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技术进步贡献率考

2009-12-01 02:43梁东黎
探索与争鸣 2009年9期
关键词:生产型技术型贡献率

内容摘要 技术进步区分为三种类型:引进生产型、引进技术型和自主创新型。在长三角地区,引进生产型(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型(购买国产投资品)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均有下降的趋势,而引进技术型(购买进口投资品)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则有提高的趋势。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平均工资分别占人均产值的比重衡量技术进步的福利水平,浙江的福利最高,江苏次之,上海最低。长三角地区江、浙、沪三地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差别,是各地域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组织生产在竞争中自然形成的结果。鼓励技术进步的政策要全面考虑技术进步的各种类型。

关 键 词长三角 技术进步类型 贡献率 福利 比较优势

作者 梁东黎,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210093)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非常高。因此,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技术进步的发展及时进行总结,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公之于众,文件突出强调了技术进步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问题。这个文件提示我们:至少对处于转轨经济阶段的中国而言,有必要把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区别开来。这种区别,不仅是理论上的,而且是便于在实践中操作的。所以,本文对长三角地区的技术进步情况的考察,没有采用流行的研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方法,而是着重考察其中的自主创新情况。

技术进步的价值、类型与贡献率

从技术进步的物化或对象化的角度看,技术进步体现在两个环节上。第一个环节是投资品,技术进步使投资品能够更高效率地生产某一产品,特别是能够生产质量更好的产品(包括投资品和消费品)。第二个环节是投资品生产的产品,包括投资品和消费品。例如,技术进步使消费品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偏好。由于第二个环节包含的内容涵盖第一个环节,更丰富也更有利于考察,笔者拟从技术进步的第二个环节——把投资品投入生产获得的收益来度量技术进步的价值。

购买投资品的利益是通过将其投入生产、销售产品从而获得销售收入实现的。按照我国的统计口径,销售收入经过“初次分配”被分割为四个部分: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和固定资产折旧。我国通过购买投资品——技术进步所获得的利益是这四个部分的全部还是部分,依不同的情况而定,由此可以将我国的技术进步分为三种类型。

技术进步的第一种类型是:引进生产——外商直接投资。这是指外国企业购买外国生产的投资品并将其置于我国境内投入生产、销售产品,由此获利。如果我们考虑的是大陆经济,那么技术进步的“引进生产”类型还要包括港、澳、台商企业在大陆的直接投资。在技术进步的“引进生产”场合,我国通过技术进步获得的利益包括“初次分配”的两个部分:劳动者报酬和生产税净额。

技术进步的第二种类型是:引进技术——购买进口投资品。这是指我国企业家购买外国生产的投资品并将其置于我国境内投入生产、销售产品,由此获利。在技术进步的“引进技术”场合,我国通过技术进步获得的利益包括“初次分配”的三个部分: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

技术进步的第三种方式是:自主创新——购买国产投资品。这主要指我国企业家购买我国内资企业生产的投资品并将其置于我国境内投入生产、销售产品,由此获利。在技术进步的“自主创新”场合,我国通过技术进步获得的利益是销售收入的全部,即上述“初次分配”的四个部分: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之和。

我们将技术进步各种类型的收益称为技术进步的价值,将技术进步各种类型的价值之和称为技术进步总体的价值,将各种类型技术进步的价值占技术进步总体价值的比例称为各种类型技术进步对技术进步总体的贡献率,从而可以判断各种类型的技术进步在技术进步总体中的地位或重要性。为了进行实际考察,笔者还需将这些理论上的定义和区别借助一定的统计口径表现出来。

第一,我们用地区平均的初次分配结构去近似各类企业的初次分配结构。

第二,我们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第二项“设备工具器具购置”反映本地区自主创新型技术进步的价值。显然,在“设备工具器具购置”中,既有对国产投资品的购置,也有对进口投资品的购置;但二者难以区分,我们就用它近似地反映对国产投资品的购置。在理论上,我们用投资收益度量技术进步的价值。简便起见,假设各类企业的资本—产出比率相同,而且我们不注重技术进步的总价值,而是注重其结构,于是可以用投资成本——“设备工具器具购置”来反映自主创新型技术进步的价值。

第三,我们用“外商投资企业设备进口”反映本地区引进生产型(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的价值,其中还应包括“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设备进口”,但这个资料缺乏。假定这两类企业的“设备进口”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相同,而“固定资产投资”的数据可得,于是可以推算出“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设备进口”。两类企业的“设备进口”之和乘以“劳动者报酬”和“生产税净额”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即为引进生产型(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的价值。

第四,我们用“机械及运输设备进口”减去“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设备进口”之差,再乘以“劳动者报酬”、“营业盈余”和“生产税净额”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反映本地区引进技术型(购买进口投资品)技术进步的价值。在《浙江统计年鉴》中由于没有“机械及运输设备进口”口径的数据,只得用“机电产品进口”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之和去近似“机械及运输设备进口”。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机械及运输设备进口”不一定转变为本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 ——“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而是交易到其他地区去了。对上海而言,这种情况特别严重。例如,在2000年,上海总的“固定资产投资” ——“设备工具器具购置”为482亿元,而“设备进口”经汇率换算后,竟高达1128亿元!由于并未掌握“设备进口”中的多大部分转变为本地区的“设备购置”,只能通过上述的计算近似本地区购买进口投资品的数额。

简言之,上述的研究方法有四点:第一,用投资收益反映技术进步的价值。第二,在投资收益给定时,我国所获的利益决定于初次分配格局。第三,把技术进步区分为三种类型:引进生产型(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引进技术型(购买进口投资品)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型(购买国产投资品)技术进步。第四,计算各类技术进步对技术进步总体的贡献率。下面,笔者就运用这种方法考察长三角地区的技术进步状况。

长三角地区技术进步状况

我们首先分别观察长三角三地的情况,然后观察长三角整体的情况。

根据《上海统计年鉴》计算可得,2000-2006年,对上海的技术进步总体而言,引进技术型(购买进口投资品)技术进步的平均贡献率最高,达60%;自主创新型(购买国产投资品)技术进步的平均贡献率居中,为23%;引进生产型(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的平均贡献率最低,为17%。从时间序列来看,引进生产型(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型(购买国产投资品)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均有下降的趋势,而引进技术型(购买进口投资品)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有提高的趋势。从上海通过技术进步获利——初次分配的角度看,引进生产型(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下降是有利的,引进技术型(购买进口投资品)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提高是较有利的,自主创新型(购买国产投资品)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下降则是不利的。

根据《江苏统计年鉴》计算可得,2000-2006年,对江苏的技术进步总体而言,自主创新型(购买国产投资品)技术进步的平均贡献率最大,为48%;引进技术型(购买进口投资品)技术进步的平均贡献率居中,为40%;引进生产型(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的平均贡献率最小,为12%。从时间序列看,引进生产型(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呈倒“U”型变化,引进技术型(购买进口投资品)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有提高的趋势,自主创新型(购买国产投资品)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有下降的趋势。从江苏通过技术进步获利——初次分配的角度看,引进生产型(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呈倒“U”型变化是有利的,引进技术型(购买进口投资品)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提高是较有利的,自主创新型(购买国产投资品)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下降是不利的。

根据《浙江统计年鉴》计算可得,2000-2006年,对浙江的技术进步总体而言,自主创新型(购买国产投资品)技术进步的平均贡献率最大,为63%;引进技术型(购买进口投资品)技术进步的平均贡献率居中,为31%;引进生产型(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的平均贡献率最小,仅为6%。从时间序列看,引进生产型(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呈倒“U”型变化,引进技术型(购买进口投资品)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有提高的趋势,自主创新型(购买国产投资品)技术进步的贡献率略有下降的趋势。从浙江通过技术进步获利——初次分配的角度看,引进生产型(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呈倒“U”型变化是有利的,引进技术型(购买进口投资品)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提高是较有利的,自主创新型(购买国产投资品)技术进步的贡献率稍有下降是不利的。

可见,三地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差别比较大。在技术进步的三种类型中,三地引进生产型(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的贡献率都是最小的,上海引进技术型(购买进口投资品)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最大,而江苏和浙江都是自主创新型(购买国产投资品)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最大。由于上海的“设备进口”和本地区“设备购置”之间的联系很弱,在上海和江、浙之间作比较意义不大,但在江、浙之间作比较仍是有意义的。江苏的引进生产型(外商直接投资)和引进技术型(购买进口投资品)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均高于浙江,而浙江的自主创新型(购买国产投资品)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则高于江苏。从通过技术进步获利——初次分配的角度看,浙江的技术进步情况要好于江苏。

由表1可见,整个长三角地区,从2000年到2006年,引进生产型(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最小,为12%,引进技术型(购买进口投资品)和自主创新型(购买国产投资品)技术进步的贡献率较为接近,前者为45%,后者略低为43%。在时间序列上,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情况与三地基本一致,即引进生产型(外商直接投资)的贡献率趋于下降,引进技术型(购买进口投资品)的贡献率趋于提高,自主创新型(购买国产投资品)的贡献率趋于下降。从长三角地区通过技术进步获利——初次分配的角度看,引进技术的贡献率相对于引进生产而提高是较为有利的,而自主创新的贡献率相对于引进技术而下降是较为不利的。

长三角地区技术进步状况的福利含义

通过以上研究可知,长三角地区三地(江、浙、沪)在技术进步贡献率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浙江自主创新型技术进步对技术进步总体的贡献率最高,江苏次之,上海最低。现在的问题是:这一差距具有怎样的福利含义呢?

人均产值是经济效率的基本体现。我们首先来看长三角地区三地的人均产值情况。

根据《上海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计算,从2000年到2006年,上海人均产值为53174元,江苏人均产值为18496元,浙江人均产值为21354元。上海人均产值是江苏人均产值的2.87倍,是浙江人均产值的2.49倍。虽然上海自主创新的贡献率远远低于江、浙两省,但人均产值却大大高于江、浙两省!这一结果似乎与我们的理论预期完全相悖。其实不然。我们知道,人均产值就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而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一部分是属于外国人的收入。按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总收入中的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的一部分有可能是属于外国人的。如上已论,总收入中的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多大部分属于我国、多大部分属于外国,和各种类型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有很大的关系。由此看来,用人均产值衡量我国的利益—福利,会有一定的偏差。

于是笔者考虑两个和我国利益—福利更为切近的收入口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职工平均工资。我们并不去观察它们的绝对数,而是把它们和人均产值联系起来,观察单位产值创造的收入。某地区单位产值创造的收入越多,说明该地区通过生产单位产品获得的利益—福利越多。

由表2可见,从2000年到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产值的比重:上海是30%,江苏是54%,浙江是64%;平均工资分别占人均产值的比重:上海是42%,江苏是89%,浙江是97%。如果我们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平均工资的绝对数衡量福利水平,那么在长三角地区,上海的福利最高,浙江次之,江苏最低。如果我们换一种方法,即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平均工资分别占人均产值的比重衡量福利水平,那么在长三角地区,浙江的福利最高,江苏次之,上海最低。第二种衡量方法,实际上考虑了获得福利的成本。在这里,获得福利的成本就是生产—产值。比如,要使职工的平均工资达到2.3万元,粗略地看,在浙江需要使人均产值达到2.4万元,在江苏需要使人均产值达到2.8万元,在上海则需要使人均产值达到5.5万元。

如前所述,从2000年到2006年,长三角地区技术进步的基本事实是:自主创新对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浙江>江苏>上海;引进技术对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上海>江苏>浙江;引进生产对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上海>江苏>浙江。根据这一基本事实,再根据不同类型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对初次分配影响的基本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理论判断,即浙江通过技术进步获得的利益要大于江苏,更大于上海。而根据衡量福利第二种方法的观点,即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平均工资分别占人均产值的比重去衡量福利水平,这一理论判断也得到了证实。

长三角地区技术进步贡献率差别的形成

在长三角地区,江、浙、沪三地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差别究竟是怎样形成的?上海和浙江处于技术进步贡献率差别的两极。就这两极而论,为什么浙江的自主创新贡献率大大高于上海?为什么上海引进生产和引进技术的贡献率大大高于浙江?由于我们是从投资品购买角度度量技术进步的,所以回答上述问题也就是要回答:为什么企业家购买国产投资品并在浙江投入生产的激励大大高于上海?为什么企业家购买进口投资品并在上海投入生产的激励大大高于浙江?

在解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可以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总的说来,进口投资品的技术水平高于国产投资品。具体说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在同一个行业,例如理论上的垄断竞争市场,进口投资品的技术水平高于国产投资品。第二种是在不同的行业,高科技产业往往购买进口投资品,非高科技产业往往购买国产投资品。

由此看来,上述问题实际上可以归结为这样一个问题:高技术和低技术企业或行业何以能够同时并存? 基本的答案是:比较优势。上海的比较优势是:(1)港口城市,地理位置独特;(2)人才乃至高端人才供给充足;(3)融资条件优越;(4)集聚效应显著;(5)商业文化深厚。上海的比较优势就是浙江的比较劣势。正是由于地域上的这种差别,外商直接投资在上海的激励要大于在浙江的激励,内资企业购买进口投资品在上海的激励同样大于在浙江的激励。当然,浙江也有它的比较优势。至少包括:(1)企业家精神普遍;(2)人才成本较低;(3)私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达,在省域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所以,尽管浙江在激励外商直接投资和内资企业购买进口投资品上,与上海相比具有比较劣势,但有可能在激励内资企业购买技术水平较低的国产投资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我们会发现,上海、浙江在选择生产所具有的技术水平的比较优势差别,在投资的行业结构上也有非常明显的表现(表3)。

各地域按照比较优势组织生产,其背后最深厚的基础是企业家的赢利目标,但是企业家赢利目标的实现和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上海选择技术水平较高的生产,成本亦较高;浙江选择技术水平较低的生产,但成本亦较低。所以,经过充分的竞争,各地域的利润率有收敛的趋势。因此,对于长三角地区江、浙、沪三地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差别怎样形成的问题,笔者的回答是:这是各地域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组织生产在竞争中自然形成的结果。

根据转轨经济的经验,技术进步的一般规律可能是: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由于封闭经济的影响,自主创新对技术进步总体的贡献率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引进生产和引进技术对技术进步总体的贡献率不断上升,并逐步处于主导地位(目前长三角地区正处于这个阶段)。我们可以设想,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在内、外诸因素的作用下,我国的技术进步会不断发展,自主创新对技术进步总体的贡献率会不断提高。

基于上述的研究发现,笔者对时下“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提出三点建议:

(1)由于“固定资产投资”中的“设备工具器具购置”和技术进步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宽泛的对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应该调整为对其中“设备工具器具购置”的优惠政策。

(2)如果对外商直接投资——引进生产型技术进步采取优惠政策,那么对购买进口投资品——引进技术型技术进步也应该采取优惠政策。

(3)对外商直接投资和对购买进口投资品的优惠政策,虽然对我国的技术进步是有利的,但在客观上对自主创新型的技术进步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对前者的优惠政策和对后者的优惠政策要考虑怎样更好地衔接。

编辑 李 梅

猜你喜欢
生产型技术型贡献率
农业财政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关联性
浅谈技术型管理者的成长修炼
14.8%
浅析民办高校音乐学(师范)本科专业钢琴课程的特点
浙江生产型民营企业经济问题研究
独立学院在城乡规划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中的创新分析
生产型喷墨数字印刷机大盘点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发布《生产型数字印刷机目录(2015年)》
外功还是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