将古城文化资源科学地开发利用,并通过旅游业的良性发展,才能不使遗产变遗物,不让遗产变遗憾。几年来,通过实施古城保护开发,有效地将历史文化由“点”“线”的保护,扩展到“片”“面”的保护和开发。先后完成了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复建和6000米关城城墙长城本体修复等一大批重点修复项目,山海关古城历史原貌得到全面恢复。以2008年7月22日古城开城为标志,山海关古城保护开发进入开发建设与经营管理并重的新阶段,加强古城经营管理,促进古城繁荣,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形成,成为古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围绕这一目标,我们进一步谋划新思路、开发新产品、转型新业态、提升新水平。

1、提升旅游要素聚集功能,延长古城旅游文化产业链。一是提升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理念。整合古城旅游资源和旅游要素、实现从量的扩张为主向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并举转变,从观光旅游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和商务会展齐抓转变,从季节旅游为主向季节旅游与全年旅游并重转变,从注重资源开发向资源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共赢转变,打造游客集散地、观光地,休闲度假、娱乐购物集聚地。二是提升旅游档次。整体提升古城旅游环境,增加吸引游客、档次较高的消费娱乐,重点搞活、搞火古城文化商业街,发展古城区休闲度假游,增加游客在城内消费。同时,全面提高旅游六要素的服务质量,不断提升金融、商务、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水平。三是提升产品结构。合理制定景区景点规划,明确产品、功能定位,在传统旅游产品的基础上,不断推出和优化旅游新产品,重点推出红色旅游、历史文化体验游、休闲购物游等旅游新产品,适应新形势下不同旅游者的需求。在巩固原有景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旅游产品的转型,以山海关长城文化、历史文化资源为舞台,建设一批高品位,有内涵的体验营地(东罗城),打造复合型旅游市场。

2、提升古城承载功能,打造古城旅游文化产业基地。一是加快旅游交通建设步伐。着眼未来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制定古城周边交通服务设施建设详细发展规划,制定西关旅游服务区建设、小街小巷治理等建设方案。同时,按照暨方便游人步行休闲购物,又方便居民游客辆出行原则,进一步完善与古城配套的道路交通管理制度。二是积极推进旅游景区建设。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核心景区的接待水平,增加接待能力,实现核心景区提质增效。在传统旅游景区景点,因地制宜增加娱乐项目,紧扣景区主题,精心策划一系列参与性活动,注重娱乐欣赏和主体参与,变参观为游乐,变景区成“乐园”。三是加强宾馆,餐馆等旅游接待设施建设。重点依托文化商业街,增加古城内酒店数量,提高酒店、宾馆档次和经营管理水平。同时,大力推进旅游购物和娱乐设施建设,促进旅游购物消费快速发展,力争旅游购物消费占整个旅游消费的一半以上。

3、提升经营管理水平,营造古城旅游文化产业品牌优势。一是加强宣传。注重市场营销,设计包装旅游线路,以第一关为主体,抓住东罗城、文化商业街等重点,利用招商、推介会的时机,整体包装,整体策划,整体推介,给人们以更直观的视觉冲击和感受,大幅度提升中高端旅客比重。二是打造精品。树立精品意识,统筹“质量第一”与“好中求快”,坚持“专家叫好、市场叫座”的建设标准,重点抓好文化商业街招商、招租和东罗城文化产业园建设,完成田中玉公馆、总兵府历史文化展示区等项目。围绕闯关东、甲申石河大战、长城抗战等历史事件,增加城内雕塑等建筑系列小品建设,增加古城街区的文化内涵,形成三步一景、五步一故事的文化景观。三是加强管理。在采取委托经营模式的基础上,成立古城保护与管理委员会,加强统筹协调和调度指挥,适时解决各项建设、经营、管理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审查与古城管理和发展相关的举措和政策,以及古城内举办的重要商业和节庆活动,确保古城各项管理工作的无缝隙衔接,为来关游客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人性化服务。同时,对已开业的商铺进行一次文明服务教育,提高涉外窗口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通过周到、细致、满意的服务,展示良好的对外形象。

随着古城保护开发的不断推进和古城知名度的日益提升,来关游客数量不断攀升,山海关古城已成为推动山海关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牵动点。2007年生产总值比古城保护开发前的2002年增长117.6%,年均递增16.8%。财政收入比2002年增长119%,年均递增17%。4年累计实施项目234项,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156项,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9228万元,引进内资170509万元、外资2178万美元。GDP,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重要指标增幅位次前移。2009年1~7月份,古城累计接待游客和实现门票收入较2007年同期分别增长30.7%和33.5%,占全区11家景区总量的32%和25%。

山海关在保护古城和合理开发利用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知道,既要保护好古城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传统,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既要严格保护好古城历史风貌,使古城风貌永续延存,又要进行开发利用,发展当地社会经济,这是非常艰巨的目标和任务,这是需要长期的不断探索和实践。要做好保护和开发工作,面临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我们将以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克服和解决保护资金不足等问题和困难,正确处理好保护古城和开发利用的相互关系,着力解决好名城管理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努力把全人类的文化遗产保护好,全力实现名城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让山海关古城这颗长城明珠更加璀璨夺目。

猜你喜欢
山海关长城古城
山海关水关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收复山海关(油画)
国共争夺东北第一仗:杨国夫勇战山海关
守护长城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翘街古城
安居古城
春秋古城一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