侴万禧,黄云峰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李晓毅 (沈阳师范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22面体平图的顶点4着色研究
侴万禧,黄云峰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李晓毅 (沈阳师范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阐明了对偶图G(p,q,f)的4着色的基本思路,给出了对偶树的定义,提出了依据对偶图G(p,q,f)的2棵对偶树TA及TB的分解,实现对偶图G(p,q,f)的4着色的方法,最后介绍了22面体平图的顶点4着色的全过程,并分析了对偶树TA、TB的性质。
对偶图;对偶树;4着色;连通分支
定义1[1,2]设任意平图的对偶图为含p个顶,q个边和f个面的平图,记为G(p,q,f),则对偶图G(p,q,f)的p-2个边所导出的2个不含圈的可2着色的连通分支TA和TB称为对偶树。
对偶树TA的(p-3)/2或(p-5)/2个边与G(p,q,f)中f个面相关联,对偶树TB的(p-1)/2或(p+1)/2个边与G(p,q,f)中f个面相关联。
借助对偶图G(p,q,f)的2棵对偶树TA及TB的分解,可以实现对偶图G(p,q,f)的4着色,这是因为对偶树TA的2着色和对偶树TB的2着色等价于对偶图G(p,q,f)的4着色。
命题1[3,4]设平图的对偶图为G(p,q,f),而对偶图G(p,q,f)的对偶图为G′(f,q,p),则对偶图G(p,q,f)的2棵对偶树TA和TB与对偶图为G′(f,q,p)的H路径p是相互依存的(如图1)。
图1 对偶树TA、TB与对偶图G′(f,q,p)的H路径p
由图1可得,基于命题1的对偶树的一个算法:依据H路径求对偶树TA及TB。反之,倘若对偶树TA及TB依据它们自身的性质被确定,则对偶树TA及TB就自然的将G(p,q,f)的f个面分隔出一条通过f个相邻面中心的畅通路——H路径p,H路径p成为对偶树TA及TB正确与否的标志。
设对偶图G(p,q,f)为p=35,q=55,f=22的平图,对偶图G(p,q,f)的对偶图G′(f,q,p)为f=21,q=55,p=35的平图,则对偶图G(p,q,f)的4着色的步骤如下:
1)将含f个顶,q个边和p个面的对偶图G′(f,q,p)分解出1条通过f个面中心的H路径p(如图2)。
图2 对偶图G′(f,q,p)的H路径p的分解
2)让G(p,q,f)中的与H路径未交的p-2=33个边构成2棵对偶树TA及TB,使得TA由(p-5)/2=15或(p-3)/2=16个边构成,而TB由(p-1)/2=17或(p+1)/2=18个边构成(如图3)。
图3 对偶图G(p,q,f)的4着色
3)用y,g为对偶树TA着色,用r,b为对偶树TB着色,使得TA的2着色和TB的2着色等价于G(p,q,f)的4着色,即有:
∂(TA)+∂(TB)=∂(G)
22面体平图G(p,q,f)所分解出的2棵对偶树TA及TB具有下列性质:
1)对偶树TA的(p-3)/2=16或(p-5)/2=15个边与G(p,q,f)的f=22个面相关联,对偶树TB的(p-1)/2=17或(p+1)/2=18个边也与G(p,q,f)的f=21个面相关联。
2)对偶图G(p,q,f)的每个面为对偶树TA及TB的构造贡献出3个边。
3)对偶树TA的边总是试图包围对偶树TB的边,而对偶树TB的边也总是试图包围对偶树TA的边。
4)对偶树TA和对偶树TB将对偶图G(p,q,f)的f-1=21个面分隔成一条畅通道,亦即形成一条通过f-1=21个面中心的H路径p。
5)对偶树TA和对偶树TB是G(p,q,f)中的与H路径p未交的p-2=33个边构成的。
[1]Beineke L W, Wilson R J.Selected Topics in Graph Theory[M]. London: Academic Press,1978.
[2]Bollobas B.Extramal Graph Theory[M]. London:Academic Press,1978.
[3]Douglas B.West Introduction to Graph Theory[M].Beijing: China Machine Press, 2004.
[4]徐俊明.图论及其应用[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
[编辑] 洪云飞
O157.5
A
1673-1409(2009)02-N014-02
2009-03-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471096)。
侴万禧(1930-),男,1956年大学毕业,教授,现主要从事岩石力学及图论方面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