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何“秋后问斩”

2009-12-02 03:45丰木色子
西部大开发 2009年11期
关键词:英雄传天意自然界

丰木色子

金色的秋天,收获的秋天,成熟美丽的画面顿时展开。可是,突然联想到一个成语“秋后问斩”,便会不寒而栗了。

那么,古代统治者为什么要选秋天来处决杀人犯呢?

追溯中国封建统治时期,有关“秋冬行刑”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而关于刑杀与时令的论述最早见于《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毋肆掠,止狱讼。”

古时候,由于科学文化的落后。人们不能正确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某些现象,认为在人类和自然界万事万物之外存在着一个能支配万物的造世主。灾害、瘟疫、祥瑞、丰年都是上天赐予的,因而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必须符合天意。设官、立制不仅要与天意相和谐,刑杀、赦免也不能与天意相违背。古代司法工作者认为。天人是合一的,春夏之间草木茂盛生机勃勃,秋天草枯叶落,处决罪犯才合天地肃杀之时。这是宇宙的秩序和法则,人间的司法也应当适应天意,顺乎四时,否则要受到天神的惩罚。

“秋后问斩”一词据载始于唐朝,文学作品最早出现于《水浒》英雄传中。当然,历代问斩的时间并不一定都规定在秋后,只是到了明清才固定于秋后,嘉庆之后又曾改于随判随斩。还有一种说法便是,之所以选择秋冬二季实行,主要是考虑示警的作用,农民在秋冬二季较为空闲,也方便地方官动员民众观看。

于是,秋冬时节处决罪大恶极的犯人,成为从古到今的传统,渐渐在法律条文上形成“秋诀”制度:春天定罪,秋天问斩。

猜你喜欢
英雄传天意自然界
《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历时近十年完成出版
慈悲
盘点自然界中你没见过的怪异生物
盘点自然界最土豪的动物
如果爱有天意
漫画
谎言残酷都是泪:19年不与同城妈妈相见
吕梁要再续“英雄传”
水煮三国英雄传
掌心里的北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