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立肖
空山,静夜,稀星,迟月。身处此境,你会有何感?会孤寂吗?会恐慌吗?会百无聊赖,意兴阑姗?会哭哭啼啼,怨天尤人?会跌跌撞撞跑下山,奔向有人家的村落吗?台湾散文家简[女贞]会如何想、如何做呢?让我们循着她的文字,去追捉她的踪迹,捕获她的灵悟吧。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不来近我,我自走向山水。
作者是白天来看山的,看山的走势,看山的姿态,看叠叠的岩石,看翻覆的花树,看“盘绕于树干间”的蛇藤。
暮色渐沉之际,鸟倦归巢之时,人也该“歇宿”了。痴情于山的作者,不归家,不投友,却“藏身”山的怀抱,“采来柔嫩的青草”,铺设于地,铺就一床名副其实的“青草榻”,与山亲近,同山共眠。
偌大的空山,孤身一人。月未出,夜沉沉,远星幽微。看山下村落“已到吹灯时刻”,那“提灯”的夜行人也回家了。“我”躺在青草榻,不但不寂寥,还有了新的发现——“在完全的沉静里有一丝甘美。”那味道不在味觉,不在听觉,不在视觉,是心与心的结合使然,是心境使然。
心境如睛空朗月,即使满天乌云,你一样可以收获一天澄明的碧空。心境有花,即使在寒冬腊月,你也能得到满室清香,人在无所欲求之时,所看,所听,所触,所闻,所感,便无所不美,无所不甘,感到万物没有比此时更好的了。因此,沉静的作者能闻到青草茎的甘美,能欣赏到“夜色的浓淡、星空里星子的移动、山涧的流畅、花树的翻覆,以及不知憩息于何处洞穴的兽的鼾声,共同和弦才完成的笙歌”,并“呼吸了远村飘来的桂香”,能感知到一切圆满,岁月静好,所有的都好了。
“迟来的月”使乌鸟发出“惊呼”,那该是多么皎洁的月啊,让人想起王维“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意境。韩愈有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在多情的作者笔下,月亦有情,她娇羞,她怕自己的出现破坏了这静谧,便静悄悄地来,又静悄悄地去了。但她何曾去,她躲起来了。静夜,春山,明月,花香,草香,鸟啼,让人迷醉,由醉入梦。“待我翻身”,梦醒时分,却见月光如洗,洒满青草榻,与“我”同榻而眠,只是忘了吹熄她的灯盏。
简[女贞]在《私房书》里曾如此理解优美风景里的寂寞:“海浪研洗过的沙滩,应该有人去走字;雪花覆盖的野地,应该有鸿爪钤印;漠漠水田,应该有鹭鸶照镜;一匹平铺的苔萱,应该有人去点墨。这样,天地才不会寂寞。”
如此空旷的一座山,如此静寂的夜,难怪山不寂寥,水不寂寞,花不孤单,草不凄惨;难怪“我”的世界,沉静中有甘美,远处香能共享,涧、鸟、兽可和弦,原是作者将自己化入其中,物我一体两相谐,走字自然,点墨空山啊,如此,宇宙万物怎不春意盎然,生机勃勃,趣味无限?
自然是伟大的,有了人的自然,一切皆活起来。人在,万物皆自在,有情趣的人走入风景,天地与“我”才会相伴两无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