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惠清
现阶段的基础教育改革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实现教育信息化为特征,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就是实现多媒体与课程的有机“整合”。但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的优势,避免进入喧宾夺主的误区呢?我认为,要想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完美整合,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必须要处理好语文教学与多媒体在知识传授与情感交流、图形图像与语言文字、边缘知识与语文知识、课堂气氛与教学密度等方面的问题。
●知识传授与情感交流
要处理好知识传授与情感交流的问题,关键是处理好“人”与“机”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双向互动的,既有知识的传授反馈,又有情感的交流。而“人”与“机”之间则是缺乏能动情感的单向交流,这就决定了人机交流不能取代师生交流。在多媒体使用的时间比例上,要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不能以“机”取代。在多媒体的使用方式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如果用课件演示代替教师讲解,教师的主要任务就变成不断点击鼠标,并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学生就只能在台下当观众,这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语文教学中更是如此。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如果教师被多媒体软、硬件所取代,师生的感情交流就无从谈起,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自身的魅力。因此在制作多媒体的课件时,要注意融入情感调动因素,如音乐、朗读录音等。如在学习《音乐之声》一课时就可以放贝多芬、莫扎特、肖邦等的名曲,让学生有所启迪和感悟,找到与作者情感的交融点,以期在心灵深处引起共鸣。要关注课件运行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的进度和启发方式,用积极的情感交流带动知识的学习运用。
●图形图像与语言文字
语文是一门讲究形象思维的学科。教师为了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课文内容,会选取许多图形图像制作课件,但往往忽略一个问题:语文不是因图像而形象,是通过语言文字生动形象的描述激发自身的形象思维——想象,并在大脑中呈现出相关的具体图景。用现成的图形图像给学生以形象直观感受的动机是正确的,但往往以他人的想象取代了自身的想象,忽视了个体差异,制约甚至剥夺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因此在制作课件时,图形图像资料的应用要遵循只取所需、适可而止的原则。对于学生比较陌生,或缺少相关生活画面但又与课文理解密切相关的内容,可以在课件中加以呈现,但不要过于注重课件的精美而过分添加图形图像,这样可以避免喧宾夺主,也可以减小课件的容量,便于携带和运行。
如在学习“观潮”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江潮来时惊心动魄的景象,让学生在再次默读课文的基础上边读边想象画面,汇报交流后,再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大潮到来的画面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重点体会“一条白线”、“水墙”、“白色战马”等词句,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诗歌教学中,不能通过大量的图形图像把抽象的诗文意境演示出来,而是应在帮助学生理解的过程中把文字还原成图片,并通过图片的制作加以感受和表达。展示图形图像不能代替阅读主体的想象,就像观看电视剧不能取代阅读文学作品一样。
●边缘知识与语文知识的问题
语文是一门带有工具性的学科。为了体现其在各个学科中的运用,语文教材选材广泛,天文地理、历史风情都有涉及,而学生的知识面显然不足以覆盖。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势必要补充相关资料,创设相关情境,特别是一些说明文和具有深远历史背景的文章,教师在教学时,往往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素材,介绍说明对象和历史背景,加深学生的认识和了解。这里要注意把握尺度,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而非让学生掌握课文的说明对象。
例如在上《太阳》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太阳,我特意搜集了大量天文学知识的精美图片在课堂上演绎,通过课后的调查和作业情况我发现误导了学生接受的重点,以至学生连出现的很多基本的说明方法和使用的好处都没有认识清楚。
●课堂气氛与教学密度的问题
在语文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常常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概括事物的特点,寻找事物的规律等等,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学生只得出了课本上的几个结论或观点,没有得到更多的信息,课堂上热闹的气氛与学生课后所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长此以往,学生会认为多媒体教学也不过如此。实际问题就在于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就单一问题变化方式不停讲解,忽视了教学密度。
正确处理好语文教学与多媒体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会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得到充分发展,促使学生在乐中求学,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突破教学难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