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玲
一、引言
2008年1-12月,广东出口总额为4111.16亿美元,其中对中国香港出口1341.34亿美元,占当期出口总额的32.63%,对美国出口774.59亿美元,占当期出口总额的18.84%,对欧盟出口647.6亿美元,占当期出口总额的15.75%,对日本出口193.29亿美元,占当期出口总额的4.71%。很显然,中国香港地区仍是广东外贸出口的最大贸易伙伴,美国和欧盟分别为广东出口的第二和第三大贸易伙伴,广东与三大贸易伙伴的出口贸易额总和占到了当期广东出口贸易总额的67.22%。而根据中国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月~4月广东省出口总额累计同比减少17.8%,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出口总额首次出现大幅度地下滑。究其主要原因,其中之一是因为广东的对外贸易出口一直以来主要集中在我国香港、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受欧美地区因2008年末爆发的金融危机引起的经济需求锐减所累,导致广东对外出口额大幅减少。如此集中的出口市场结构导致广东出口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遭受的重创,促使我们必须重新认真分析广东出口贸易外部区域结构问题,以引起有关各方的重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二、广东出口贸易外部市场结构分析
(一)洲际结构分析
从横向比较来看,在广东出口贸易中,亚洲占据着主导地位,其次为北美洲和欧洲。2008年广东对亚洲的出口贸易额占广东对外出口贸易总额的53.34%,对北美洲和欧洲的出口贸易额占广东出口外贸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0.18%和18.59%。与这三个洲的出口贸易额合计占广东出口贸易总额的92.12%。可以说,广东出口贸易的洲际集中度极高,出口贸易的外部区域结构极不平衡。
从纵向比较来看,在绝对额方面,广东与各洲的出口贸易额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对亚洲的出口贸易额由2002年的655.78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2193.08亿美元,对其他洲的出口贸易额也呈大幅度上升趋势。从各洲占广东出口外贸额的相对比重上看,对亚洲出口贸易额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其下降幅度非常小,仅从2002年的55.07%下降到2008年的53.34%。对北美洲的出口贸易额比重由2002年的26.04%下降到2008年的20.18%。而对欧洲出口贸易额的比重则有所上升,由2002年的14.61%上升到2008年的18.59%。非洲和拉丁美洲所占比重也有所上升,分别由2(D2年的0.99%和1.9%上升到2008年的2.57%和3.88%,但2008年全国对外出口贸易额中非洲和拉丁美洲所占的比重分别为3.56%和5.01%。可见,广东省对外出口额中对非洲和拉丁美洲所占的比重仍远低于全国水平。
(二)国别(地区)结构分析
广东对外出口贸易增长主要依赖于传统的贸易伙伴国(地区)市场,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美国和欧盟,对这三个市场的依赖程度一直很高。
1第一大出口贸易伙伴——中国香港
(1)广东对香港的出口贸易额。香港一直是广东最主要的出口市场,从2002年到2008年,广东对香港的出口额不仅逐年大幅度增加,而且在历年的广东对外出口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都较高。其中,广东对香港出口的贸易额从2002年的423.79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1341.34亿美元,均占到了广东历年出口总额的35%左右。但值得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香港本地的加工制造业继续大量转移到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香港与广东形成了所谓的“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香港成为中国内地,主要是以广东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华南地区的工业支援中心,而广东珠江三角洲则成为香港庞大的生产基地,因此,在广东对香港的出口额中,有较大比重是采取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其中2008年,这一比重更是高达79.3%。
(2)广东对香港的出口商品结构。广东对香港的出口前五位的商品类目分别是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光学医疗等仪器;杂项制品;贱金属其制品。由此可见,广东对香港的出口主要以机电产品和纺织制品为主。2008年广东对香港出口的机电产品贸易额占出口总额的66.42%,纺织制品出口贸易额占出口总额的7.59%。但目前广东对香港出口的机电产品多以中、低端为主,高新技术产品仅占不到30%的出口比重,贸易方式以外资企业开展的加工贸易为主,2008年对香港机电产品加工贸易出口额比重占到对港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86.9%。从出口增幅来看,2008年较2007年广东对香港出口增长较快的商品是光学医疗等仪器(HS90),增幅为14.3%。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广东佛山与潮州地区对香港的主要出口商品陶瓷产品(HS69),2008年对香港的出口额仅为1.28亿美元,较2007年的出口额2.07亿美元有较大的回落,其降幅高达38.16%。
2第二大出口贸易伙伴——美国
(1)广东对美国的出。贸易额。美国一直是广东的第二大出口贸易伙伴国,尽管广东对美国的出口贸易额持续增长,但在中美贸易摩擦及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下,其占广东出口总额的比重自2002年起持续下降。2002年对美国出口贸易额为296.69亿美元,占广东出口总额的24.91%,2004年对美国出口贸易额为459亿美元,占广东出口总额的23.84%,而到2008年,尽管这一出口贸易额增长到774.59亿美元,但其占广东出口总额的比重下降为18.84%。与对香港出口的贸易方式相似,2008年广东对美国出口的商品中,采用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贸易额占出口贸易总额的75.4%。
(2)广东对美国的出口商品结构。目前,广东对美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具有如下三个特点:第一,广东对美国出口商品中,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杂项制品;鞋帽伞等、羽毛品、人造花、人发品:贱金属及其制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2008年,广东对美国出口的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产品占对美出口总额的47.7%,杂项制品出口额占对美出口总额的18.3%。广东对美国出口的机电产品多以中、低端为主,贸易方式以外资企业开展的加工贸易为主,2008年对美国机电产品加工贸易出口额比重占到对美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87.9%。第二,从出口产品的增(减)幅来看,2008年,广东对美国出口增长较快的是玩具、游戏或者运动用品及其零附件(HS95),增幅为15.75%。而广东对美国出口的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第11类)同比则有大幅回落,降幅达到21.3%。第三,广东
对美国出口的部分主要商品缺乏竞争力,优势不明显。2008年,在广东对美国出口的10大类商品中,游艺场所、桌上或室内游戏用品(HS9504),其他玩具、娱乐用模型、各种智力玩具(HS9503),衣箱、手提包及类似容器(HS4202),橡、塑、皮革或再生革外底,皮革鞋面的鞋靴(HS6403)等产品占据美国1/4至1/3以上的市场,所占比重远远高于其他国家或地区同类出口产品,而这些产品中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比重占到各类产品的70%-96%,且自有品牌非常少,技术含量较低,因此缺乏竞争力。
3第三大出口贸易伙伴一欧盟
(1)广东对欧盟的出口贸易额。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自2001年起,欧盟成为广东第三大出口贸易市场,对欧盟的出口总额持不断上升的趋势。2002年,广东对欧盟十五个主要成员国奥地利、德国、荷兰、比利时、希腊、葡萄牙、丹麦、爱尔兰、西班牙、芬兰、意大利、瑞典、法国、卢森堡、英国的出口总额为155.33亿美元,到2008年,这一出口总额增长到572.7亿美元,增幅为268.7%,逐年增长幅度均保持在45%左右,且均保持在广东出口总额的14%左右。德、荷、英、法、意是广东在欧盟的主要出口贸易伙伴国,2008年广东与上述5国的出口贸易额总和占广东对欧盟十五国出口贸易总额的77.76%。
(2)广东对欧盟的出口商品结构。广东对欧盟的出口商品中,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杂项制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贱金属及其制品;塑料及其制品、橡胶及其制品。2008年,广东对欧盟德、荷、英、法、意五国出口的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产品占对上述五国出口总额的51.5%,杂项制品出口额占对上述五国出口总额的14.02%。目前广东对欧盟出口的机电产品多以中、低端为主,贸易方式以外资企业开展的加工贸易为主,2008年对欧盟德、荷、英、法、意五国出口的机电产品加工贸易额比重占到对上述五国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78.8%。从出口产品的增幅来看,2008年,广东对欧盟出口增长较快的是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第11类),其中,对德、荷、英、法、意五国出口同比增幅为94.38%,增幅居于其次的是玩具、游戏或者运动用品及其零附件(HS95),增幅为39.71%,第三位的是家具、寝具等、灯具、活动房(HS94),增幅为24.91%。
三、优化广东出口贸易市场的对策建议
1保持和提升对传统贸易市场的出口
虽然我国出口贸易总额的70%以上是输往欧美、香港、日本等传统出口贸易市场,但是与这一些市场的进口总额相比,我国在某些市场所占进口比例并不高。例如,美国2008年进口总额约为21001.4亿美元,其中自中国进口的商品总额为3377.9亿美元,约占当期美国进口总额的16.1%,而自欧盟27国、加拿大、墨西哥和日本的进口额分别占美国进口总额的17.5%、16.0%、10.3%和6.6%;2008年英国进口6670.9亿美元,其中自中国进口505.0亿美元,约占当期英国进口总额的7.6%,而自德国、美国、荷兰和法国的进口额分别占其进口总额的12.7%、9.1%、7.1%和6.7%。由此可见,作为中国主要出口省份的广东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即尽管出口市场结构集中,但其出口占这些市场进口比例却并不高。由于这些传统市场与广东有较强的互补性,尽管竞争激烈,仍然有较大发展空间,深层次开拓传统出口市场能够得到较多贸易利益。目前广东对传统市场出口的产品多为低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家具玩具、纺织品及原料、鞋靴伞等轻工产品和皮革制品及箱包等,约占传统市场进口总额的5%-20%,在高技术含量机电产品、化工产品、运输设备、医疗设备等产品的出口上有所不足,仅约占传统市场进口总额的2%以下。因此,广东出口企业应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营销能力,大力发展自有品牌的高附加值传统出口产品,提高利润空间;积极进行研发创新,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化工产品、运输设备、医疗设备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上有所突破,寻求这类产品出口量的扩大;由于巴西、墨西哥、印度、越南等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与我国类似,因此出口商应留意来自新兴国家对传统贸易市场份额的竞争,在质量上多下功夫,避免打价格战,同时要注意防范因新兴国家货币对美元的贬值而引起出口骤减。出口企业应抓住金融危机下的机遇,充分把握各进口国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来促进产品对传统市场的出口,例如可利用美国救援政策显效的利好消息,积极与美国进口商进行沟通洽谈,可利用澳元、韩元对美元汇率的升值扩大对澳大利亚、韩国的出口。
2扩大多边和双边自由贸易市场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各类区域或次区域合作机制的建立已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式、新起点以及与其他国家实现互利共赢的新平台。目前,中国政府已实施内地与香港,澳门的CEPA(《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分别与东盟、巴基斯坦、智利、新西兰、新加坡、秘鲁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与孟加拉、印度、韩国、老挝、斯里兰卡共同签署《亚太贸易协定》。这八个自由贸易协定对双边或多边国家进出口货物的贸易关税作出了较大程度地减让,例如中秘自由贸易区将对各自90%以上的产品分阶段实施零关税,新加坡承诺在2009年1月1日取消全部自中国进口产品关税,智利对从我国进口的5891种产品关税降为零,东盟各国对从中国进口的绝大多数产品分阶段进行关税削减,并将在规定期限关税降为零,涉及到的多为纺织品和服装、鞋帽制品、塑料制品、机电电子产品、车辆及零件、电器设备、化工产品等商品,而这些商品种类约占每年广东出口总额的80%以上。因此,广东出口企业应抓住机遇,及时调整产品出口策略,积极利用自由贸易协定的有利政策开拓上述自由贸易市场,密切关注贸易协定调整的进展,熟悉进口国关税减让清单及其给惠产品的原产地规则,与来自这些市场的客户沟通洽谈时,应利用好自由贸易协定的关税优惠政策,积极主动为其办理各类优惠原产地证明书或优惠证明,以提高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3积极拓展对新兴国家的出口市场
除了继续保持对传统市场的出口,还要积极推进对东盟、中东、南美洲等新兴国家市场以及东欧、拉丁美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地区)市场的出口。虽然近十几年来,中国出口企业已经在开拓拉美市场、非洲市场、东欧市场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由于过度地依赖传统出口市场,导致中国企业对这些新兴市场不够重视,开拓力度明显不足。例如,2008年中国对墨西哥出口货物总额347.5亿美元,较2007年增长16.8%,但只占墨西哥当年进口总额的11.25%,而其自美国的进口额则占49.0%;中国出口至土耳其的出口货物总额占其进口总额的7.8%。俄罗斯自中国进口货物总额占其进口总额的12.36%。同时,目前中国对这些新兴国家出口的商品多集中在机电产品、电器产品、家具玩具制品、塑料橡胶制品、鞋类产品、陶瓷器皿、纺织服装产品、皮革制品及箱包,出口商品结构与这些进口国家国内产品生产结构有较大的相同性,竞争力不强,易引起贸易摩擦,不利于出口企业的持续发展。因此,广东出口企业应认识到这些不足,调整对出口市场结构的认识,积极向新兴市场开展贸易促销活动,主动到新兴市场参展办展,进行商标注册、质量认证;客观分析新兴国家的进口商品结构及其国别地区构成,针对不同商品和不同竞争对手采取不同的市场策略;具体分析新兴国家的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出口具有持续发展潜力的商品,在维持传统主导产品出口的基础上,大力推动适合新兴国家市场需求的运输设备、化工产品、光学仪器、医疗设备、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等产品出口;同时可以利用中国与新兴国家建立的自由贸易区,如中国东盟自贸区、中秘自贸区、中智自贸区等为桥梁,扩大对其周边国家的出口。金融危机下,因新兴国家的经济和货币汇率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影响,出口企业在开拓市场时,要注意预防进口商由于资金紧张或汇率波动带来的商业信用风险,尽量选择即期付款方式或投保出口信用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