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互保与晚清地方实力派的崛起

2009-12-01 08:44吴云翔
中州学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张之洞东南

吴云翔

摘 要:东南互保是是清朝有史以来第一次地方势力公开与中央对立,体现了汉族地方官僚的成长及其对中央的相对独立,反映了半殖民地社会下中国南北方在政治、经济、社会意识形态上发展的不平衡,加速了晚清中央集权崩溃的步伐。

关键词:东南互保;地方实力派;清代

中图分类号:K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9)05—0189—03

一、东南互保中地方势力抱团抗旨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5月25日,经过为期四天的御前会议,慈禧太后、端郡王载漪、大学士刚毅、顺天府尹赵舒翘等决意招抚义和团,下诏对外宣战。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盛宣怀等地方实力派为“挽救时局”,“与各领事订约,上海租界准归各国保护,长江内地均归督抚,两不相扰,以保全商民人民产业为主”。①这就是东南互保事件。

在东南互保的酝酿、实施过程中,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起了领导作用,而奔走其间的主要是地方士绅,如汤寿潜(文稿多出其手)、盛宣怀(拟定章程条款),其他如张謇、何嗣焜、沈瑜庆、沈曾植、陈三立、赵凤昌、汪康年等士绅均参与其事。当6月21日清廷正式对外宣战时,东南地区严密封锁了消息,盛宣怀通令各电报局不得传抄,“致碍东南大局”。他们广征兵勇,一方面防备外国入侵,一方面制止可能出现的反帝活动,随时镇压,制定了周密的防范措施。

对于互保计划,当时东南地方官僚内部意见并不统一,甚至险些功亏一篑。当守旧派李秉衡扬言要炮击外国军舰时,盛宣怀立即电告刘坤一、张之洞,此时恰逢朝廷要各地派兵北上增援,刘坤一以李秉衡“威望素著”,令其带兵北上,并加入陈凤楼的部队,②赶走了李秉衡。刘坤一派沈蔼苍,张之洞委托陶森甲为全权代表,会同上海道余联沅与在沪各国使节交涉,从而为东南互保做了人事上的准备。

盛宣怀还担心清朝驻外公使回国(这无异于宣战),建议他们不要“下旗回国”,而驻外公使们也极力赞成东南互保。6月22日,刘坤一、张之洞联名上奏,以东南无义和团义民,不能执行宣战谕旨为由,要求解散义和团,保护使馆,公开表明了他们与朝廷截然相反的立场,举起了东南互保的旗帜。

6月23日盛宣怀、余联沅、陶森甲和沈蔼苍四人通过总税务司赫德的帮助,同驻沪各国总领事举行正式会谈,商讨东南互保的总体策略和具体方针。然而,与列强的谈判并不顺利。会谈双方就坐,美国领事便说:“今日订约,倘贵国大皇帝又有旨来杀洋人,遵办否?”③此外,鉴于联军已攻占大沽口,各国领事以军事上的胜利作为谈判筹码,对条约中约束帝国主义军队和舰只水手的条款不屑一顾,会谈“几致决裂”。为此,刘坤一、张之洞一再声明是“奉旨办事”。事实上,清政府确在6月21日下旨“现京城仍极力保护各国使馆”,要求东南督抚相机审势,以“保疆土”。④至于条款中约束列强兵舰和水兵的内容,刘、张强调长江流域应保持一种“若无其事”的姿态,避免破坏现有的表面平静状态,同时,刘坤一、张之洞分别致电驻欧、美、日的使节,要求他们向所在国的外交部递交东南互保条文,陈以利害,促成在上海的谈判。7月7日,东南互保正式成立。

此后,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山东巡抚袁世凯、四川总督奎峻,以及陕西巡抚端方等均对东南互保表示了赞同态度,远远超出了长江流域的互保范围。事实上,除边远地区外,只有直隶、河南、山西等地支持义和团,而全国绝大多数督抚均加入或事实上采取了“互保”。次年9月7日辛丑条约签字,东南互保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二、东南互保是晚清中央集权衰落的写照

从表面看,东南互保只是一个突发的政治事件,从深层看,它是晚清民族危机的一个缩影。东南地区基督教外来文化的渗透及其对封建官僚、士绅的影响是东南互保的一个重要背景。洋务运动时期,传教士曾培养了一批沿海地区的“基督教改革者”,如唐廷枢、容闳、伍廷芳、郑观应、王韬和马相伯、马建忠兄弟等,这些人在为洋务运动出谋划策的同时,也在传教士与地方官僚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戊戌变法时,李提摩太、林乐知等人鼓吹维新,与康、梁等人密切交往,还曾与李鸿章、张之洞有过晤谈,谋求他们支持和同情变法。⑤在“巳亥建储”时,改良派、东南地方官吏士绅与传教士站在同一立场上反对废除光绪,是他们之间关系的一个反映。东南地方实力派反对义和团,是因为他们深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对世界形势有较深刻的认识,具有追求中国近代化即民族资本化的倾向。

帝国主义各国在争夺在华利益的过程中,着力培养一批依附于自身的官僚买办和知识阶层。如李鸿章、张之洞、沈葆祯、刘坤一、盛宣怀、张謇、郭嵩焘等等,这些人与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有着密切的共生关系。如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多次谋求英、美调解。刘坤一、张之洞等认为“联英以拒俄,自是要著”⑥。以盛宣怀为代表的买办官僚阶级与以张謇为首的民族资产阶级,无论是投资实业还是加官进爵,也都得到西方列强帮助。他们谋求东南互保,不可避免地依赖于西方资本主义。

清末中央集权衰落的对立面是地方势力的崛起,而地方势力崛起的根本原因,正是东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甲午战后,受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投资的刺激,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有了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至庚子前夕,全国新设厂矿三百多个,绝大部分是民族工业,集中分布在沿江沿海各地和通商口岸,由于市场受限制,银行制度不完善,中央政府财政资源不足,货物大量进口,加上外国企业竞争,一些企业家就和地方官基于共同的利益而结合,建立工商业的保护体系,这是中国民族工商业以后相当长时期的主要特征。换言之,地方官吏成为地方民族资本工商业的代言人,他们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地方赋予的权力而不是中央赋予的权力。

辛酉政变后,中国社会的政治格局产生了巨大变化,汉族官僚和买办阶级成为推动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力量,同时也获取了相应的经济地位。由于历史的和情感上的诸多原因,洋务运动基本上只能在沿海和南方地区开展,这批人的根也就深扎在东南地区,如李鸿章历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直隶总督、两广总督等。甲午战后,清政府开始仿效日本和德国建制编练新军,各地督抚们一方面自己设厂造军火,一方面大量采购军备,费用直接由地方自筹。其中,李鸿章侵占南洋海军的经费以期北洋水师尽早成军,刘坤一控制了中国最大的军火供应点——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又通过上海大量进口军火,在江阴编练自强新军;张之洞苦心经营湖北枪炮厂、铁矿厂和纱、麻、丝、布四局,汉阳军械厂除了火药需调拨或进口之外,其余均能自行生产。曾任全国邮电督办、全国铁路督办的盛宣怀,更是控制着轮船招商局、上海电报局、华盛纺织总局、中国通商银行、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等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企业。因此,当八国联军入侵华北时,张謇、蔡小田、祝大椿、沈敦初、李钟钰、施则敬、叶澄康、顾缉庭等士绅要求刘坤一、张之洞出面保护,而刘、张也断然出面与帝国主义议订东南互保,这与其经济利益和军事实力是分不开的。当清政府下令各沿江沿海口岸将准备用于还外债的银两充军饷时,东南督抚们强烈要求朝廷“仍照旧案解还,以保饷源而维全局”⑦。由此可见,东南地方在经济上的崛起使之能逐渐脱离中央集权控制,从基础上动摇了清朝中央统治集团的权威。

当然,在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时候,尽管存在着“以民制夷”的排外方针与安内政策之间的尖锐冲突,但无论是以慈禧为代表的主战派还是以东南地方势力为代表的主和派,其维护清朝统治的出发点还是一致的,分歧仅在于策略和手段方面。刘坤一、张之洞认定“从来邪术不能御敌,乱民不能保国”⑧。深知“各国窥伺沿江,若稍有纷扰,洋人必入据长江,自为保护,东南非我有矣”⑨。因此,除东南互保章程中有约束列强的条款外,东南地方势力派“以杜外人窥视为要”⑩,还从军事上对帝国主义入侵作了准备,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的角度看是有进步意义的。

三、东南互保的历史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说,东南互保是一个平等的契约,反映了在这个地域敌对双方共同的利益诉求。东南互保重新诠释了晚清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复杂关系,反映了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背景下南方实力派独立于中央的决策意志和行为能力,从晚清权力政治的演变来说,其历史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东南互保格局的形成有利于南方民族资本的积累和民族产业的发展。经过八国联军侵略战争,北方的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华北各省“尸横遍野”、“十室九空”,人民贫困已极。相比之下,东南各省由于实行互保,社会经济非但未受到破坏,而且还有所发展。以张謇的大生纱厂为例,1900年4月开工到1903年就盈利近20万元。互保期间,江南地区还兴建了不少新的企业。1900年祝大椿与人合资开办了华兴面粉厂,股本高达40万元;另一著名的民族资本家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在无锡开办了保兴面粉厂,顾泳铨(字润章)开办了无锡又新缫丝厂。在汉口、长沙还有人创办了砖茶、火柴等厂。1901—1908年,全国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达21家以上,其中以南方为多,仅1901—1905年四年里,上海、苏常地区新开办的工矿企业就有62家。义和团运动后,南方社会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1)相比之下,北方各省刚刚起步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则遭受了重大打击。

从政治上来说,东南互保事件宣告了中央集权的式微和地方实力派的崛起。从刘坤一在光绪废立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到李鸿章指认宣战谕旨为“矫诏”,其原因就在于东南地区在政治军事方面握有实权,能够独立于清朝中央统治集团之外。正如盛宣怀所说:“担当大事,全在三帅,定议定力,不避险而后能出险。”(12)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三人“砥柱东南”,互保扩展至全国大部分省份,也与这三人的号召力有关。另外,清末中央集权的衰落,还表现为对东南互保的最终默许,虽然“上至太后,下至臣僚均衔恨极深”(13),但朝廷最终不得不承认互保与朝廷意见“正复相同”。

东南互保是清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事件,政治是经济利益的反映,又以军事力量为后盾,东南地区在经济和军事上独占半壁江山的态势必然直接反映在政治上晚清中央集权的衰落和地方势力的抬头上。在互保以后直至清朝灭亡的十余年中,时代的脉搏大大加快,反封建的浪潮汹涌澎湃,慈禧上台后苦心经营的满、汉和权互相牵制的中央集权体系土崩瓦解。应该看到,清末预备立宪的骗局不足以引起人民对革命的巨大热情,武昌首义也不足以使清政府溃不成军,而正是立宪派鼓动甚至直接参与各地尤其是东南各省的倒戈才造成了辛亥革命的胜局,地方实力派在疾风暴雨式的革命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也直接影响到了民国时期的军阀体制。

注释

①(12)《愚斋存稿》卷三六,《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台湾文海出版社,1978年,第844、843页。

②《刘忠诚公遗集》电信卷一,《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台湾文海出版社,1973年,第8245页。

③沈云龙:《现代政治人物述评》,台湾文海出版社,1973年,第59页。

④(11)谢俊美:《“东南互保”再探讨》,《档案与历史》1986年第4期。

⑤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686—692页。

⑥《张文襄公全集》,电牍第三五卷,《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台湾文海出版社,1973年,第8页。

⑦《刘忠诚公遗集》,电奏卷二,《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台湾文海出版社,1973年,第8070页。

⑧⑨《张文襄公全集》,《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台湾文海出版社,1973年,第11467、11477页。

⑩《刘忠诚公遗集》,电信卷一,《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台湾文海出版社,1973年,8232页。

(13)唐晏:《西行纪事》,引自谢俊美《“东南互保”再探讨》,《档案与历史》1986年第4期。

责任编辑:何 参

猜你喜欢
张之洞东南
再论晋抚张之洞之口外七厅改制
《东南早报》伴我成长
空山新雨后,自挂东南枝
张之洞被“教育”
峥嵘岁月东南行——回忆“十年动乱”中陪同粟裕的一次外出调研
张之洞军事思想论略
东南沿海抗倭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