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军 马 源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探索和实践非均衡发展战略,使我国经济驶入了快车道。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我国取得的成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对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思考和研讨。也许非均衡发展战略给我们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但我们还是认为,非均衡发展作为一种运作理念和机制,不仅体现了区域空间差别存在的客观性,而且表征了对这种区域空间差别调节的主动性,也正是非均衡发展的作用,促成了区域经济社会从非均衡逐步走向均衡,从不和谐逐步走向和谐。因此,应坚持把非均衡发展及其战略选择作为现阶段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非均衡发展;经济战略;动态均衡;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9)05—0064—05
赫希曼的非均衡发展理论把非均衡看作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现实的存在方式。他认为,经济发展不会同时出现,只能在有条件的某些地域出现,区域经济增长将会形成空间集聚。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基本思路是以非均衡发展为手段,最终促成和实现均衡发展目标。邓小平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出发点,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非均衡发展理论。我们认为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基本思路是以非均衡发展为手段,最终促成和实现均衡发展目标。目前我国出现的种种问题并不只是由于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导致的,而是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现状和国情的特殊性使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现条件畸形化所导致的,因此,我们提倡区域间根据自身条件非均衡发展。
一、对非均衡发展的认识误区
我国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使我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协调的经济社会现象,诸如两极分化、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一些问题。甚至,有些人认为非均衡发展战略有悖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非均衡发展战略是一种发展手段,社会主义利用非均衡发展的战略,实际上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决定的。之所以出现人们对非均衡发展的否定性认识,主要是由于对于非均衡发展战略没有全面的认识,导致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1.对发展战略认识的片面性、局部性、短期性
无论是国外的非均衡发展理论还是我国所特有的非均衡发展理论,其所追求的是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均衡发展。邓小平应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把非均衡发展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依据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了先富带动后富、点面结合、“台阶式”发展等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这些战略思想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通过先富带动后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贫困地区,实现共同富裕。通过重点带动全面,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协调发展。通过“台阶式”跃进,落实“三步走”战略,实现发展目标,进而实现和谐社会发展目标。
对我国现阶段发展战略的认识要从经济、社会、政治的高度全面理解认识,不能片面的看到战略发展的一个方面,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共生的。首先增加人民收入是关键。因为只有人民收入增加了,才会形成有效购买力和储蓄,进而促进投资,提高生产效率,有效促进资本深化,进入发展的良性循环。可见,人民增收既是经济发展的起点,又是经济发展的落脚点。非均衡发展规律又制约着我们没法同时实现共同富裕,只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较为贫困的人口。那么,让哪部分人先富起来,这就涉及到我们的区域发展战略。我国采取的是点面结合、阶梯式自东向西发展的发展模式。这不是主观决定的,这是由地区间经济结构、区位优势、人口素质等多种原因决定的。这必然使东部地区发展程度比西部高,但我们也高兴地看到中西部也实现了较快发展的目标,逐步形成了我国重工业和制造业的基地。如何解决东西部的发展差异,这就是我们所倡导的“三步走”战略所要解决的问题。经过数年的发展和改革,逐步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同时,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也会得到有效改善。当然这不是短期能实现的,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可以看出发展战略是一个整体性体系,不能片面、局部、短期的看,必须站在历史和社会整体的角度来分析。
2.非均衡发展不等于两极分化
邓小平认为,经济政策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在辛勤劳动的基础上可以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这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客观条件千差万别,整个经济的发展不可能齐头并进,因而实现共同富裕在速度、程度以及方式上都会有显著的差异,人民不可能在同一时间、以同等速度共同富起来,而只能由重点带动全面、部分带动整体、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和我国的分配制度的作用必然引起地域间发展的不均衡。另外,微观经济体之间的市场环境的差异、经营管理方法和劳动者素质,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必然导致优胜劣汰和发展差异化。这种差别不能依靠主观认识而人为的去熨平,而只能以这种差别为动力,促进他们各自发挥优势,造成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在相互竞争中共求生存,共同发展,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我们所倡导的是在合法、公平的环境下的收入差异,但是由于我国政治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完善,导致违法收入、灰色收入、垄断收入的日益增长。这必然会产生两极分化,挫伤人们你追我赶的积极性,甚至产生仇富心态。这种现象只能产生外部不经济。
3.和谐发展不等于区域间差异缩小,经济协调发展不等于经济一体化
和谐发展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方面协调发展。我们所讲的主要是经济和谐,因为经济是上层建筑的基础,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生产力上。因此,生产力的和谐、生产关系的和谐以及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内在的适应性和谐就成为经济和谐的主要指标。在我国社会的现阶段,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水平不一致,所以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办法,而是应该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发展。地区间差异是在任何区域经济增长阶段都存在的客观事实,是区域发展的规律所在,是工业化以及城市化战略实施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客观后果。试图从缩小区域间差异入手推动和谐发展,必然是得不偿失,造成经济的浪费。为此,不能简单地把和谐发展与缩小地区差异等同起来。实现和谐发展的关键在于生产力的进步。
经济一体化所考虑的是整体经济效率而不是区域公平,而经济协调强调的是经济公平,即市场机会的公平。现实中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协调往往是矛盾的。当今各国乃至全世界都倡导一体化,而政府往往成为一体化的推动者,政府干预就会导致市场机会不公平,结果导致经济发展的低效率。难以改善欠发达地区的现状,且与经济协调的市场机会公平目标背道而驰。因此,经济协调与经济一体化不能等同。混淆发展目标之间关系,必然导致政策上的偏差,最终出现有悖于发展初衷的不良效果,归根到底是对于协调的内涵本质的错误理解,并由此实施制度安排的结果。
针对全国而言,大办工业,各级政府提出“工业兴市”甚至“工业兴镇”的战略口号,导致全国经济发展出现极大的相似性,片面的认为要发展就要发展工业,要实现一体化就要实现工业全民化。这是对发展理念的错误理解,这样做的结果必须是导致错误的制度安排,其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劳民伤财,阻碍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恶化经济发展的环境。
4.区域间发展不是简单的经济嫁接
根据扩散效应原理,发达地区的资金和劳动力向落后地区流动,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先进地区发展取得的成功,一方面给落后地区带来了发展的新思路,但另一方面,容易使落后地区忽视自身的发展条件,进而不能实事求是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往往出现发展的陷阱。增长极理论中的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统称为溢出效应。当扩散效应大于极化效应,则溢出效应为正。从空间关联来讲,增长极的经济增长就能够带动具有关联性的区域经济的增长乃至发展;反之,增长极的增长对于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不利。区域协作实际上就是对区域内产业间的关联性的利用,而区域协作过程就是产业间分工协作的过程,分工越细,产业间关联性就越强,区域协调后果越明显。对于我国而言主要表现在:
首先,中西部对自身认识不足,体现不出自身的特点。中西部各省市区确有共性的一面,但更有差异。共性源于东西部的比较,而差异性则需要中西部各省的内部比较。共性主要体现在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土地资源丰富。但是中西部资源开发成本较高,劳动力素质低下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国土面积广阔但山地丘陵地面积大,可耕地面积少。说到中西部的劣势,一言以蔽之:资金、技术缺乏,人才匮乏。而事实上却是:武汉、西安、成都、重庆、兰州、昆明等地区集中了大批质量较高的人才,有着较强的研发机构。共性的一面不是发展的突破口,真正发展的突破口是差异化战略,然而往往中西部地区盲目与东部比较,而不是挖掘自身优势,造成了发展的千篇一律。
其次,中西部盲目学习东部产业内容。目前,我国正在经历着东西部产业结构的转移,如果机械的照搬东部产业结构,按部就班,中西部只能缓慢发展或停滞不前。因为,在中东部有优势的产业在西部不一定有优势,主要是由于区位和要素禀赋的差异。所以中西部必须采取创新式产业发展政策,遵循因地制宜发展的原则。选择中西部的优势资源及原有的优势产业,有选择性的引进资金、人才、市场、制度,积极构建起中西部的现代产业,以这些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迎头赶上东部发展的步伐。
二、坚持和完善非均衡发展战略 仍是我国现阶段的战略选择
纵观我国建国以来各个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不外乎有两种,即平衡发展战略和不平衡发展战略。平衡发展战略在我国主要包括: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超英赶美的赶超经济发展战略,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构想。不可否认均衡发展战略在我国建国初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由于这一战略脱离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不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是不科学和不可取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我国取得巨大的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但是结合我国现阶段实际,非均衡发展仍是我们现阶段的理性选择。关键是我们要在优化非均衡发展的环境,疏通城乡经济要素的通道,转变政府职能上下工夫。
1.坚持非均衡发展是现阶段的理性选择
(1)非均衡发展是经济非均衡发展规律的体现
石建勋,刘灿香(2000)认为经济非均衡发展规律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社会制度等诸方面存在差异或差距的原因,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实际的效果和效用普遍存在着差异或差距,这种非均衡发展的现象广泛存在于国家之间、区域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甚至会发生“马太效应”而进一步放大。实质上,非均衡理论认为非均衡是社会经济运行的正常状态,而社会经济所追求的均衡,是一种相对的动态的均衡,不是一种静态的绝对的均衡。换句话说,经济发展的均衡是相对的,而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是绝对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社会制度等诸方面存在差异或差距。对于西方经济学追求的均衡更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更多是在非均衡的过程中朝着均衡的状态发展,在达到均衡时又会马上出现非均衡的因素。
可见,经济不均衡是社会的常态问题,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也必须认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盲目的搞平均化,因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里我们还要区分一个问题,就是经济与社会的均衡性问题。经济不均衡是必然的,但社会的均衡性问题是可以实现的。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经济不均衡发展是手段,社会和谐发展是目标。
(2)区域间自然与社会资源差异性是非均衡发展的客观原因
我国东部地区利用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能够实现从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由于资源禀赋导致西部地区的工业发展以国有重工业为主,东部地区在利用西部资源的同时,依靠自己强大的经济基础,发展起了全面的工业体系。另外,建国以前中国国民经济布局与外国资本的投资分布密切相关,外国对华贸易和资本输出主要在东部地区。这就为东部优先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对外开放和吸引外资方面,东部地区有极大的优势,加之在东部地区经济先天优势,交通、通讯便利,生产成本较低,因此东部地区的开放成就更高,能更多地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
从人口素质上看,我国的西部地区人口素质相对东部较低,绝大多数文盲和半文盲人口都集中于贫困地区,而经济实力较强的东部区域恰恰是高素质人才的聚居地。从地理区域看,国家选择经济基础比较好的沿海地区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石,推行沿海经济优先发展的非均衡区域经济战略,对东部沿海地区实行经济、金融、外贸、人才、政策等多方面的倾斜,优势区位着重发展,通过中部技术、信息、传导机制,把影响扩散、辐射到西部,从而带动全国经济的共同增长。
中国是个农业型社会,农业人口占据绝大多数。因此中国的非均衡政策,把改革的突破口首先选择在农村,从农村“转战”城市,减少贫穷,解决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然后用城市的工业现代化来建设新农村,走和谐之路,引领全国人民向小康进发。
(4)非均衡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体现
事物发展的总的趋势总是由非均衡到相对均衡,再由相对均衡达到新的非均衡,在这种均衡与非均衡循环往复中曲折发展,从而使事物发展过程呈现出阶段性与连续性、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波浪式前进与螺旋式上升的趋势。非均衡发展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是由其内在的矛盾运动所决定的,其均衡发展是相对的,而非均衡发展是绝对的。因此,在制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时,应当掌握和运用均衡的相对性和非均衡的绝对性的客观规律。邓小平正是运用这一规律,分析我国经济结构和发展的特点,提出了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构想。
2.完善非均衡发展战略是当务之急
(1)信息化建设是促进要素流动的前提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发展迅猛,信息作为一种最重要的科技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信息产业化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对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掌握的多寡直接决定了发展的机遇和资源的多寡。我国信息不对称导致区域间知晓权和资源配置权差异,造成了增收的困难和发展日趋边缘化。因此大力建设区域间信息通道,完善信息网络成为要素流动的必要前提。信息化可以促进以城带乡战略,增强城市辐射力。高速便捷的信息网络能突破地域限制,使城市的各种技术、人才和资金等资源快速有效地从城市传向其他地区,推动城乡生产要素流动一体化和行政环境服务一体化的改进。
(2)优化非均衡发展的环境
非均衡发展在某种程度上需要一个均衡化的发展环境,这种均衡化的发展环境主要是指制度上的均衡。这种制度上的均衡能使经济要素自由流动的,就我国而言,需要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改革城乡户籍制度,让人民享受国民待遇。在新世纪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作为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任务,这就需要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根本改造,推进农业工业化的进程;协调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发展;提高小城镇的积聚效应,把小城镇作为协调城乡关系的联结点。
市场经济是依法规范的竞争经济,市场主体的组织和行为、市场交易行为和秩序、与市场密切相关的劳动、社会保障等规范,都是以市场活动为核心的法律规范。中国在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断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不仅为市场经济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条件,而且为公私财产权的保护和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的建立提供了较为有效和全面的制度保障。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建设,规范市场经济行为,创造一个公平、合理、透明的市场竞争机制。同时,规避政府的寻租行为,严惩利用非法手段获得利益的市场主体和管理主体,积极营造一个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
(3)用均衡发展的要求转变政府服务职能
政府作为发展的调节者,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政府在调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把实现均衡服务作为自己的本职要求。所谓均衡服务就是要求政府在制定各种政策时不能搞区域歧视,应在全国实行一个标准。我国目前,城乡间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不一样,区域发展壁垒重重,收入分配不公平等一系列问题都体现着我国政府职能的扭曲。政府应逐渐从全能型政府转变为单一型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精力提高政府服务和调控职能,逐渐从干预经济运行的体制中的脱离出来。
三、利用好非均衡发展战略实现和谐发展
厉以宁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的问题,并认识到失衡或者说非均衡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现实状态,而社会主义经济所追求的均衡,是一种相对的动态的均衡,不是一种静态的绝对的平衡。在此基础上,他探讨了社会经济的动态相对平衡和社会发展战略的动态相对平衡。他主张从政府、企业、市场三者关系来分析,加速企业运行机制的改造,发挥政府在商品市场配额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中的主导作用,使中国经济逐步从非均衡状态转向均衡状态。
我国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均衡发展。邓小平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社会主义制度要求我们必须以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非均衡发展只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也充分说明我国既重视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又重视中西部经济的发展。没有第一个大局的实施,第二个大局就无从谈起。第二个大局的落实,要以第一个大局的切实执行为前提。无论是优先发展沿海,还是着重开发内地,都不能顾此失彼,要把重点论与两点论有机结合起来。回归均衡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的表现,科学发展要求我们以人为本,统筹兼顾,这实际上就是以非均衡改革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的思路。党和政府提出“要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为着力点,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些措施正是以非均衡改革解决和缩小社会差距的体现,必将在经济、社会、政治等领域产生良好的效果。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功,其中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模式,我们要不断研究和发展非平衡发展理论。我国采用非均衡发展战略,归根到底是结合了我国的具体国情,按照发展规律办事的必然结果。这也充分说明,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在今后发展的道路上,要牢牢把握我国的国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另外,非均衡发展的目标是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任何时候不能一味的追求发展速度而忽视质量。这就要求我国——政府必须转变服务职能,建立和谐发展的社会运行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阻碍社会和谐发展的不利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改革开放30年,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能骄傲自满,更不能停滞不前,我们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真正做到实现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创造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厉以宁.非均衡的中国经济[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
[2]叶静怡.发展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邓磊.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与和谐社会建设[J].江汉论坛,2007,(1).
[4]旷为荣.邓小平非均衡与均衡区域发展思想研究[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04).
[5]石建勋,刘灿香.经济非均衡发展规律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选择[J].广州大学学报,2008,(01).
[6]王承就.论邓小平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J].广西大学学报,2007,(02).
[7]唐松.基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区域协调内涵诠释[J]经济经纬,2008,(01).
责任编辑:晓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