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华 王金凤
摘要:面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成为高校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高校学生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辅导员,应积极引导大学生自我调控,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使他们实现自我人格完善,增强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独立能力;心理;大学辅导员;自我人格
一、大学生普遍缺乏独立能力
1.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
对河南省某一大学的统计结果显示,扩招以来学生考试不及格现象越来越严重,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拿不到学位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
很多大一学生由于没有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致使多门功课不及格,一部分学生由此产生了对学习的恐惧心理。对大学生来说,这种恐惧心理极易导致他们形成自暴自弃的心态,进而荒废学业。
还有一些学生由于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致使他们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学和中小学在学习方式、学习目的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小学基本属于“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会全程陪同学生学习,学生的学习目的很明确,因此学生根本不用考虑学什么,也不用考虑如何学;而大学的学习是比较自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的都由学生自己掌握,这就容易使一些学生感到不知所措,学习面临困境。
2.独立人格的社会化进程滞后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生社会化不足。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难以正确认识和估价自己,不能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弄不清自己的社会角色,因而在择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大多以形势政策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等为主要内容,这实际上是停留在初级阶段,缺乏向纵深方向发展的改革创新,与大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不紧密,不能让大学生学以致用。另外,对于三、四年级的大学生来说,虽然他们急需提高自己的社会化能力,但是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制约,很多大学生缺乏独立进行相关社会实践的动力。学校的社会实践内容缺乏实用性和有效性,而大学生又缺乏独立实践能力,这就使得高年级大学生在急需提高社会化能力的过程中严重受挫,形成了大学生行动上无所作为和思想上有所作为的矛盾冲突。
二、大学生独立能力丧失的心理原因分析
大学生普遍处于青年前期,是一个人一生中心理发展变化最活跃的时期,也是一个人心理矛盾和心理压力的多发期,因此其独立人格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自身心智不成熟。
1.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学生长期封闭在校园里,限制了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学生长期与社会隔绝,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和对艰辛生活的体验,一旦走上社会,需要独立处理自己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时,就会力不从心,产生畏难心理。此外,过于优越的生活环境也使大学生缺乏生活磨炼,养成了依赖心理,交往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极差,情感意志非常脆弱。进入大学后,随着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改变,独立面对新的人际关系和压力时,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挫折感,即使是极小的挫折,也会使他们惊恐万状,甚至绝望轻生。
2.中学时期被动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
由于中学时养成的学习依赖心理,当大学生置身大学自由的学习氛围中时,仍不自觉地期待教师的“指挥”,缺乏独立性。另外,当大学生怀着美好的理想步入大学时却发现,大学存在着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呆板,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也会拉关系、走后门等不良现象,他们的心灵就会遭到撞击,动摇、歪曲对大学的认识,进而消极颓废、不求上进。
总之,我国长期的知识教育和被动教育把学生封闭在校园里,限制了他们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使他们产生了各种心理冲突和严重的畏难情绪,对生活、学习失去信心,进而丧失独立完整的人格。
三、引导学生做自我导师,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
1.引导大学生树立自信、独立的人生观
高校要充分调动班主任、辅导员等学生工作者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领路人,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在学生迷茫的时候,学生工作者要加强案例教育和对社会知识的探讨,为学生指点迷津,帮助他们成为自己的人生导师,正确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社会化进程,帮助他们在自己的位置上努力做到最好。学生工作者还要及时为大学生提供有用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独立精神。对学生工作者来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建立自信精神应该是工作的重点,所以学生工作者应该保持心灵的高贵、独立,拥有自信的心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加强个性化心理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大学阶段是个体接受专业教育、为成就未来事业打基础的最佳时期,也是良好个性形成与发展的黄金时期,即人格重建期。人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经历不同,体质、气质、性格和个人爱好等也会有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造就了不同的个性,也使不同的人对事物的理解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有所不同,而个人的独创性正是在这种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基础之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高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大学生团队活动中,利用团队辅导训练的可操作性,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稳定乐观的情绪,提高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学生工作者应采取发展性、预防性和矫正性相结合的教育策略,加强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心理教育,有效利用网络平台,通过一对一交流,结合社会现实,深入了解和掌握每一个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和人格重建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障碍,帮助其尽快解决这些心理问题、克服这些心理障碍,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使他们能有效地应对在校期间乃至以后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实现自我人格的完善。
3.加强责任感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独立能力
一个没有责任感体验的人是不可能形成负责的情感态度和独立的人格的。大学生走上社会后,社会就不会再把他当成一个未成熟青年看待,而是把他作为一个有独立思想和行为的成熟个体看待,要求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学生工作者要明白,过于周全的呵护、包办和替代式的教育模式对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学生工作者必须让大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使他们明白,作为独立的个体,他们一旦作出决定和选择,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就都要负起责任,不能退缩,进而使他们逐步形成自立、自强、自我负责的生活态度,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4.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独立创业精神
学生工作者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教育,提高他们的独立创业能力。科学素养和专业知识是大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载体,也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因此,学生工作者应充分利用高校的专业优势,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专业知识素养。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和实践锻炼形成的,丰富的知识可促进能力的增强,较强的能力又可促进知识的进一步获取。学生工作者应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潜能开发创造自由宽松的氛围,通过社会实践、个体反思和团体沟通,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素质是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而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高的素质可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知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工作者应通过各种不同层次的社会实践和实习,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总之,高校应积极建立学生工作者与大学生在课堂内外的交流平台,让师生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自由、平等地交流,帮助大学生尽快健全人格,明确自己的人生规划,加快自身社会化进程,尽早实现向社会人的转化,增强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责编: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