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琳
什么是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所谓“有效”,简而言之就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它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者是教学态度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掌握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或掌握到何种程度,最终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如果教师一节课讲下来,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便是无效教学;对同样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有的教师只用了5分钟,有的教师用了10分钟,虽然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但后一种教学也算不上有效,只能算做低效教学.下面结合“光合作用的发现”的教学设计,谈谈如何使有效教学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具体的贯彻落实.
一、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进行最有效的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设计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大致可分为自主建构式、合作互动式、模拟体验式、发现探究式等,是因材而异的,有时需要多种方法的综合.生物科学发现史的学习是以体验科学探究方法和过程为主的学习内容,同时也是新课程理念中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这样的教学内容更适合运用模拟体验式的教学设计.
二、深入的学情分析,为课堂有效教学打好基础
课前要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有什么样的基础.“光合作用发现史”的学习背景是:初中阶段学生对光合作用内容已有初步认识,对光合作用所需原料、条件、光合作用发现史也有所了解,但对于“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了解不多且不成系统.针对这种情况,这节课所涉及的五个经典实验,就没有必要一一详尽讲解,有些实验过程可以简略,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对实验原理及科学家探究实验过程的思维方法进行深入理解,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和认知能力,以及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
三、引入生动的画面,激活思维热情,让导言不仅有效而且高效
课堂要想高效,好的开端非常重要,导课要力争尽快抓住学生的眼球.我以甘肃境内的鸣沙山月牙泉的前后两幅图片作对比,给学生以视觉的震撼,让学生联想到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大意义,从而顺利过渡到对“光合作用发现史”的探究.
四、经典实验巧妙取舍,关注教学效益
教学时教师决不能跟着感觉走,要有时间观念,教学内容要有所侧重,都是重点就没有了重点,满堂灌的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更辛苦,原定的教学目标又完成不了.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讲的内容多少,而是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所取得的学习成果.“光合作用发现史”这节课,我只侧重介绍了其中的几个经典实验,先以简单的普利斯特利实验启发学生思维,再用经典的萨克斯实验来调整思维,接着在巧妙的恩格尔曼实验中完成敏锐思维、逻辑思维,最后通过鲁宾和卡门的实验使学生的应用思维得以发展,思维层次逐步上升,能力充分提高.具体做法是:
1.以多媒体演示法进行教学,向学生真实再现普利斯特利实验过程.光照下,将燃烧的蜡烛置于密闭的玻璃钟罩内,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而把一盆绿色植物与燃烧的蜡烛共同置于密闭的玻璃钟罩内,相同时间后,蜡烛未熄灭.
2.以生物兴趣小组的模拟实验的图片为素材,介绍萨克斯实验过程.这样既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融洽了课堂气氛,又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充分发挥多媒体动画在辅助教学中的优势,变微观为宏观,变抽象为形象,再现恩格尔曼实验全貌,并充分分析该实验的巧妙之处.
4.通过前面已取得的结论,设计一个图片(如下右图)来创设鲁宾、卡门实验的新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有效问题:光合作用释放的O2到底是来自H2O还是CO2?还是两者兼而有之?同时引入同位素标记法,给出实验材料及同位素列表(如下左图).实验材料:绿色植物、水、二氧化碳、玻璃罩和氧气分析仪.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然后与鲁宾、卡门的实验设计进行对比,用科学家们的实验设计及结论来验证他们的实验设想,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五、教学过程中时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讲台不是舞台,教师决不能在台上唱独角戏,“教学”既要有“教”又要有“学”,要时刻关注学生表现.教师要有“对象”意识,时刻观察学生对问题的接受程度,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采用师生互动的讨论、谈话、提出有价值的、导向性明确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维.在本节课的实验探究过程中,师生共同提出了以下问题进行探究:
1.赫尔蒙特实验:柳树的增重是来自土壤吗?水是唯一原料吗?在当时的科技水平下,该实验说明了什么?结论怎样表达更准确?
2.普里斯特利实验:该实验说明了什么?有没有不足?实验设计的妙处何在?小鼠在实验中有什么作用?人们严格按照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设计重复他的实验,有的能成功,有的失败,你认为失败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3.萨克斯实验:为什么进行暗处理?为什么让叶片的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有进行酒精隔水煮沸脱色的必要吗?实验预测结果是什么?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此实验除了能证明产生了淀粉外,还能证明什么?有人说萨克斯的实验是用同一株植物做的,没有对照实验,不具有说服力,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4.恩格尔曼实验:恩格尔曼实验证明了什么?选用水绵作材料有哪些好处?将临时装片放在黑暗和没有空气的环境中,其目的是什么?选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并用好氧菌检测的目的是什么?黑暗和曝光的对比实验进一步说明了什么?
5.鲁宾和卡门实验:从光合作用的原料及产物之间的关系中,你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如何设计对比实验?请对实验结果做出猜想.现象会怎样?结果又会怎样?
6.小结:如何用简单的方法记住光合作用的概念?
六、对教学所要达到的预定目标要明确,并能有效进行检测
教师在备课中对教学目标要尽可能明确与具体,是否达到了目标,可以通过课堂练习来反馈和判断.巩固练习这一环节,要精选有梯度的题目,题型要富于变化,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认识自己思维改变的机会.也可以结合本节课设置一些操作性较强的探究课题,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去解决,鼓励学习小组课余时间合作探究.
七、简明扼要的板书设计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一环
这一节课的板书最好是提纲式,要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帮助学生明确所学的重点内容.
八、进行教学反思,完善教学模式
“光合作用的发现”教学设计需改进的地方有:应在课余时间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时间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应提供更多基本素材,让学生能自由设计实验,效果一定会更好;应在课外探究活动中给予学生更充分的指导,与学生一起体验探究的快乐.
“模拟体验式”只是有效教学方式中的一种,该种方式很适合生物科学史的学习,如“酶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遗传物质的发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等内容的教学.学生在学习中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体会科学家是如何发现问题、如何提出假设,从哪些途径去解决问题,如何进行推理.也使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实践证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
(责任编辑:廖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