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中承载的孝道文化传播历程

2009-11-26 03:14常华荣
电影文学 2009年14期
关键词:孝道影视作品传播

常华荣

[摘要]尊老、敬老是传统美德,在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尤显重要。影视剧作品作为很好的切入口,对传播和引导孝道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倾注了演职员对生活的探索、对人们内心的关注,指导观众更好地利用身边有限的资源去取得一个宽松、愉悦的生存环境。

[关键词]影视作品;传播;孝道;路径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核心和基石,有利于实现美好的幸福生活,推进社会的和谐进步。影视剧作品特有的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对传播和引导孝道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早期的影片《孤儿救祖记》《姊妹花》,黄梅调影片《宝莲灯》,功夫喜剧《长辈》等,都是优秀的家庭伦理影片。近年热播的电视剧《我们的父亲》《温暖》等,延续着“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长幼有序,各居其位,各司其职的家庭伦理规范。在潜移默化中传承并引导着人们朝着正确的家庭伦理道德迈进。这种引导以笔者的亲历,大概经历了从观看中欣赏,到欣赏中反思,再到反思后践行这样一个心路历程。

一、观看中欣赏

一切感动都源自于欣赏。能够一集不落地去看电视剧《温暖》,起源于CCTV 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一个当代孝子因捐肾救母而被评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以此为原型的电视剧《温暖》在2007年热播。电视剧《温暖》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家的一段生活故事。母亲突然被查出患有尿毒症,只能依靠透析维持生命。为救治母亲,三个儿女竭尽全力。当得知只有换肾一条路能够挽救母亲的生命时,儿子甘愿献出自己的一个肾。从此,用孝子的爱心行动和善意的谎言包裹着的浓浓亲情贯穿始终,一家人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体贴、互相照应,如同阳光雨露一样温暖和滋润着彼此。剧中的主人公是普通和平凡的,所表现的事件也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琐碎事,正因如此,发掘和展现普通人身上潜藏着的美好品质,就会更加真实而富有感染力。老夫妇俩40多年来相濡以沫,走过了艰辛但却温馨的岁月,把3个孩子培养成人。严父蹬着三轮车带老伴去看病、透析的画面把观众拉回到现实中。扑面而来的生活质感触动着每个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一种感动与温馨油然而生。

在现实环境中,与沉重的生存压力相伴随的是对生活的憧憬,是浸润于日常生活中的温暖,它使人从沉重走向希望。热热闹闹的中秋佳节,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抢买月饼的严父和严母,细心地念叨着每个孩子爱吃的月饼,将这个并不宽裕但却和睦、温馨的家庭一下子拉到观众面前,这是长辈对子女的疼爱。与此同时,在一家小酒馆里,摆在桌子上的一个油馍,是长大了的儿子们心中永远的痛,因为它见证着母亲的养育之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大哥严志国为了给母亲治病,东奔西走,访医求肾,最后毅然把自己的一个肾捐给母亲:二哥严效国虽生活窘困。但为挣钱救母拼命工作,导致心脏病复发住进医院;通情达理的两位儿媳妇,也都在以各自的方式为这个家做着贡献,一句“妈是大家的”。表达了每个人心中的孝道。严志国和严母做换肾手术是本剧的高潮。手术前。妻子一句“大不了我伺候你一辈子”的话,将严志国夫妇的真挚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即将临产的妹妹晓红眼含热泪,夺过二哥效国手中的白酒,一饮而尽。这些蕴含着世间美好情感细节的真实再现,充分表现了人性中最温馨、善良、纯美的一面,张扬了中华民族核心的精神价值,使人们在感动中有所启迪。剧中的大款刘双喜与兄妹失和的王一飞也要为自己的母亲和妹妹捐肾,这也许是虚构的情节,但它却使人们看到了榜样的力量,看到了精神价值的力量,看到了人间真、善、美的希望。

二、欣赏中反思

“孝”在传统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中国传统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养老文化的核心。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传统孝道的伦理观念所赖以依托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今天已发生巨大的变革,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了新思想新观念的冲击。“孝”面临着文化困厄,孝道的践履亦陷入一种困境。家庭伦理道德状况已成为影响和制约社会发展、稳定与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建立和谐有序的新时期孝道文化体系,影视作品在人们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恰到好处地引导了人们去树立正确的孝道观。我们在欣赏一段情节、一个人物之后,一定会去做的事情就是反思自己。《温暖》中的母亲如果是我们自己的母亲。我们有没有勇气为母亲捐一个肾?我们会回答,我们很幸运我们的母亲很健康。那么我们有没有常常回家看看年迈的父母,有没有给他们应得的温暖?

再说电视剧《我们的父亲》,其艺术地再现了人们普遍关注的这一社会问题,就是一位把爱献给儿女、品质高洁的父亲,自身却陷入生存的困境。在无奈中挣扎。剧中父亲身上几乎集中了一切父辈们所能具有的美德:慈爱宽厚、善良朴实、勤劳勇敢等等。这一形象叩击着人们的心灵,引发道德文化的反思,其悲剧命运折射出社会道德的失重。作为“孝”的主体,秦家子女们是当代社会具有代表性的一族,他们扮演着相悖的双重人格角色。工作出色,有理想、有追求,但在家庭中却不会扮演称职的子女角色,作为人之子,多有失范。他们的生活世界几乎全部被个体意识、个人价值所充斥。在商业语境下,“孝”的道德意识模糊,“不孝”有时就出于“麻木”和“无心”。在拼命追求实现个人价值的时候,亲情也就无暇问及,孝心孝行也就退居到了末位。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私人本位的自私弱点。这些弱点我们每个中年人身上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

中国传统的反哺型养老文化培育了我们尊老敬长的民族心理意识和养老模式,但社会的巨变。使得这一文化面临危机,反映在当前即是家庭中孝道的践行变得艰难。随着社会的变迁,中国传统的大家庭逐渐向小型化发展,在当今出现的是核心家庭的趋势。正像剧中的父亲没有容身之处,被置于一个边缘角落。在城里不仅是人情的冷漠,更可怕的是没有安身立命处所,他找不到归宿,老人成了多余之人,生存空间被剥夺。传统家庭养老文化正在受到冲击。那么,在这种冲击大潮中,如何让每个家庭善待自己的老人,反思后相信人们会有个正确的选择。这也正是影视剧给人的启迪。

三、反思后践行

传统社会为家庭伦理道德规定了一系列的文化模式,赋以家礼具象化,把外在的规范化为内在的自律;而现代价值选择多元化。人们面对的是没有范本可依的世界。怎样做才是好父亲,怎样才是好子女?好的影视作品以其特有的形象化和生动性刻画出正面反面形象,让观众对是非美丑有了分明的评判尺度。使得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扮演自己生活中的成功尊长或子女角色。

尊老不足、爱子有余是当代家庭代际关系错位的具体表现。一方面家庭对老人的需求重视不够,导致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难以得到应有的满足。一些子女甚至要求老人在家照看孙子(女)或承担家务劳动。导致了老人生活负担的加重;一方面子女们对自己的孩子却表现得“过度关注”,导致了亲子间的冲突。这种不良的家风,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成长与进步,导致其道德观念是非标准的扭曲,造成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部分沦丧。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漫长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形成了包括宽容、善良、尊老爱幼在内的一系列传统美德,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敬养双亲、兄弟和睦、夫妻恩爱、邻里互助、教子严明、养教并重、勤俭持家等。这些传统的家庭美德,在中国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中,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团结和社会的和平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虽然我国的国情发生了变化,但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永无过时可言,尤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们在深刻的慎思之后。会在自己的行为中去践行优秀的家庭伦理规范。影视作品恰恰是很好的切入口,“孝”文化也正是借助于这种传播在影响人们。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倾注了演职员对生活的探索、对人们内心的关注,指导观众更好地利用身边有限的资源去取得一个宽松、愉悦的生存环境。

猜你喜欢
孝道影视作品传播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尽孝而亲不待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绝对“孝道”有悖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