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重镇 军事与建筑的双料明珠

2009-12-07 03:38李冬宇刘利新
中国文化遗产 2009年5期
关键词:城墙长城

李冬宇 张 伟 刘利新

山海关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建关设卫以来,历经洪武、成化、嘉靖、万历、天启、崇祯六朝265年的修筑,形成了境内长城南起渤海之滨的老龙头,北至与抚宁交界的九门口,全长26公里,由10大关隘、7座城堡、45座敌台、51座城台、14座烽火台构成的建筑规模;完成了关城、东西罗城、南北翼城、威远城、宁海城七城连环,“主体两翼,左辅右弼,前哨后卫,一线遥迤”的防御布局;齐备了滨海长城、平原长城、山地长城三种建筑形式。

滨海长城:老龙头段长城

老龙头段长城,是指从长城人海处的人海石城至王受二号敌台这一段的城墙,全长725.1米。明洪武初年,大将军徐达奉命备边,将长城的东部起点选址在山海关城南5公里的渤海之滨松岭高地人海处。此地系深入海中的基岩岬角,有高4米、7米、10米的三级海蚀阶地。长城由燕山山脉跃入滔滔渤海,似一条巨龙籽龙头深入海中,因而得名“老龙头”。老龙头军事防御建筑由人海石城、靖卤一号台、南海口长城、南海口关、宁海城、滨海城墙、王受二号敌台所组成,是万里长城唯一的滨海防御建筑形式。自明初始建,历经200余年的增筑和修缮,自身形成了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陆海防御要塞。

入海石城

为明万历七年(1579年)都督戚继光、行参将吴惟忠始建。据《临榆县志》载:“万历七年增筑南海口关入海石城七丈”。“长城之杪又秋石为垒,截入海中,高可三丈许,长且数倍,日老龙头”。人海石城为明代万里长城蓟镇段的最东端,长城在这里人海。人海石城结构独特,全部以巨型花岗岩条石砌垒,条石上凿有燕尾槽,两石相连合为银锭槽,再用铁水浇铸凝固成银锭榫连成一体,以抵御海浪冲击,造就出万里长城绝无仅有的海上石城。它是巧妙地利用了伸入海中,在海平面偶尔露头的老龙岗脉岩为基,以石块夹砌其间,找平后,上面再起石墙。这种将自然山岩与人工砌体合二而一的作法,不仅省工、省料、省力,还表现出集天功于本体,为长城增加雄伟气势的卓越技能。其主要功能是防止女真、蒙古族骑兵沿浅海滩涂南扰关内。这座海中高墙,构成了封锁海面的制高点。南浸万顷波涛,以长城海中的端头部分组成了雄奇险峻的海上堡垒。

人海石城坍塌年代不详。1986年山海关区人民政府在原址修复,1987年完工。修复后的人海石城长22.4米、宽8.3米、高6.2米,墙体结构,外皮为巨型块石包砌,墙心为毛石混凝土浇筑,块石共九层,其中四、五、六层用的是原遗留下来的块石。石城顶面呈船头形,以0.2米厚、0.4米宽的条石铺墁,外缘围以石砌垛口墙,高1.72米、宽0.4-1米。中间靠南增立小石碑一块,镌刻隶书“老龙头”三字,北面展放七块各具代表性的原筑城巨石,供人参观。

靖卤一号台

据《临榆县志》载:“靖卤一号台,在南海口尽头,屹立海水中,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主事孙应元建,实为敌台之始。”隆庆四年(1570年),总兵戚继光改建为“内卫战卒,下发火炮,外击敌人,敌矢不能及,敌骑不能近”的新式空心敌台,进一步加强了老龙头滨海长城的防守能力,改名“靖卤台”。靖卤一号敌台圮毁年代不详,修复前石砌基址保存较为完好,平面呈不规则四边形,东、西、南、北四边分别长13米、14米、12米、11.5米,高1米左右。其上有四面内收各0.4米的原台体底部三层条石留存。

1986--1988年山海关区人民政府在原址修复。修复后靖卤一号台为四棱形骑墙空心敌台,南连人海石城,北接南海口长城。台东凸城外3.3米、西凸城内1.6米,全高15.60米。可分为下中上三部分:下部为7.8米高的实心台体。其中,下周围以18层条石垒砌,内为毛石混凝土浇筑,高6.2米;其上为土筑砖包,高1.6米。四面砖墙厚度1.17~2.13米不等,内为三七灰土分层夯筑,顶面为两层条砖、一层方砖铺墁。中部为九联砖拱券洞敌楼,高4.41米。楼内地面即台体顶面,呈长方形。上设南北向、东西排列、形制相同的券室三间,进深、面阔、高同为8.4米、1.85米、3.35米;两道拱脚间墙同厚1.05米,其上各开形制相同的小券门洞三个,洞宽1米、高2米。洞、室合计9个,相互连通,迂回自如。东、西两面墙各开券窗三个;北面墙明间开一券门,因楼内地面较城墙顶面高0.4米,故门外设二步砖砌台阶通城上,东次间开券窗一个,南面墙西次间开一券门,因楼内地面较石城顶面高1.6米,而在门内设八步石砌台阶通石城,东次间和明间开券窗各一个。东次间内偏北设木制楼梯通向敌台上部。上部地面即台顶,以二层条砖、一层方砖铺墁。四周围以高1.81米、厚0.4米的垛口墙,共设垛口8个。紧靠东墙居中建铺房一座,为小式砖木结构、硬山黑活瓦顶,南北长3.8米、东西宽2.6米、高3.39米。房内地面靠北有长1.5米、宽1.0米的入孔一个,接一楼梯,以供上下。南山墙中置一门。西垛口墙外侧底部设两个伸向城内的出水嘴,以作敌台顶部排水之用。

南海口长城

此段城墙南起靖卤一号敌台,北至南海口关。长80米、高8~15米。顶宽4~15米,建筑结构土筑砖包,为1987年在原遗址之上修复。因该段城墙北半部52米原为明初所建,故遗址有相当的文物研究和观赏价值,所以修复时根据专家意见,在靖卤一号敌台北30米和35米处,开辟两个简易展室。让人可以参观原来的墙体结构和夯土层。

由此向北拾级而上为古炮台遗址。现有呈弧状的高1.65米、顶宽2.2米、长32.9米,坚硬如石的三合土夯筑掩墙留存。墙南城上有从南海口关内侧迁来的“天开海岳”碑,传为唐碑。炮台北为南海口关城台,南北长31米、东西宽15米。城台上原有箭楼一座,旱毁,并未恢复,清理发掘南海口关遗址时,发现诸多瓦件、兽件。另外,古炮台所在位置的内侧城墙上部,有数层明后期补筑的带“永固”字模的城砖,其规格明显小于明初用砖。

南海口关

明初徐达所建,实为明长城从山海关起始的第一座关隘。明嘉靖《山海关志》记载:“……城南十里,海近岸浅处多巨石块垒,因筑城入之。每潮汐至,水浸女埤,城尽处深不可犯”。南海口关建筑规模不大,城台与附近城墙连为一体,台高5.4米,下有宽3.2米、深14米、高3.9米的券门洞一座,洞内有明初石制门槛留存。修复时,复原了木制城门。南海口关的独特之处,在于门内外各有一座基台,台面与洞内石砌墁地相平。其中,内侧基台南北长20米、东西宽13米、高8米;外侧基台南北长10米、东西宽12.5米、高1米。两处台面皆以

方砖铺墁,内侧基台上设有登城马道。南海口关被毁年代不详,1987年山海关区人民政府在原址修复。

澄海楼

在南海口关北10米宁海城南墙城台上,明万历三十九年至四十二年(1611~1614年),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王致中建。楼“高三丈、广二丈六尺、深丈有八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毁于八国联军炮火。迨至解放,楼体已荡然无存,下部城台几近塌毁。

1987年山海关区人民政府重建澄海楼。首先修缮加固了城台,修复后的城台东西长49米,南北宽27米、高6米,北侧有宽15米、坡长34米的登城马道。在城台上重建了澄海楼。为“古为今用”,发展旅游,在保持原建筑风貌不变的情况下,扩大了建筑规模。重建的澄海楼为仿明式大木结构、上下两层带周围廊、两滴水。九脊黑活歇山顶城楼。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楼高13.86米、通面阔14.08米、通进深10.56米,总建筑面积327.26平方米。内外檐彩画为明青绿墨线旋子小点金做法。

一楼大门南向面海,门额和楹柱上用集字办法恢复了乾隆御题匾额“澄海楼”和“元气混茫”;楹联“日曜月华从太始。天容海色本澄清”。二楼檐下恢复悬挂了今人重书的明大学士孙承宗所题的“雄襟万里”匾额。一楼东西两侧外墙壁上,镶嵌了今人书写的明代四位将官守臣和清代四位皇帝咏诵澄海楼的题诗共8块。楼外城台东北角,展放着八国联军侵略老龙头的罪证——铸有“1842”字样的英制铁炮一尊。

1992年,在楼东30米的城墙上,修复了四角攒尖重檐黄琉璃瓦顶的御碑亭一座,内竖镌刻着乾隆澄海楼题诗的方形石碑一通。

亭外,重竖了1987年从地下发掘出来的刻有明天启六年(1626年)山海关海运同知王应豫“一勺之多”题字的石碑一通。亭周增建了明清时期名人志士咏诵山海关和澄海楼的题诗“小碑林”。

滨海城墙

这段长城南起南海口关,北至王受二号敌台,沿松岭高地东缘,顺海岸线,南北走向,是万里长城唯一滨海长城的建筑形式,其地理位置和防御价值十分重要。为明初徐达所建。

全长611米,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南海口关到1号墙台,长241米。这部分的前半段由关向东转角折北,再转角,城墙长63米、高8米,因城墙和澄海楼城台、宁海城东墙连为一体,所以城顶最宽达32米,窄处也有15米,1987年此段全部修复(包括垛墙)。另一部分由转角处向北,城墙呈长弧状。到178米(241~63米)处为1号墙台。此段城墙现存3~5米高。平均1.5米宽的外砖墙里面为夯土层,和宁海城东墙紧贴。城墙通宽20~50米。然因岁月沧桑,此段城墙外侧全部掩埋在沙土中,尚未修复,暂以增筑了垛口墙的宁海城东墙代之。

1号墙台现为遗址,经发掘实测台南北长12米、东西宽8米、高5米。墙面保存完好,墙棱角清晰,并有大量瓦兽件遗存,说明台上原建有铺房。墙台未作修复,仍埋回沙土中。此台似出于防御需要明后期增筑,和靖卤一号台、王受二号台各成犄角之势,增加了滨海长城的声威。

1号墙台向西北60米,城墙和宁海城东墙衔接,这段未修复,遗址仍存沙土之中。

由此向北城墙呈弧状到王受二号台,墙高9.35米、宽12米、长310米,土筑砖包,方砖铺墁,为1986年在残破的墙体上修复的。在修复过程中,发现原墙体部分城砖的大面上有凸起的模印“右”字。另外,在王受二号台南25米,城墙内侧有登城石蹬道留存,已照原样修复。

王受二号敌台

为明万历二年(1574年),由军门杨兆、行参将沈思学在滨海长城北端紧贴原明初所建城台增筑而成。台面呈不规则方形,东、北、西、南四面长度分别为9.4米、10.1米、11.8米、9.7米。台身全高11米,下面以十一层花岗岩条石垒砌,石体部分高3.63米,条石上为砖砌墙体。条石下则是裸露的松岭天然脉岩。城台上原有敌楼一座,早已圮毁,只留门枕石和砖头、瓦片。城台顶面及边角亦有严重损毁。

1985年修补了台面,进行了城台整体加固。但由于资金问题,未能复原敌楼,仅于台面外侧东、北、南三面加修了高1.81米、宽0.4米的垛口墙,每面墙各有垛V13个,瞭望孔2个,垛口上都有规格为0.8×0.4×0.1米的垛石。

敌台下尚存战墙基址,北、东、南三面总长61米,宽0.45米,高无存,战墙对敌台呈半包围状。间距平均6米左右。

平原长城:关城段长城

关城段长城是山海关长城的中部区段,南起王受二号敌台北隅,北至角山山麓的旱门10号台,全长近8公里,为平原长城的起始段。它砌筑在山海夹峙的辽西走廊正中,地势平坦,既是军事要冲,又是交通咽喉,主要包括南翼长城、关城长城、北翼长城等。

南翼长城

南翼长城是老龙头长城与关城长城连结的纽带。全线呈南北走向的弓状,凸出关外,横拦辽西走廊南部。该地域临近沿海,地势平阔,是东北、华北之间的交通咽喉。明初,徐达建关设卫时,因其地势险要,就势筑成4678米长的城墙,并在要害之处设置关口、滨海围城、翼城驻守。初建时设有头卡伦、二卡伦,三卡伦、南水关、南水关敌楼等。后陆续建有32座城台串联其间,用以迎击来敌和相互救援。各点都置有兵械,驻有要员防守。

明二百多年统治期间,曾对南翼长城的建筑进行过多次修缮加固,因此保存较完整。这段长城始建时,就地取土夯筑墙身,两侧以青砖包砌,筑为夹皮墙。墙顶部以30~50厘米灰土层覆盖,面上加砌海墁砖二层。墙体高3~10米,平均厚度12米,横断面呈梯形,其结构稳定性很强,至今仍保持有较完整的主体骨架。墙体的基础稳定性也很强,坚实而牢固,虽为土筑,却粘结为一整体。基础深2.5~3米,宽14米左右。墙身外侧下部多有高1~1.5米的石砌体包筑,上以青砖包砌。中部的夯土墙身层次清楚,一般是分层夯实,每层厚10~15厘米。由于战火连绵,墙体损坏比较严重。从断层上可以看到砖的规格、质量都不尽一致。墙体中个别地段内层砖的质量较差,有很多半砖夹在其间,也有外青内红未烧透的杂色砖混砌在一起。城墙的土质也较其它地段不同,因是就近取土,而该区域又多是海滩沙地,所以墙土中含有大量的砂粒,但夯筑密实,且墙顶以三七灰土及二层海墁砖封顶,砖缝间以糯米汁白灰浆勾砌,保证了其坚固、耐久和不透水性。墙顶之上还留有2%的坡度和出水嘴,可见在修建中十分注意防水、排水。墙顶部的垛口墙、宇墙设施齐全。

南翼长城沿线建有22座城台,它们规格不一,但多为凸出墙线的外向型城台。建筑坚实、挺拔,

彼此纵列交错,蔚为壮观。城台建筑使城墙显得富有层次,打破了城墙线条的单调感。城台建筑为防线上的重点御敌之所,是较好地控制南翼要冲的哨堡。南翼防线的城台因建造年代不一,其规格也不一致。又因地形地貌不同,其作用大小也有别。一般台面长12~18米,宽10~17米,平均台高8米,间距70~200米不等。规格较大的台制为32.5×21×8米和27×18×8米两种。规模较小的台制为7×7×10米和11×11×8米两种。城台的正、左、右三面部建有高1.5米、厚0.4米的垛墙,上开0.8×0.4米的垛口,下建0.3×0.3米的方形射眼,垛口与射眼可随时用以观察城外视野内的动态,战时作为射击窗口。台面上放置有各种兵械、弓弩、火药,随手可取。如此设置可使入侵之敌受到三面攻击。激战时,每台各自为战,相邻之台又可相互救援。每台间距多在古代弓箭、飞钩、弩矢的有效射程之内,两台兵士可以得心应手地交叉使用各种兵器,从而构成强有力的火力交叉网,御敌于高墙之外。

由于历代兵火战乱和近代社会原因所致的人为破坏,南翼沿线已千疮百孔,外墙皮多已剥落,堞垛圮毁,只有浑厚的墙身仍坚强地挺立着。

南翼城位于南翼长城西侧,有翼城南、北两垣与主线长城相接。南翼城南垣。北垣各置一门,平时开启,战时关闭。城内曾存放大量粮草、兵械、弹药,驻以重兵防守。南翼城始建于明末崇祯六年(1633年),由巡抚杨嗣昌主建。城中设有右翼协领署,接受关城大本营的总指挥,部署南翼防线的设防,是南翼长城的核心建筑。

南水关在南翼城北。据《山海关志》(清康熙八年)记载:“南水关,去城二里,设二门,河自东人,先年春夏则启之,以通水道。冬则闭之,以防外患。内列木为栅。明嘉靖甲子岁(1564年)兵部主事孙应元添设铁叶闸板二扇,每扇阔一丈二尺,高一丈四尺。旁有大木作柱,亦以铁叶包裹,柱上各有护朽石,柱下各有出水石。上设悬楼,以蔽风雨,设滚木辘轳,以便启闭。无事则高悬城半,有事则闸至水底。”据考察:水关,实则两孔城桥。城门为水陆两用,冬春旱时关闭,以御骚扰。夏秋之季开启通水。水门下以石砌基、铺面、筑墙;水门上部以砖拱券顶,门顶面与城墙相连。水门附近还建有南水关敌楼,以加强水门的防御。

南翼长城的外线,开有护城河防卫。河床宽15~18米,距长城脚下50~30米。此河上游与罗城内老城河相通,与城墙平行走向。在东水关口附近与沙河相汇后一部分沿护城河入海,一部分进水关后入潮河而泄。墙河设施相辅相成,是名副其实的“深沟高垒”,强化了长城的防御功能。

关城长城

关城长城是山海关长城的中部区段。城体占地面积宽广,楼台密布,在长城诸关中居首位。它驻以重兵防守,是山海关长城的防务核心,也是军事大本营,因此被称为“两京钥匙”。关城长城城堡纵横,楼台林立,全长7138米。其中长城主线即关城东垣长1378米1辅线,即关城西,北、南垣共长3418米,东罗城垣长1519米,瓮城城垣长823米。

关城主线呈南北走向,墙体高大、厚实。墙基深2.5米左右,以黄黏土分层夯筑,基础宽于墙基,两侧各伸出墙外1米,基础放大脚最宽达5米,墙身结构坚实,平均高12米多,最高14米。墙底部宽16.3米,墙顶面平均宽12.5米,墙体厚14.7米,从厚度上看,相当于一般长城的两倍。墙身分内、中、外三部分,内墙壁为青砖砌体,城砖规格有0.4×0.2×0.1米和0.37×0.18×0.1米;下部以条石垒砌,3~5层不等,个别地段也有以块石砌筑的。内壁海墁之上建有1米高的宇墙,是为防止士兵夜间往来巡逻行走时跌入墙下而建的防护设施。城墙外壁下部是高1~1.5米的花岗岩条石砌体,墙壁厚度为1.5~2米。条石规格以0.3×0.4×1米和0.3×0.3×1米为多。石上是用青砖一顺一丁砌筑,一般均在四层砖以上。外壁收分很小,近于垂直状态。不仅在形态上加强了城墙的巍峨险势,而且大大强化了它的防御功能,即使是敌人逼至近前也难登其上。墙顶上部外侧还砌有高1.4米的垛口墙,墙上每隔2.4米开置一个垛口,垛口处以花岗岩石镶砌,以增强其守望、射击时的抗磨损能力。垛墙其他部位以城砖一顺一丁砌筑,口沿和上沿有异型砖帽装饰,其形状是中部凸起,两旁坡状,近于瓦屋顶坡面状,易于防水,以保护墙体。各垛口墙之间的下部又有一方形射洞,通称射眼,供战时瞭望、射击之用。墙体中间是以素土方筑的墙身,一般墙身高三分之二以上部分又以三七(或二八)灰土夯筑。夯土层厚12~15厘米,至今断层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夯土的层次。关域城墙土方工程浩大,仅主线长城一段就动土18万立方米。在灰土层上是城墙顶部,它以3~5层海墁砖封顶,首层是方砖,余者则是条砖平铺,以石灰膏浆砌,平整、坚实、防水、耐久,600年后的今天仍保持较好的整体性,只有个别地方有磨损的痕迹。墙面之上为解决雨水排泄问题,铺砌时保持有2~5%的坡度(各段不等),每隔20米左右的距离开设一东西向排水小沟,有长2.3米的石制槽型吐水嘴与之连通并伸出墙外,这就保证了在暴雨季节,即使是倾盆大雨,城墙顶部的雨水也都能及时排放出去。此外,墙基外还建有宽80厘米左右的散水防护,与墙上敷设的排水系统相辅相成。

北翼长城

北翼长城是山海关古城的左翼防线,南起北斗峰,北至角山山麓的旱门10号台,全长3公里多。主线伏于辽西走廊北半部丘陵地区,地势南低北高,长城沿此地形蜿蜒,略有起伏,在接角山长城后崛起,腾跃于崇山峻岭之中。明初修筑这段长城时,很巧妙地利用了这一优越的地理环境,也设置了头卡伦、二卡伦、三卡伦、四卡伦与南翼长城防线相呼应。北翼长城以北翼城、北水关为防御核心,以21座城台为防御阻遏据点,形成了山海关北翼的防御重心。

北翼长城以关城为轴与南翼长城相对称,成为关城的两翼,其建筑手法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不失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建筑特色。如因其位于丘陵地区,有许多天然的花岗岩脉基露头。则巧为利用,以其为基础,直接在其上砌墙,有的地段有天然冲沟,则取之为用,以自然沟壑为屏,并连通护城河为险。墙体建筑材料也是就近取材,挖沟筑垒,城、河一次完成。因在丘陵地区取土筑墙,土中多有碎石和风化的花岗岩石粒,便在夯土中拌糯米浆,增强夯筑的密实度,筑成的墙体坚固耐久,至今仍不松散。城墙断面为梯形状,在夯筑的墙身外侧,还包砌青砖。砖下有3~5层条石垒筑,以加强墙身的防水性能。城墙顶层的防水性能也很强,多以三七灰土加糯米汁铺

筑,坚固而不透水。虽年久风化,仍成一体,坚如混凝土。灰土层上还铺有2~3层海墁砖保护墙面。这段长城保存较好,现仍可看到完整的墙体骨架及连续砌筑的外墙壁,墙体高度尚存7~10米,厚度在10米左右。因地势不同,宽厚、高度亦有所不同,它随自然地势而变化,显得自然和谐。

北翼长城主线呈南北走向,自关城北800余米地段,随地势变化折而向西,形成近110。大拐角。此处为防御需要,密布5座敌台与北水关联防,形成防御核心。这里敌台密集,平均台距仅有60余米。城下是长40余米的沟壑悬崖,与护城河连通形成水险。水墨河自东而入并由此穿越长城进入关内,河上修建了过河城桥北水关及北水关敌楼,城台高垒,夹击防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北翼防线中的坚固堡垒。

北水关是北翼长城中的一座险塞。它始建于明初,是架设在水墨河上的单孔城桥。水墨河由东向西而过,与长城正交,城下拱券门洞之中,河水通过,城上设关。据《山海关志势(清康熙八年)记载:“北水关,城北二里,关设一门,河自东人。明嘉靖甲子岁(1564年)添设闸板一扇,制度与南水关同。”所添设的铁叶闸板,每扇板高4米、宽4.7米,旁边立有大木柱。为防木柱水蚀,木柱外还包有铁皮,柱上有护朽石,下有出水石。城上设置悬楼,一者用以遮风避雨,二者设置了滚水辘轳,以便开启。平时无事则启门高悬于城半空中,战事紧张时则放下辘轳,将门扇插至水底。一般冬季关闭,夏秋雨水来临时启门通水。为加强北水关防守,在城上附近还建筑了北水关敌楼,其结构为二层砖木瓦顶建筑。敌楼与水关、翼城遥相呼应,形成了坚固的防线。

北翼防线上城台林立。凡直线地段均匀分布,平均台距140米;凡折弯处分布密集,平均台距仅有60余米。也有内外两城台相对设置的。城台规模不等,最大者长25米、宽22.5米、高8米。最小者长7.7米,宽6.7米、高8米。一般多长11~12米。宽6~8米、高6~8米。

在北翼防线上还建有一座城堡,即北翼城,又名北新城。城南、北两垣与长城主线相接,交界处外侧建有城台,以助守城。北翼城的建造年代、规模,建制、功能与南翼城相仿,城中设有左翼协领署。北翼城外临近城脚3~5米处,开有护城壕。壕沟深3~6米,上宽5~7米,下宽2~3米。沟外以土为堰,防止敌方接近城墙。

山地长城:角山至九门口段长城

角山长城是指从旱门10号敌台到角山关段的城墙,全长1587米。其中从南向北折东设置和附建着旱门关、45号墙台、角山实心敌台、角山东11号敌台、46号墙台、角山月城、47号墙台和角山关。

角山长城是以老龙头为起点的明万里长城攀登的第一座山峰,因此,角山又有“万里长城第一山”之称。角山长城自旱门10号台起沿着巍峨的山势,险峻的地貌起伏盘旋,全长4公里多,呈“厂”字形。敌楼、城台串联。堞垛呈阶梯状布置,长城威严的气势与雄伟的山峦浑然一体,表现出独特的英姿。这段长城修建中突出表现了“战略防御”思想。可以说,它的每个组成部分都十分重视“防御”功能的发挥。角山长城很多地段借用悬崖峭壁,随坡就势砌筑,墙的体量虽然不大,高度也不超过6米,但因以崖为墙,墙崖又常常合为一体,自然地形成了“深沟高垒”的局势。这种陡峭、险峻的墙体。难于攀登,不易攻破。建造时既省工又省料,可谓一举数得。在大平顶以东,沿山脊修建的城墙更为典型。这段长城低矮之处只有1米高,墙面宽度也不过3~4米,更有高0.6~1米,厚0.4米的“小长城”。有的地段仅以一顺一丁砌筑了外墙壁,而墙身及内壁均以山代之。有的地段干脆无墙,完全是借山崖陡壁为墙。大平顶东段就有7处长达240米的地段是以山为墙的。长城沿山脊走向,还巧妙地利用山崖落差、石崖断壁,断断续续地垒石为墙。它外临深谷,依自然山势为险,使大自然与人工建筑合为一体。这种因山就势,因势利导而形成险塞的手法表现出我国古代劳动者的聪明智慧。

角山长城建造结构也不一致,在大平顶下最南端480米地段的城墙是砖石混合结构,即以条石为基,上垒青砖,墙身以块石砌筑。山脚附近有小部地段则以素土夹碎石夯筑。随着山势的升高,长城墙体中夹石成份渐多,沙土渐少,至角山敌台以上,基本上都是以碎石填心,白灰浆灌缝的墙体。城墙外壁、顶面及城台部分仍大量用砖。至角山敌台北86米地段则开始采用毛石垒砌内墙壁,由此转弯向北折去后,内外墙壁均以块石砌垒,墙体完全为石结构。这段长城虽以碎石填心,砌筑却十分坚固。有的地段仍用大量的砖铺筑城面,且海墁砖达到四层,封顶极严。大平顶以南的长城随山而起,呈陡立状,垛墙、宇墙虽为执行勤务而设,亦随山势而呈阶梯状伫立,连绵不断,远远望去,成为“绝”险。其墙顶面坡度也很大,一般都在30°以上,有的地段达45°以上。在宽度仅有2~3米的墙面上又因不同功能划分为两部分,内壁宇墙下部是一条梯道,为兵士上下行走所用。梯道窄而陡,每步台阶高度均在40厘米以上,有50厘米一步的,也有60厘米一步的。其中第189级和190级台阶竟高达80厘米,一般人登城至此,很难一步迈上去,只有“爬”长城了。陡立的台阶增加了角山长城的险峻形势,也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游人到此,多被这巧夺天工的建筑所激励,在发出“长城伟大,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感叹之后,不由得产生一种奋发向上,定要攀登顶峰的精神。城西外侧垛墙之下为坡道,滚坡之间有小平台连结。小平台又称箭台,为防御战所用{滚坡为滚送器械之用。梯道与坡道连为一体,形成特殊结构的墙面。在全长不过165米的区段之内,就设置了199步台阶梯蹬,其间还串联了四道滚坡。各坡长度不尽相同,皆以方砖饰面。在梯道的内侧则是设置的一道道障墙。障墙高约1米左右,厚0.4米,实际就是掩体。墙后面设置一小平台,为士兵停留而用,即使是敌人攻上墙面,守城兵士仍可以各自为战,以障墙步步为营,进行顽强的抵抗。又因守兵处于居高临下的优势,进攻者则很难躲避杀伤而攻上敌楼。这种障墙的设置不仅有军事防御作用,而且也包含着艺术美,远远望去,如巨龙身上的鳞片。在其上还留有明代守战的炮位遗迹。炮台上有块石、白灰垒砌的台体,上置火炮,由垛口伸出墙外。旁边有兵士守卫。炮台与垛墙炮眼、射孔、掩体墙配置得十分合理。据《临榆县志》卷十五记述:“每座敌台有石炮三百位,火药五百斤。”炮台在其指挥敌台所辖的地域内均匀分布,一般间距10米左右,与遗存实况相吻合。

在大平顶以东的长城横开列障,其墙体沿山脊盘旋,其结构全

部为石体。有用块石砌垒的,有以条石为基的,有全部是毛石砌体的,有的地段则是千砌片石,极少地方用砖。但凡敌台、城台之处仍为砖石结构,上边的垛墙、墙面、射眼、铺房都是砖结构。

这段长城多是在海拔300米以上的峰峦上,远离平川,交通不便,修建的艰巨性可想而知。正因如此,在建筑过程中,施工者特别注意巧用地形、借助天工、节省人力和工料,以山代墙。

旱门10号敌台至角山东11号敌台的长城

从旱门10号台向北21米、海拔123.5米处为旱门关。再向北168米、海拔177米处为45号外内型墙台。外台东凸7米、面阔12米、高9.5米。台面较城墙顶面高出1.6米,中间由砖砌台阶相连。内台西凸5.2米。面阔7米、高5米。台面与城墙顶面齐平相通。台北侧设四级砖砌台阶上下。原外墙台保存比较完整,台顶面海墁砖尚基本齐全,垛墙有部分残缺。台上铺房则已无存,只留墙基和柱础石。内墙台已残破。1986年山海关区人民政府修复了外内墙台。1997年照原样复原了外墙台铺房,为小式硬山黑活瓦顶,面阔三间6.2米,通进深4.07米,高4.14米,前廊深1.05米。再向上登高折西88米、海拔243.37米处为角山实心敌台。向北134.5米为角山东11号敌台,海拔257.11米。

从旱门10号敌台到角山东11号敌台,城墙共长411.5米,位差141.61米,是山海关山地长城的起始地段,也是防御功能需要强化的险要地段,不仅关、台、楼、房密布,而且城墙本身构筑精良,其它防御设施齐备,形成了一道坚强的防卫线。

首先,城墙的高、宽还分别在8~10米和4~7米之间,下部依然条石垒砌,墙心变成碎石夹土,墙顶海墁有的地方多达4层,墙身全部白灰浆灌缝,虽经数百年仍牢不可破,为山海关长城保存最完好的地段之一。

再者,全部垛墙下部都有箭台或石砌炮台设置。炮台即块石、白灰垒砌的台体,上置小型竹节炮,由垛口伸出墙外。而南段从10号台到去实心台的折角处,城墙坡度夹角在30°~60°之间。内侧宇墙下大部是砖砌磴道,在不过200米的区段内,就设置了217级台磴,磴高一般都在30厘米以上,有的地方也高达80厘米;外侧垛口墙下为坡道,其中南段每隔四个垛口设一座炮台,战时弓弩手和炮手相互配合,形成严密的火力网。在坡道和磴道之间还修建有四道南北向长1.5~2米、高1.5米左右、宽0.4米的掩墙。在掩墙后和宇墙间,删去几步台阶,形成2~4平方米的平台空间。此处十分向阳,进出方便,为士兵歇息和临时存放物品、器械的地方。北段的垛墙呈锯齿状,自下而上成50°~60°角倾斜,墙下设11个箭台,错落有致,与西侧起伏跌宕的台磴和宇墙,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极富魅力并具有实战价值。

角山东11号敌台至角山关的长城

从角山东11号敌台向北登崖,在437米、海拔357米处为46号墙台。台东凸4米、面阔6米、现高5.5米,为毛石砌筑,已残破,上有铺房遗址。墙西有内墙台和马道残址。

城墙由46号墙台向北继续攀高,在62米处以120°夹角折向西北,夹角内原建有角山月城,现仅存遗址。

再向北412米、海拔430米处为47号墙台。台东凸4米、面阔7.5米、现高6.7米,亦为毛石砌筑,已残破,上有铺房遗址。

再向北城墙登上大平顶南麓,在一陡崖脚下海拔510米处,折向东北,再向下到大平顶和骆峰顶之间山桠中海拔444.4米的角山关,这段城墙长326.5米。

从角山东11号敌台到角山关,城墙总长1175.5米。除南段有部分土筑砖包墙体,并于1990年对墙内侧作过补修外,其余全为就地取材的毛石砌筑,墙身及墙顶上的外垛墙内宇墙早已坍毁,一般仅存1~3米,至今尚未修复。但从残墙断面可明显看出,在明初原墙体外侧或内侧有后期贴筑增厚的部分。

巍峨的长城之上耸立着许多敌楼、城台,它们规格不同,风貌各异,但却都有严密的结构,坚固的防御设施。它们步步为营,形成了敌矢不能及,敌骑不敢近的防御网络。

角山实心敌台

始建于明初,保存基本完好,台体坚固如初,仅台上部分垛墙和铺房顶部残破。敌台建在陡立的崖壁之上,台基线与崖下城面高差达16.73米。台顶面和底面均为长方形,顶面长8.5米、宽7.85米,底面长9.1米、宽8.45米,台高9米。台下部为条石垒砌,因岩面起伏不平,故条石层数不一,找平为度,最少10层,最多达25层。中上部台心为碎石夹土夯筑,四外城砖包砌。台顶四周围以宽0.57米、高1.81米的垛墙,墙上所置瞭望孔较一般大数倍,孔上有柿蒂纹砖饰,很精美。台整体为实心四棱柱状,高踞崖巅,巍峨挺拔。台上西北隅有铺房一座,其西、北二墙和垛墙在同一立面上,分别厚1.61米、1.3米,东、南二墙同厚0.55米。铺房南北长4.75米、东西宽4.64米、高4.75米,为硬山黑活瓦顶小式砖木结构。铺房无窗,东面开正门,西面设石制门框后门,门下设有带两个凹槽的挑檐石一块,用以挂附绳梯与城墙顶面相通。铺房顶面西北两缘建有垛口墙。台东面垛墙居中偏北开有0.6米宽的墙口,口下两侧设两根带雕饰的悬挑石,用以吊挂绳梯,供人上下。

角山实心敌台,1986年山海关区人民政府照原样修复,又为方便登临,分别在东西两面增设了上下铁爬梯。在实心敌台下,东来的长城直抵崖脚,然后以高约18米,近90°的崖壁为墙,在崖顶再建“小长城”与台体相连,其即所谓的“山险墙”。

旱门10号台

旱门10号台,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因地处山脚,台基地势较低,本不易防守,它却巧用台外沟壑,砌石高垒,以台体形式出现,向外凸起,为旱门关的一个哨台,给人以“严阵以待”之感。旱门10号台面阔20米、高9米,台东面墙向外凸出16.5米,呈阶梯状。第一阶台面宽11.2米,凹进8.5米后为宽9.6米的第二阶,城台面积326平方米。这是一座二层结构的空心敌台建筑,一层楼高4米,内有砖砌两个拱券室,每室长7.9。米、宽2.1米,各室间有拱墙相隔,有砖砌拱门连通,室内有一上楼通道,为五步条石台阶。楼四面设置箭窗9个,每窗宽0.6米、高1.2米,窗台高0.7米。设门一个。楼体外墙壁厚达1.65米,全部使用400×195×100毫米的条砖垒砌。二层之上建有楼橹(现已坍塌),还留有0.4×0.4×0.2米的方形础石。楼橹四周设置垛墙、射眼、出口嘴等设施。城台南侧开有一下城的券洞,有砖砌梯道可直通墙外战墙之内。台下的战墙

长20米,呈横折型,与战台合成一个小小的台前防御工事。这是为紧迫之时近体防御战所用。城台内侧有一长12米的坡状马道与城内相通,为专门运送武器、给养和士兵登城所用。旱门10号台结构完备,是角山长城中占有突出战略地位的一座敌台。

旱门关

始建于明初,清初砌塞。其建筑分为城台,城楼两部分。城台东西向,面阔10米、宽9米、高8.74米。中间为砖拱券门洞,三柱三袱。洞高5米、宽3.1米、深10.8米。原东口设木制铁皮大门两扇。台上城楼为二层歇山黑活瓦顶箭楼,体量不大,早毁。旱门关外原有呈半月形的石砌战墙卫护,现仅存遗址。

1986年山海关区人民政府修复旱门关,清除了洞内堵塞的砖石,修补了城台两侧到券洞间的坍塌部分,补齐了垛墙和宇墙,重铺了海墁砖,并在修复后的关门内外上部增添了两块石匾,镌刻“旱门关”三个字。箭楼未予重建。

角山东11号敌台

明隆庆四年(1570年),军门谭纶、行参将管英主建,为二层九联骑墙空心敌台。典型的戚继光敌台建置。敌台通高12.4米,下部为四层条石,中上部均为城砖砌筑。台东凸墙外6米,西凸墙内1.5米。其中上部7.15米为楼体部分,而楼体一层地面较南面城墙顶面低0.75米,较北面城墙顶面低3米。

一层楼高3.95米,平面呈平行四边形,东、西墙同长10.25米,南,北墙同长10.73米,四面墙同厚1.4米。西墙居中置一门,两侧置券窗各一,门外有六步石制台阶,供人上下。东墙置券窗三,北墙外凸部分置券窗、券门各一。南墙外凸部分置券窗二。楼内有东西向并排砖拱券室三间,长7.84米、高3.41米,宽由南向北依次为1.85米、1.9米和1.81米。两道拱脚墙同厚1.5米,墙上分别设有券洞三个,高1.95米、宽0.97米,和三室共成“九联”。地面为方砖铺墁,在南、北墙脚和东墙脚,现有9个柱础石遗存,楼内4个阴角由下到上,还有柱身窟洞可见,推断九联券洞敌台的前身为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砖木结构空心敌台。

北券室靠西顶部有1.5×1米的入孔,以绳梯通楼的二层。二层平面亦呈平行四边形,为一层带收分的向上延伸,四周围以垛墙。东西墙长10.07米,南北墙长10.1米,墙高1.81米、宽0.57米。入孔上、台北侧建铺房一座,为硬山黑活瓦顶小式砖木结构。坐东朝西,面阔1.93米、进深3.3米、高3.2米,西墙居中置一门。二层地面以方砖铺墁,与北面城墙顶面高差0.95米。在北垛墙西端开墙口设五级台阶通墙顶。再向北14.8米,城墙内侧设十二级石磴台阶,可供上下。与此相对应,南面城墙与敌台南墙相接处,于城墙内侧设十一级石磴台阶,供人上下。

敌台外侧原建半包围状的战墙一道,南、北两端与城墙相接。墙总长42.5米、高2.5米、厚0.55米。城砖砌筑,上带射眼,孔径大小不一,皆为圆形,上、中、下三行呈梅花状布置,现仅存基址和少许残墙。

角山东11号敌台修复前,台体基本完好,一层箭窗砖砌体有部分残损,北券室上部入孔残破,地面墁砖基本全无。二层垛墙已无,海墁方砖无。铺房已无,仅存四角础石和墙基。

1987年山海关区人民政府对其进行修复,但铺房未按原样复原,暂以券洞替代。

角山月城

始建于明初,是一座设置在长城内侧的小围域。它北距大平顶510米,正当角山中部,为不规则的四边形。其东、北两垣即长城主线,夹角120°,分别长42米、30.5米;西、南两垣为内墙,分别长30.3米、35.4米,宽3.3米、2.5米,占地面积约为1250平方米。城中原建有前后两座面阔五间的硬山黑活瓦顶库房。月城主要是角山长城防线存放粮草、武器、弹药的地方,并为大平顶以东防线后勤供应的基地。城南墙置一门,外有山道通山下,道路以块石、片石铺面,十分方便。月城早已荡然无存,现只能依稀看到部分墙基和碎砖、残瓦。

角山美

始建于明初,据明嘉靖十四年《山海关志》载:“角山关,城北十二里角山之巅,长城补截山谷,迂回其上,联设墩台三座,以便瞭望。以上设守关官一员,以指挥或千户充之,事统领于守备”。又载:“官军四十四员名,军器六十四件”。可见明代此关还属要隘,清初则予砌塞。现仅存城台遗址和西、东两侧残墙。城台向北内凸3米,面阔7.5米、台残高4米。台下有城砖、筒板瓦和脊兽件残件遗存,可断台上原建有箭楼。1986年在清理遗址中还发现数十块大面带有阳文的“中”字砖,系明早期遗物,但尚未找到关门洞遗址,待以后进一步发掘。

烽火台

在关城东、长城外,由远及近散设烽火台10座,皆为明隆庆四年(1570年)总兵戚继光所建。现保存较完整或虽残破但仍可见的有边墙子烽火台,欢喜岭烽火台。二里甸子东、西烽火台,刘道庄烽火台5座,其余已荡然无存。

九门口长城坐落在河北省山海关区与辽宁省绥中县接界之处,末端又置河北抚宁与绥中交界处。全长近7公里,主要脉络呈南北走向。长城自尖山山脉海拔378米的峰巅急转向北,山势逐渐升高,长城也随之起伏盘旋。这里长城蜿蜒,敌楼林立,与峰峦相映,大有“山舞银蛇”的气势。

九门口长城主要包括五道楼、枣山区段和九门口三部分。

五道楼

五道楼是指尖山以北560米地段内的长城所串联的5座敌楼。是历史上延续下来的称号。这5座敌楼此起彼伏,好象五线谱上的音符,有着独特的韵律。五道楼多建于明隆庆年间,是明代中叶的重点防御地段之一。

尖山19号敌台,始建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由军门王一鹗、行参将谷成功主建。敌台为正四棱台状,台基平面每边长10米,台高9米,砖石砌台体。

台上建有敌楼。为三室,高3米,每室规格为7×1.5米。敌楼墙体厚达1.5米。开有石制楼门一座,箭窗9个,完全是空心敌楼模式。楼上建有雉堞、铺房等。敌台之上还保存有明代石制旗杆座一尊,其规格为0.6×0.5×0.32米,长方体的中部有一插杆圆孔。

松山东20号敌台,始建于明隆庆三年(1569年)。台面呈长方形,长11米、宽10米、台面高9米,规模较尖山19号台大,是五道楼中建立较早的一座。空心敌楼建制,敌楼内高2米,有3个拱券式室,每室长7.4米、宽2.1米。敌楼墙厚达1.8米,是五道楼中最墩实的楼壁。楼壁上开设砖拱券门一座,箭窗14个。楼上平台四周垛墙、射眼等设施齐全,现存垛口17个,射眼18个,垛墙之上有拔檐装饰。该台为尖山区域重点防御工事,台体规模在五道楼中居第二位。

松山21号敌台,距松山东

20号敌台170米、松山西22号敌台187米处。该台建于隆庆五年(1571年),由军门刘应节、行参将管英主建。台体高8米、边长6.5米,为正四棱台状,砖石结构,砖石砌体各占一半。台上建空心敌楼一座,高3.3米,内有2座拱券室。设石门一座,箭窗9个。楼体下部是13层条石砌筑的台体,石砌体高4米,条石大者长度超过2米。楼檐饰有菱角牙子。有梯道通向台顶,其它设施结构同前台。这是五道楼中规模最小的一座。

松山西22号敌台,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由军门谭纶、行参将管英主建。台体规模在五道楼中居首位。台面呈长方形,长12米、宽11.5米、台高8.5米。砖石砌垒,砖砌台体占86%。空心,楼内有拱券室三间,因年久失修,楼体已塌圮,现仅保存有四层条石砌筑的台体,楼南坍塌严重,北侧留有高1.2米、厚0.4米的垛墙残体以及部分垛口、射眼及拔檐等。台上其它设施已无迹可寻。

横岭23号敌台,始建于隆庆三年(1569年),由谭纶、莫如德主建。台基平面近似正方形,即为11×10.5米,台高7米。台体为砖砌体,台基下仅有一层条石,高仅0.4米,其余全部砖包,内以块石填充。敌楼中空,高2.5米,设有3个拱券室,西面开设石门一个,箭窗6个。楼台之上有垛墙、射眼等设施。该台距松山西22号敌台100米,形成联防。两台之间有弓状战墙防卫,战墙高2米、厚1.5米、长194米。台体西北与山崖相接,此段以山为墙的石崖长为15米。5座敌楼以长城串联,楼间的城墙全是毛石砌体,规模不一。高2~7米、宽1.5~4.2米。一般内墙又较外壁为低,高差1.5~2米。但墙顶平整,略有坡度,以泄雨水。墙壁虽为毛石砌筑,但壁表光滑平整,有收分。墙顶之上的堞垛、宇墙也是石制。墙体中部以块石夹碎石填充,以少量灰土灌缝。城墙顶面海墁以石铺砌,只有敌台之处可见城砖铺砌。在尖山西北有98米地段无墙,而是借山为墙,以山为险。横岭22号台以西亦是如此,然后接炮台山城墙。

枣山区段

这段长城由炮台山起经枣山至塔山,全长近6公里,以山为墙部分占一半多。其中海拔903米的塔山南北两侧以山为墙,借山为险的地段长达2.8公里。这种山墙多是沿山梁起伏,利用陡崖的落差、山涧的峭壁巧妙结合而形成险塞。真可谓鬼斧神工,自然天成。在山墙之间的人造石墙随机而入,越发显得粗放。墙两壁以毛石、片石砌垒,中间堆石为墙。有的地段则全是干砌片石,表面并不十分平整。这段长城中的墙体平均高3.7米,外墙壁最高处不过4.6米,内外壁高差1~1.5米。墙基平均厚3.6米,顶面最宽处4米。墙顶之上有垛口、宇墙、出水石嘴等设施。这些设施有砖砌的,也有石筑的,墙顶面也有以二至三层砖铺面的地段,但很少。该段长城主要是以山为险,敌台建置甚少。据实地踏勘,仅在炮台山发现一座敌台。它建在497米高的山巅之上,与五道楼相距680米。敌台规模不大,台基长10米、宽6.5米,下有七层条石砌垒,内以碎石填心。上部台楼均已损坏,其详细情况已无迹可考。在枣山东还建有烽堠一座,距城墙300米左右。台体保存完好,台高8米、东西长10米、宽6.9米。台下以九层条石砌筑,石体部分高近3米,条石以上为青砖包砌,内以碎石填充。枣山段长城是自然天堑的集中区段。过河城桥,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长城险隘。九门口的构成主要有长城、城桥、一片石、围城、九门敌台等。

城桥是九门口的主体工程,它是建筑在九江河上,横跨江面的过河城桥。桥两端落在岸上,与岸上建的小围城相连。小围城呈长方形状,东西长16米、宽12.2米。围城的东墙与城桥连结,并为桥墩边台。台上建有亭楼,台内有拱券状通道连通台顶。现在还可见到楼墙基础及楼上覆瓦等遗存。围城的其它三面开有拱券炮洞7个。城墙下以五层条石砌垒,石体部分高1.7米。券洞高1.9米、宽1.17米、深3.5米。外侧以射孔形式出现,射孔宽0.22米、高0.29米,孔窗全部为花岗石砌筑。围城上部是城砖砌体,城上有垛墙、宇墙、海墁砖面。围城内中空,内天井近似正方形,两临边分别为7米、6.9米,可容十众人守战活动。整个围城结构独特,功能明确,两个围城相辅相成。在平面布局上又完全凸出城桥之外,既是城桥的桥头堡,又是九江河的封锁口。

城桥始建年代尚须进一步考证。据碑文记载,其中一次修复工程在明天启六年(1612年),距今已有360多年,始修时间应早于这个年代。

城桥河心之上建有8座桥墩,桥为九孔,每孔宽5.8米。桥墩下是以块石、白灰、木桩构筑的基础。基础桩分布密集,每桩长2.7米,桩间夹石。桩顶距河床地表0.5米,夯筑块石,白灰质地密实、坚硬,连结牢固。整个基础深达3米有余。基础之上的桥墩砖石砌筑,平面略呈梭形,墩长23.1米、宽6.46米、高8.57米。桥墩分水尖呈60°夹角,墩体下半部以十一层条石砌筑,石墩高4.26米。石上砌有高4.5米的砖墩,中间则是块石,卵石,灰土填充。过水券洞宽5.74米,条石铺面,以铁铆相嵌接。每个铸铁铆重达5公斤左右,桥孔券上为砖结构,五柱五袱,券厚1.5米。洞内有门轴石,轴石长0.8米、宽0.4米,为安装水门而建。门的型制及结构已无迹可考。

猜你喜欢
城墙长城
“海上长城”丰盈关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守护长城
我爱多姿多彩的长城
女真人修筑的城墙
残破的城墙
在城墙上画画
650岁的南京城墙申遗进行中
Smart City:On Urban Operational Collab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