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奇迹——酥油花

2009-12-04 02:52XUEYU
国学 2009年9期
关键词:塔尔寺酥油佛祖

XUEYU

在青海塔尔寺,有一座酥油花馆,陈列着僧人们巧手创作的多姿多彩的酥油花。它与堆绣、壁画和砖雕一起,被誉为塔尔寺“四绝”。酥油,是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黄白色油脂。酥油花,就是用奶油制作的花。

酥油花最早产生于西藏的苯教。公元641年,唐蕃联姻,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时,将佛祖释迦牟尼的塑像从唐朝的都城带到了西藏小昭寺。当她思念亲人时,就来到佛祖的像前,焚香跪拜,遥寄情思。后来,金城公主进藏后,将佛祖的塑像转移到金碧辉煌的大昭寺供奉。这一年的正月十五,信徒们向佛祖敬献供品时,排来排去,六色供品中独缺鲜花。而青藏高原时值隆冬,委实是无花可采。没有鲜花是万万不能表达全体信徒对佛祖的缅怀和崇敬的,僧人们苦思良策,最后决定,以家家户户都有的酥油为原料,制作与鲜花并无二致的奶油花。

但是,首要的问题来了:手为37℃左右的恒温,用手触摸酥油膏、拿捏酥油膏,这酥油不就溶化了吗?鲜花是彩色的,而酥油呈黄白色,这着色的问题又如何解决呢……

这些问题难不倒智慧的艺僧们。青藏高原拥有圣洁之水,这圣水来自高山之巅的积雪。积雪溶化后,流入附近的湖泊和河流。每年的11月和12月,是高原最冷的月份,僧人从湖泊里挑来冰冷刺骨的雪水,注入一只只木桶。艺僧们则在洗净双手之后,一人捧一只水桶,将两手放入冰水之中。

温热的双手刚一接触零度的寒水,整个人突然间颤抖起来。几乎是同时,热血贲张的血管仿佛被注射了强力冷却剂,冰透肌骨的寒气沿着手指、向人体的纵深推进。寒气所过之处,曾经鼓胀的血管瞬间萎缩了下去。但是,对佛祖虔诚的信念统治着整个庙宇和作坊。艺僧们的头脑更加清醒和冷静——尽快地将手臂、手掌、手指乃至整个体温降下来,再降下来,一直降到与冰水同温——零度!

作坊里,静寂无声。为了避免体温的升高,艺僧之间没有语言的交流,只有墙角无名的虫子在高一声、低一声地吟唱着。他们手捧芬芳的酥油,在静得能听见银针落地的氛围中,以赤诚之心和灵巧的手指与酥油对话。黄白色的酥油被小心翼翼地搓揉、拿捏,其形状象有灵性似的在向花朵、花瓣、花叶、花茎渐渐靠近,靠近,再靠近……

塑造酥油花,需要丰富多彩的颜料。颜料从哪里来呢?

当时,无论是青藏高原,还是沿海内地,还没有一家颜料工厂。即使有,也不合适。他们认为,唾手可得的大众化颜料不能体现僧众们对佛祖的满腔赤诚,而且,靛蓝、墨水之类的颜料质量究竟如何,他们也放心不下。青藏高原的人世世代代与大山为伴,获得神山的护佑,只有从名山大川中获取的颜料,才是上等的供品。

于是,广大的僧众和附近的山民被发动起来。家境殷实的山民拿出多年的积蓄,从商人那里高价买来珍珠、翡翠;家中拮据而身强力壮的人则上山采挖孔雀石;那些以放牧为生的牧民,则赶着自家的牛羊,到内地交换宝石……这些异彩纷呈的宝石经过工匠的千锤百炼,研磨成了丰富多彩、无比精细的颜料。为了保证酥油花永不褪色,艺僧们又将牛羊的肝和胆汁按比例掺入酥油之中,以达到粘合和着色的双重功效。至此,制作酥油花的颜料难题已完全求解开。

创作酥油花的工序是复杂、细致的:首先是确定油塑的题材,塑什么花,必须报请寺主审查通过;其次是揉和酥油,将各种颜料与酥油调和成彩色酥油;接下来是塑造基本模型,并按草图扎制花架,涂塑鲜花的形体,将花朵、花叶、花茎安装到花架上;最后,用金彩粉对整个酥油花进行勾勒和装饰……

酥油花终于宣告塑成。

在审查作品的那一天,寺主缓缓揭开保密的布幔:一朵朵牡丹随风摇曳,一朵朵芍药竞相开放,鲜红的花瓣围绕着黄色的花蕊,连绿色叶片的脉落也条条清晰可辨……酥油天然地具有扑鼻的清香,将它塑成油花之后,究竟是花香,还是酥油本身的香味,竟叫人分不清楚了。

完成了艰难的创造,了却了伟大的心愿,每一个艺僧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瘦削的脸庞洋溢着兴奋和满足。正月十五酥油花出展那一天,与成千上万个信徒一道,拜倒在佛祖的像前,拜倒在自己亲手制作的酥油花前……

公元15世纪初叶,酥油花越过千山万水,从西藏传入塔尔寺。

随着时光的流逝和创作的一次次重复,塔尔寺的艺僧们对题材上仅能仿制鲜花感到单调和乏味。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美丽的食物数不尽,何必放弃对其它题材的探索呢?只要是美好的东西,就可以通过酥油花表现出来,敬献给佛祖!

思想观念的解放,催生了一大批油塑艺术精品的问世,并从此确立了塔尔寺的酥油花在全国寺庙的领先地位。他们先从佛教故事和人物传记入手,迈出了拓宽酥油花题材的第一步:公元7世纪,文成公主进藏完婚;古代尼泊尔一位勤劳善良的母亲,带着四个儿子历经艰辛修建佛塔……这些民间广泛流传的故事都一一搬上了酥油花的创作舞台。紧随其后,飞禽走兽、城池建筑、花卉树木、奇珍异宝等等,也都登上了神圣的艺术殿堂。

题材的丰富和拓展引领着酥油花的塑造技法向更高层次迈进。在这一紧要关口,塔尔寺做出了中国油塑艺术史上最伟大的决定:成立酥油花院,高擎繁荣酥油花创作、振兴酥油花艺术的大旗,培养专业人才,对油塑艺术进行专门的研究,使酥油花艺术世世代代薪火相传。油塑文学编剧、艺术设计和装潢、雕塑工程等专业设置涵盖了酥油花的全部工艺流程。

经过一代代艺僧的艰苦探索和积累,如今,酥油花的塑造技法已发生质的飞跃。他们率先从单支、单花、单人的单塑法发展成为立塑和浮塑、单塑和浮塑、花架和盆塑相结合的形式,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最大的酥油花以350多个人物形象演绎着生动曲折的佛教故事,场面宏大,内涵深厚,30多名艺僧耗时60多天、耗油3600公斤才创作完成。1993年酥油花分别到北京、深圳、河南等地巡回展出,引起轰动。”塔尔寺的酥油花因为花样年年翻新、内容不断变化、艺术越加精深,已公认超越了它的发源地西藏。这是塔尔寺至高无尚的荣耀。

猜你喜欢
塔尔寺酥油佛祖
黑牦牛
老鼠的心
跟踪导练(二)5
踏浪青海湖
塔尔寺之梦
瓜州塔考辨
送酥油
童年的酥油饼
世上根本就没有一蹴而就的事业
孙悟空问佛祖的五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