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图式与英文电影片名翻译

2009-11-26 03:14夏英姿
电影文学 2009年14期
关键词:英文电影翻译策略

夏英姿

[摘要]文化图式是关于文本以外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结构性知识。本文从文化图式理论的角度,分析电影片名翻译时常见的问题,并探讨如何调整译语读者的文化图式,通过四种翻译策略来实现电影片名的成功传译。

[关键词]文化图式;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策略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文化的内涵要靠语言来表达,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其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载体。翻译作为语际间的信息传递,是与两种文化密切相连的,所以翻译也可以被看做是文化翻译。译者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更是两种不同的文化。文化图式是文化的浓缩,文化图式的翻译就是通过源语文化图式的正确解码将其恰到好处地在目的语中进行文化图式的重建,这种重建必须建立在读者可根据目的语文化图式加以解码的基础之上,它在读者对整个翻译作品的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译者在处理文化图式差异时所采取的策略对电影片名翻译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分析文化图式差异,并以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为例。探讨在处理文化图式差异时所采取的策略。

一、文化图式与片名翻译

图式是人们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基础。对于图式人们有多种定义,Bartlett认为,图式指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组织,是被学习者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与怎样把其丰富到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文化图式是指文本以外的文化知识,包括风土人情、习俗、民俗等内容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是人类通过先前的经验已经存在的一种关于“文化”的知识组织模式,通过激发观众头脑中已经存储的知识、结合过去的经验,对新信息进行积极的反映和有效的组织,促进已经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再将之存储到观众已有的知识库中。观众头脑中已储存的知识对理解电影片名的方式和运用效果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译者在翻译电影名称时不仅要传达影片固有的内涵,更重要的是激活观众头脑中已储存的文化图式,使片名更容易被理解和吸收并融合到已有的图式中,产生新图式,丰富头脑中图式空档的内容。从而能正确理解和记忆所获得的内容。英文电影片名翻译要在两种不同的语言间进行成功的文化图式切换,尽量做到见之于文,形之于声,达之于众。

二、片名翻译文化图式的实现策略

英语电影片名中有许多含有特定文化因素的语言,它们为汉语文化难于理解和接受,这就出现了文化因素的处理问题。在小说等文学翻译中,译者还可能利用注解来说明译文中不易理解的地方,而电影片名翻译中是不可能的,必须要让观众一听就懂,这种特殊性决定了译者必须利用已有的图式知识去积极主动地重构原文的文化图式。从而准确地获取原文的主要信息。译者必须使自己的图式与原文本的图式取得一致才能真正传达原文的意思和作者的意图。这两种图式越是接近,翻译就越能传达意义。同时译者要充分地利用译文与读者相关的文化图式,或帮他们建立新图式,或修正或改变已存在的相关图式,使得译语观众与源语观众在接受性上能和谐统一。

1文化图式的对应

文化图式对应指的是用目的语中能准确、全面表达源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的现成的文化图式来翻译源语中的文化图式。人们只要一提到它们,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沟通。在进行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时,译者可以在源语中找到相对应的文化图式,进行对等的翻译。如美国影片Here Comes the Son讲述的是一个单身男士杰克与女友正约会时,突然来了一位背着婴儿的年轻女子,声称孩子是她与杰克所生。儿子的到来不仅搅乱了他的约会,而且带来了一连串的麻烦,甚至使他丢掉了心爱的工作。但他最终收获的是浓浓的亲情和一个幸福的家庭。如果单看字面就容易译为《儿子来了》,那就丢掉了“来的不是时候并带来了一连串麻烦”这层意思。该片的翻译套用了一个中文成语“不速之客”,把它译成《不速之子》,达到了图式对应的效果。中文很地道,很容易引起中国观众的好奇心。这种策略运用的前提是源语与目的语有着相似的文化联想。这是当原语与译语在功能上达到重合时,图式对应是最简单而又最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这些图式对应的翻译是在语言共性的基础上,在合乎译文全民规范的情况下,也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既保持原文的思想内容。又尽可能保持了与原文语言文化图式相对应的翻译。

2文化图式的修润

文化图式的修润是指中外观众在知识面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对翻译过来的某些特定文化图式尽可能在译文文化图式中进行修整润饰。电影片名翻译中如果就事论事,会造成这一文化图式的缺省和破碎。如Seven一片描述了一个极富宗教色彩的犯罪故事:一个变态杀人狂自认是上帝,并围绕天主教七大死罪的戒条来逐条杀人。七条罪分别指代七项世人常犯的过错:酗食(gluttony)、贪婪(greed)、懒惰(sloth)、淫欲(lust)、骄横(pride)、嫉妒(anvy)和暴怒(wrath)。Seven是一个在宗教上极为神秘的数字(上帝用七天创世,用亚当的第七根肋骨造夏娃),在影片Seven中数字“七”也是无处不在,七罪七罚,故事发生在七天之中,下了七次雨,结局也发生在第七天下午的七点,这是一种宿命的暗示,也是一种宗教的凸显。对于并不怎么了解天主教的中国观众来说,仅仅一个“七”字是不可能使其产生与天主教传统影响下的人们同样的文化图式和认同感的,所以影片被译为《七宗罪》,它巧妙地加上了含有西方宗教色彩、中国观众不熟悉的文化图式,使影片主题鲜明,起到了对片名修润的作用。《七宗罪》既点明了故事的主线又凸显了宗教寓意。

3文化图式的重构

文化图式重构指的是用目的语中不同的文化图式来翻译源语中的文化图式。这种翻译法在翻译某些特定的文化图式时,对原文化图式进行解构,了解其含义,在汉语译文中找到相似的文化图式后再进行重新构造。文化图式重构这一巧夺天工的翻译手法在电影翻译中随处可见。如美国电影Waterloo Bridge如果直译为《滑铁卢桥》,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拿破仑兵败滑铁卢的历史以及硝烟弥漫的战场,从而造成源语的文化图式的移植失败。众所周知,1817年英国在泰晤士河上出资建造了滑铁卢桥,以此来纪念威灵顿公爵指挥英国军队打败拿破仑而取得的滑铁卢战役的胜利。如果依据英文直译成“滑铁卢桥”,观众定会认为这是部与拿破仑打仗有关的战争片或介绍与该桥建筑有关的纪录片。但看过此片的观众都知道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爱情片。影片描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年轻漂亮的女演员玛拉在滑铁卢桥上结识了青年军官罗依,并成了恋人。而后,玛拉获悉罗依战死疆场。痛不欲生,为了生存沦落为妓。当罗依奇迹般地出现时,她无法面对现实,为了爱情和名誉,她再次来到与罗依初恋的地方——滑铁卢大桥,并在车轮滚滚的大桥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史中,有着许多与之相

仿的神话传说。如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许仙与白娘子的“断桥相会”,陕西省蓝田县一年一度的“蓝桥相会”等等。而“蓝桥相会”的传说与Waterloo Bridge故事情节有着许多异曲同工之处。所以译者把原名“滑铁卢桥”译成了“魂断蓝桥”。这样做不仅避开了中国观众由于地城文化差异、历史背景知识缺乏而引起的文化图式的缺省:而且“蓝桥”这一隐含中国文化的意象能使观众一看到片名即刻领悟到这是部关于爱情的电影,将源语中的爱情悲剧这一文化图式惟妙惟肖地传译出来,堪称经典。

电影翻译中文化图式重构的意义在于能及时有效地与观众沟通,使观众心领神会,由此来吸引广大的影迷,创造译制片票房纪录的新高。

4文化图式的转换

文化图式的转换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将源语文化中相应的文化图式转换到目的语中,在译人语中创建新的文化图式来翻译源语中所蕴含的文化图式的翻译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弥补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文化图式在另一种语言中一时的空缺,避免出现一种文化传统中具有正面寓意的美好文化图式在另一种文化里却成了反面寓意的丑陋文化图式。

由于地区、国家、民族在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差异,当把一部电影从一种文化介绍到另一种文化时,电影译名还承载着准确传递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和情感的任务。如2000年美国奥斯卡最佳影片American Beauty主要讲述的是莱斯特·伯纳姆正处在中年危机之中,与他的妻子卡罗琳关系十分冷漠,夫妻间难以交流。他们的女儿简整日闷闷不乐,与邻家的儿子里克·菲茨关系亲密。莱斯特陷入失业以及与女儿好友安吉拉有染的泥潭中难以自拔。这部以美国中产家庭为焦点的家庭写实片,坦白地揭露了存在于美国家庭及社会的一些问题,包括中年危机症候群、青少年的族群认同及吸毒问题、父母与子女间的疏离现象、同性恋问题等等。如直接译为《美国丽人》给观众的印象是描述一个美国美丽女子的故事,没有把电影所蕴含的文化含义传递出来。而AmericanBeauty是美国的一种“多年生红玫瑰”也叫红蔷薇。玫瑰花美丽、圣洁,表示崇高神圣的爱情,片名“AmericanBeauty”实际上是玫瑰家族的一种,用这种玫瑰象征生命中的完美,莱斯特对安吉拉的性幻想永远在铺天盖地的玫瑰花瓣中展开,其久旱逢甘露一般的铺张想象充分喻示了他的生命中是如何的缺少“美”。还有他的妻子卡洛琳。也要通过料理花园弥补与家庭的缝隙,从中找寻填充自己的意义和美。影片包含的很多社会问题都是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的症结。诸如拜金主义造成的精神压力、生活的单调乏味、个人的挫败感、性、毒品、暴力等等。感同身受的美国观众会处处与影片的细节产生共鸣。而影片主题正是批判没落的美国中产阶级,描述了他们的家庭的迷惘、破碎与堕落。台湾译名《美国心,玫瑰情》更进一步触及了American Beauty所蕴含的文化含义。但还是很难让观众直接将片名的含义与美国红玫瑰对等起来。翻译应尽量忠实地再现原文的形象化语言,如译成《桃色玫瑰梦》,“桃色”与暧昧的情爱有关,而“梦”又说明这一情爱关系的虚幻。该译名既能让观众沉浸在新的源语文化之中,也能了解源语文化的本来面目,唤起对电影内容的联想。

由于文化图式的差异,要想译笔传神就要正确理解它们独特的含义。

实际上,以上四种文化图式翻译的实现策略也是融会贯通、互为补充,并非独立存在。

总之,电影片名的翻译,要遵循一般翻译原则。文化图式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译者对源语和译人语形式的理解,以及对其内容的熟悉将会大大促进电影片名的理解与翻译。由于中西两个民族在文化图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译者要注意电影片名翻译中文化图式缺省或冲突。在翻译这些片名时应考虑文化图式的对应、修润、重构及转换翻译策略,尽可能在比较短的标题中找到切合原片意境的文字,选用本民族语言中与原片艺术最相似、最贴近的,为本国观众所熟悉的、易于接受的词语来进行电影片名翻译。

[参考文献]

[1]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4,

[2]周兆祥,翻译与人生[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8,

[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时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刘明东,文化图式的可译性及其实现手段[J],中国翻译,2003(03),

[5]贺莺,电影片名的翻译理论和方法[J],外语教学,2001(01):59-60,

[6]柴梅萍,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修润与转换[J],苏州大学学报,2001(04),

[7]刘明东,刘宽平,图式翻译漫谈[J],外语教学,2004(04),

[8]李颜,从文化翻译观的角度谈影视翻译[J],湖南大学学报,2005(03)。

猜你喜欢
英文电影翻译策略
多模态视角下英文电影配音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析英文电影在传播英美文化上的作用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英文电影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关于英文电影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的调查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