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改革

2009-12-04 09:16
南北桥 2009年5期
关键词:应用型教学法教学方法

杨 文

[摘要]针对社会对综合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本文根据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在剖析传统教学观念弊病的基础上,引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提出了软件专业的教学方法改革途径,这些方法以建立新的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全面推进综合素质教育。

[关键词]综合素质;教学方法改革

1引言

在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对各类细分人才尤其是对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面对这种形势,大专科院校既遇到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还要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对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如何培养新世纪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课题,这个新课题对我们的传统教学理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大专科院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应当适应市场经济,相应地教师也应当革新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学理念,采用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路。

本文首先分析传统教学观念的弊端,进而引入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最后以笔者所从事的软件专业推进综合素质教育为例,剖析其教学方法改革措施,希望能够抛砖引玉,达到促进教学方法改革与提高的目的。

2传统教学观念的弊端

受传统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在很多方面传统教育都存在弊端。如教育方式呆板,填鸭式教学注重知识传授,但忽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能力培养;忽视个体差异性,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被动地学习,形成典型的应试教育。

传统的教育观念造成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过分强调教,以教为中心,以教为基础;忽视学,学的主动性丧失了,学生越来越不爱学;在学与学的关系上,过分强调竞争机制,从而造成学生之间的隔阂,影响了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既影响了学习本身,又妨碍了学生的人格发展。因此,传统教育观念下培养的学生在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是不能很好地得到发展。

为了培养新世纪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我们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把教师这一角色放在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大视野中来定位,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成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针对传统教学观念的弊病,我们引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3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是由英国职业教育的宗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就是要从教师教得如何这一角度,转变为学生学得如何的角度上来,树立为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服务意识。

提倡个性充分自由地表现和发展,鼓励学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在学术上标新立异,他们认为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使学生通过思考已有的知识,发展理解力、判断力和独创精神,反对学生把知识看作是无需证明就理所当然地加以接受的教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实质上就是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需求等,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着跟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更强调学生团队活动。合作是最有效的互动方式,学生在认知、情感、个性诸方面将得到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则是一种合作型互动,是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的最有效、最直接的形式。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交往。对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与人的合作,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会理解、学会尊重。

4培养综合素质的软件专业应用型人才

软件技术专业是一个理论性强、且与实际项目密切联系的专业。新技术、新理论的不断出现,给这门学科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对软件专业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时候,主要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思想、强化素质教育、终身教育、个性教育的观念,从“重专业、轻素质”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转变、从单纯传授专业知识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创业的能力转变,增强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努力培养和造就新世纪发展需要的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

软件专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改革传统的灌输式讲授教学方法,辅以多种形式教学方法。以笔者从事的软件专业为试点进行了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大胆尝试,总结如下:

4.1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本专业大力推行且实施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就是由学生或教师选取现实中一个有应用价值的项目,然后组织学生分组参加项目、实施、测试、维护的全过程。最后。学生提交项目并对项目进行答辩。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白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项目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

4.2案例教学法。程序设计类课程比较枯燥、难于理解。老师可以把知识点用案例贯穿起来,给学生讲解,让学生先看到要实现的案例,然后对案例的实现过程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就会感觉到他学习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而不是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3分层次教学法。程序设计类课程比较难于理解,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有快、有慢,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的进度会有所不同。如果对于所有的学生安排同样的任务,完成效果较好的学生会感觉有很多闲暇时间,而完成较慢的学生会感觉吃力跟不上进度,由此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因而,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布置不同的任务,学习进度较快的学生,教师可以多布置一些有难度或者课外的任务,而对于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教师可以循序渐进的布置一些能涵盖知识点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4设置陷阱教学法。教师在教学难点、重点处精心设置“陷阱”,通过讲解和讨论加以解答,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加强了教学过程中启发性、探索性和创造性思维。将学生吸引到问题上来,他们必定会对问题进行主动的分析思考,寻求答案。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有限,尤其是对新知识还是一片空白,此时讲授应采取合适的方式对问题进行剖析展开,在问题展开过程中,不能平铺直叙,要有起伏、有思考、有议论;要使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尽量联系生活和实际进行,让学生的思维紧跟问题的发展去想象,教会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4.5实用教学法。有些课程的性质、内容很枯燥、抽象,老师讲得再好,学生还是没兴趣。针对学生都有学以致用的学习心理,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改变教学策略,不要一上课就直奔主体,而是先介绍所讲内容的实际应用。以突出所学内容的重要性,从而引起学习的兴趣,主动配合老师完成教学内容。如讲授“java程序设计”课程时,首先告诉学生生活中交电话费的系统,就可以用Java来设计开发,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该课程所学的内容实用,即使内容再乏味,也会积极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改革教学方法,并且善于交流和总结,实现了上述教学改革方法的综合运用,实践证明,这些教学改革方法推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将不断改进,争取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应用型教学法教学方法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