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利于思维发展的数学情境

2009-12-03 08:25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粮囤体积想象

张 建

创设质疑情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推动创新的原动力,鼓励学生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大胆质疑。例如,在学习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时,一位学生提出:“圆的面积定要用s=πr2这个公式来求吗?”教师鼓励学生阐述思考过程“我们把圆割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宽是圆直径的一半,因此,s=cd=πr2。”这一讨论思考过程,为全体学生的学习拓宽了思维空间,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人学习”为“集体合作”

合作讨论,探究学生学习潜能。在教学中,尤其是在深入探讨某一关键性问题时,若能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自由讨论,会有利于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如教学《平面几何的整理与复习》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的情境:在复习了6种平面图形特征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将这6种图形之间的相互联系,以网络结构图的形式显现出来。学生一起思考、大胆尝试。最终,每个小组都创作出了不同形式的知识结构图,并分别向大家进行了展示和讲解。

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思维横向发散的一种重要方法,是拓宽学生思路的有效手段,也是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如在学习“正比例应用题”后,教师设计了一道发散思维的训练题,题目是:学校买塑料绳135米,先剪下9米做5根跳绳,照这样计算,剩下的塑料绳还可以做多少根跳绳?学生在独立思考,尝试解答的基础上,开始进行组内的交流,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分别用比例、方程、算术三种思路进行分析,获得了多种解答方法。

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

再造想象拓宽思维。再造想象是指根据人的言语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在巩固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一课时,有这样一道题:一个粮囤,上面是圆锥形状,高为1.5米,下面是圆柱体,底面半径2米,高也是1.5米,求这个粮囤的体积。学生在做这道题时,几乎全是用圆柱体积加上圆锥体积的方法。这时教师启发学生:请大家再认真观察一下这个粮囤,你还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一位学生说“由于粮囤上面的圆锥体与下面的圆柱体是等底等高的,那么,粮囤的体积应该是它上面这个圆锥体积的4倍。”还有一种解法更有趣,学生把粮囤上面的圆锥体想象成是一个高缩小了3倍的小柱体,这样粮囤就可以看作一个高为(1.5+1.5+3)=2米的圆柱体了,它的体积就为:3.14×2×2×2。经常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想象,学生的创造个性会得到发展。

创造想象变通思维。创造想象,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最佳方法就是训练学生进行必要的联想。如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后,老师提出:根据班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4:3这条信息你还能想到什么?学生们由此联想到: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4:7;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3:7;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3/4;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3/7;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3;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1/4……

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仅仅停留在创设以上教学情境是远远不够的。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主阵地,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让学生在教师和学生自己设计的情境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学习能力。

编辑王宇华

猜你喜欢
粮囤体积想象
体积巧计算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小体积带来超高便携性 Teufel Cinebar One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聚宝盆
怎样计算一囤粮食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