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2009-11-26 07:58
科学种养 2009年9期
关键词:薯苗农家肥长势

熊 飞

我县地处鄂西北山区,坡耕地面积大,甘薯是主要农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6万~8万亩,但由于品种老化、退化,病毒病发生严重,栽培技术落后,全县甘薯平均产量偏低。为改变这一状况,近年来我县农业部门在省农科院的大力支持下,引进特色、高产甘薯良种,开展品种筛选与高产攻关,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将我县山区坡耕地种植甘薯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选用最新优良品种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目前山区可选用的特色优良甘薯种有鄂薯4号、E02-18(食饲兼用)、鄂薯2号、E02-13(加工淀粉用)、鄂薯3号、E01-17(生食菜用)、新紫218(紫色食用)等。

2选择适宜茬口、地块甘薯耐旱耐瘠、抗逆性强,生育期弹性较大,在山区适宜种植的茬口、地块较多,但要获得高产,最好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力中等的早茬地块。由于甘薯不耐重茬、害怕渍水,因此种植甘薯的地块前茬不宜为薯芋类作物,不能选湿度大、易渍水的低洼地种植。

3深翻耕地。高垄栽培甘薯是在地下结薯的高产作物,不仅需要深厚、疏松、透气的土壤环境,而且结薯期需要较大的温差,才利于块根部营养物质的转化、积累及块根膨大,因此要提高甘薯产量,最好将耕地深翻25厘米以上,并且采取高垄栽培,一般垄高要达到25~30厘米。可采取单窝高垄栽培或单行高垄栽培,垄距一般在70~80厘米。若覆盖地膜,可采用双行高垄栽培,垄距调整为100~110厘米。

4控制施氮,增施农家肥与钾肥甘薯虽耐瘠薄,但属高产作物,要获得高产,就必须增施肥料。在肥料种类与配比上,一是要尽量多施腐熟农家肥,在为甘薯提供养分的同时,也能起到疏松、改良土壤的作用;二是要适当控制氮肥用量,防止施氮过量导致地上薯蔓生长过旺;三是甘薯喜钾,要保证钾肥用量,在土壤缺钾、农家肥含钾不足情况下,更要用化学钾肥补充,满足甘薯高产对钾的需求。根据试验,高产田一般亩施农家肥3000~MOO千克,高含钾复合肥50千克(或尿素10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硫酸钾20千克)为宜。若购买化学钾肥不便,也可亩施1~2千克生物钾肥。农家肥在翻地前全部基施,也可开沟深施于甘薯垄内;化肥除留少量做追肥外,80%在起垄时埋于垄内;生物钾肥最好与农家肥拌匀,随农家肥底施。

5早育早插,合理密植甘薯适播期较长,但生长终止期要求地温在15℃左右,因为当地温降至16~18%时,块根就会停止膨大。为此,要提高产量,就必须适时早播,早育早插,以延长甘薯生长期。一般春薯在2月底至3月上中旬保温育苗,4月上旬至5月上旬栽插;夏薯应抢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前茬收获后及时栽插。栽插时应选择茎秆粗壮、长势旺盛、发根力强的第一批薯苗,剔除长势较弱的带病薯苗,基部用“生根粉”或“恩益碧(NEB)”做浸根处理后,将薯苗自然平展埋入土中压实。若墒情不足,随后浇定根水。春薯一般每亩栽插3500~4000株,夏薯每亩栽插4500~5000株。对长势旺的品种,应适当降低栽插密度。

6早追苗肥,中耕除草薯苗返青成活后,结合抗旱及时用稀粪水提苗,随后结合扶垄中耕除草,一般除草2~3次。也可在薯苗栽插后,用“乙革胺”或“都尔”等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化学除草喷药时墒情要好,否则需加大用液量,以保证除草效果。

7提蔓摘心,化学调控甘薯生长旺季,若雨水较多,薯蔓容易出现生长过旺和节部生根现象。薯蔓节部若大量生根,不仅会使薯蔓生长更旺,还会导致养分分散,对甘薯块根膨大不利。为防止薯蔓旺长,很多农户采用翻蔓办法。试验证明,翻蔓不仅会损伤茎叶,还会使甘薯已有的叶片最佳受光分布遭到破坏,既费工又不能明显提高甘薯产量。正确的做法是改翻蔓为提蔓,同时采取打顶摘心技术。即在主蔓与分枝长至一定长度时,将薯蔓顶端的生长点摘去,可促进薯蔓分枝,明显提高甘薯产量。另外,在甘薯生长旺季,根据薯蔓长势情况对叶面喷施50~100毫升/升的多效唑,也可起到控上促下、提高甘薯产量的作用。

8防病治虫。重点防治地下害虫山区甘薯病虫害过去发生较少,为害也不太严重,但近年来甘薯病毒病与地下害虫发生比较普遍,为害也日趋加重。防治甘薯病毒病,主要依靠更新良种、采用脱毒薯苗,同时注意在生长期防治蚜虫。防治地下害虫,一是农家肥必须堆沤腐熟后才能使用;二是对常年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块,在整地前喷施乐斯本或撒施土蚕快杀、专杀地老虎等杀虫剂,随后将其翻入土中,与土壤混匀;三是在甘薯生长期用乐斯本对水灌根,或用敌百虫拌炒香麦麸制成毒饵诱杀。

猜你喜欢
薯苗农家肥长势
结瓜盛期“歇茬” 恢复长势有“方”
山西270多万公顷秋粮长势良好
如何发酵农家肥
红薯苗栽植成活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旱地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农家肥堆腐要适度过度腐熟危害不小
昆明烟区农家肥的基本特性与安全性现状研究
春季红薯栽苗注意啥?
如何防治黄瓜长势不一
叶菜型甘薯大棚越冬栽培薯苗存活率及其产量性状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