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光
笔者认为,要促进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师首先应努力探索教学的多元化、个性化,最大程度地实现差异性教学。而要真正实现差异性教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尤其是对学情进行分析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
学习风格可以从感知、认知和情感这三个要素进行分类。感知学习风格主要包括视觉型、听觉型、触觉型和动觉型:认知学习风格主要包括掌握型、人际型、理解型和自我表达型。影响小学生学习方式的主要有感知学习风格和认知学习风格。
感知学习风格的形成受到视觉、听觉、触觉等身体和感官因素的影响,它反映了身体对外部刺激做出的反应。一般来讲,在一个平均水平的班级里,有29%是视觉主导的学习者,34%是听觉主导的学习者,37%是动觉主导的学习者,因此,了解低年级学生的感知风格倾向对于教学设计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这种能力倾向将因受到阻碍而消失。到了中高年级,大脑和心理都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他们的思维方式也更接近于成人,此时教师就应侧重了解学生的认知学习风格。
教师要想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可以运用“小学生感知风格调查表”和“小学生认知风格调查表”。感知风格调查适用于中低年级,而认知风格调查适用于高年级学生。如果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就可以更合理地选择教学方式,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使他们以更乐于接受的方式来学习。
为了能在教学设计中融入多元智能的内容,更好地照顾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之前,教师可以先把学生的优势智能与学习风格整合列表,根据图表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提前规划,然后再设计具体的教学步骤。整合后的图表形式如附图。当
然,每一节课不一定是涉及八种智能,但是四种学习风格一定要都考虑、照顾到,因为每个学生都具有这四种风格,只是四种风格的强弱不同,占强势的学习风格需要得到发挥,占弱势的风格也期待得到发展。
在整合这两种模式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条原则。
激发内在动机。研究表明,只有投身于感兴趣的主题与活动,多元化地运用学习风格与多元智能时,学生才能够保持兴趣、主动参与、建立自信,形成内在动机。
使学生感到舒心。通过提供适合各种智能以及各种风格的学习活动,创造出舒心自在的环境很重要。教学有效性的高低,部分取决于教学策略与评价活动是否能使学生在课堂里感觉到更加舒心自在。
找到舒适与挑战的平衡点。如果学生感到教师尊重他们占优势的学习风格与智能,学生会乐意接受挑战。从另一面讲,让学生接触到其非强势与智能的学习策略与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变得更坚强、更平衡、更有灵活性,而且能使他们对别人更加宽容。
可选择性。教学内容和方式肯定不都是全班整齐划一的“规定动作”,还必须向学生提供可自主参与的“自选动作”,使学生有发挥自己强势学习风格的机会,有展示自己优势智能的平台。让学生能实现真正的主体参与,才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个性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