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族地区高校的推行计算机+课堂教学模式的适应性研究

2009-11-24 07:54陆昌兴
学理论·中 2009年6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模式适应性民族地区

陆昌兴

摘要:本文通过对照教育部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的计算机+课堂教学模式发现本民族地区所实行教学模式还存在很大差距。结合四年本校实践发现民族地区高校存在的差距的根源在于政策导向,设备不足,教师和学生方面差异,本文探索从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教学环境,促进师生的观念转变,克服师生们对新教学模式的不适应,消除学生“四不”现象和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入手推行新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关键词:计算机+课堂教学模式;民族地区;“四不”现象;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G423.0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3—0222—02

一、影响民族地区新模式推广的根源

1.一线教师缺乏对《课程要求》的认识。一线教师是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先导者和实施者,也是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课程要求》 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教师通过转变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据调查由于缺乏直接参与学习和了解《课程要求》的机会,广大民族地区高校的一线教师对新教学模式知之甚少,尚未做好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的心理准备。

2.多媒体教学观念滞后。参照Kern & Warschauers (2000)有关CALL(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三个阶段划分可以看出,目前我们大多数的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还停留在第二个阶段(1980s—1990s)Communicative CALL上。很多教师把计算机+课堂教学模式理解为单纯的课堂播放多媒体课件,对网络教学使用很少。源于对建构主义理论和学生自主学习理论缺乏认识。课堂上教师还是主角,还局限电脑使用上,错误地认为课堂上使用电脑播放PPT课件就是实施了新的电脑+课堂教学模式。很显然还远未达到第三阶段(21st Century)Integrative CALL阶段以学生为主导,大量使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要求。也与《课程要求》所提出的“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的目标相差甚远。

3.实施新的教学评价方式阻力大。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课程要求》要求对学生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特别是形成性评估通过根据教学目标,采用多种评估手段和形式,跟踪教学过程,反馈教学信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采用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记录、网上自学记录等多种形式,以便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价和监督,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建议学生通过计算机学习所获学分的比例在大学英语学习的总学分中不低于30%。但是,要推广这种的新评价模式的遇到很大阻力。一方面,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既方便又省时省事;另一方面,新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对教师的多媒体网络技术要求较高,教师的工作量加大了,期末学生成绩计算程序明显比过去繁杂,评分主观因素太重和标准不易统一。

4.学生的 “四不现象”严重制约着新模式的推广。按照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学应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重点地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能力。然而,调查发现很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高,上网缺乏目的性,缺乏利用上网学习的意识,上网学习英语的时间少(曾祥发,2008:114)。目前教师普遍反映制约着新模式的推广学生的“四不现象”严重,即:课前不预习,不做笔记,不开口和课后不复习。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习惯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面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变得无所适从,有的学生甚至由于沉溺于网络游戏荒废学业。在几次学生的反馈意见中,学生普遍反映:不知道如何预习;教师上课课件播放太快,记不下来;没有准备,课堂上不知说啥好。课后各种应酬多,无暇顾及复习。

二、尝试推广计算机和课堂教学模式

首先,统一教师思想。首先组织本年级组老师学习2007年《课程要求》(正式),转变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学习如何使用《新视野大学英语》网络课程和口语考试系统流程;坚持每单元集体备课形式以尽可能统一思想和教学内容;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交换意见以便及时解决新的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为保证学生的多媒体和网络学习时间,充分利用语音室和网络资源,提高学生的听说读能力,每周一至四下午开放多媒体语音室免费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安排专职老师值班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并对作好记录。

其次,引导学生角色转换。《课程要求》指出学生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的探索性学习。各班教师必须先教会学生使用《新视野大学英语》网络课程,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认识形成性评价的意义和记分方式,让学生能有目的的学习,避免学生网络学习满目性或沉溺于网络游戏。同时,提供几个常见英语学习网站,以丰富他们的英语学习内容,弥补课文和网络课程的不足。加强监督,消除学生的“四不现象”,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另外,发挥课堂的监督作用。过去教师主宰了整个课堂,学生课堂上参与的机会少,教师无法知道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新的教学模式主张应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所以,教师除了进行必要的引导性教学,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外,尽可能地把更多的课堂时间和一些课堂环节的交给学生来操持,以监督和检查学生的课外或网络学习。“这也有助于教师观察学生如何适应自己特别感兴趣的和觉得有用的课堂活动” (Breen,2002:203)。比如让学生尽可能模仿老师用英文进行讲解课文,挑出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阐述处理课文练习的解题思路和技巧,以及进行Powerpoint演示等,然后由其他同学来补充和评定该学生的表现。老师根据同学的意见给出相应的评价,记为课堂表现成绩。但老师始终强调:希望学生不只是给出练习的参考答案,而应该多给一些自己的理由。

最后,严格执行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为方便各位老师采用新的评价方式,学期一开始就将带有公式的平时成绩表和记分细则发给每一位老师。教学过程中通过加强监督,促使大家按章办事,按要求打分。笔试和口语考试均实行交叉阅卷,尽可能消除老师间的分歧,确保对学生的学习做出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通过采用过程形成性评价(30%)和终结性评价(70%)相结合的方式,彻底打消学生寄希望于期终考试的念头,打破学生临时抱佛脚的习惯,目的是促使学生能更加关注平时的过程学习,注重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培养,促使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取得良好学习效果。

三、对今后推行计算机+课堂模式教学模式的建议

1.领导应该多重视。作为主管教学的领导应该重视学习和宣传推广《课程要求》所提出的计算机+课堂教学模式。它不仅有助于提高本校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同时对其他学科发展网络教学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加大力度改善校园网络环境,兴建一定数量的网络自主学习中心,及时更新网络平台内容和有针对性的增加其功能,使之变为一个多学科网络教学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投入。

2.学校应强化制度化管理。通过强化教学过程的指导、督促和检查,确保大学英语教学达到《课程要求》所提出的教学目标。应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逐步把学生上网学习真正以文件形式纳入到过程性评价体系中,对学生使用网络学习给予一定免费学习时段并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既能保证学生的自主上网学习时间,防止学生沉溺网路,又能使网络自主学习中心物尽其用,真正发挥的辅助教学的功能作用。

3.提高教师的多媒体网络综合技能。教师集学生语言环境的营造者、学习的促进者和学生潜能的挖掘者于一身,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是成功推广新的教学模式的关键所在。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更具有挑战性。既要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又要合理继承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优秀部分,发挥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因此,提高一线教师的多媒体网络综合技能刻不容缓。既可以采取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的计算机和课堂教学模式研讨会,加强与试验学校的教师经验交流,也可以聘请省内外一些在推广计算机和课堂教学模式有成功经验的教师对本校教师进行培训。

4.提高学生的网络学习技能和自我管理意识。要实现以学生为中心,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教学要求,实现计算机辅助自下学习英语的最大效益,帮助学习者实现个性化学习、主动式学习,首先必须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使用技能,了解计算机和网络可以为自主学习者提供便利条件和学习内容(刘延秀等,2008:70)。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和网络应用能力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网络学习效率和对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克服“四不现象”;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学习的监督和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有必要让教师介入学生的自主学习,实施针对性的干预和制止确保学生的自主学习性的提高(江庆心,2006:13),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防止学生因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或沉溺于网络而失学。

参考文献:

[1]Breen,Littlejohn. Classroom Decision-Mak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2.

[2]Warschauer, M.& Kern, R. Networked-based language teaching: Concepts and Practice. CUP,2000.

[3]高艳.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试验与思考[J].山东外语教学,2006,(1):64-67.

[4]江庆心.论教师介入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J].外语界,2006,(2):10-15.

[5]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6]刘延秀,孔宪辉.计算机辅助自主学习+课堂的模式探索与学习者研究[J].外语界,2008,(1):64-71.

[7]曾祥发,郑宇,黄倩.医学生利用网络学习英语的调查和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113-114.

(责任编辑/王建国)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模式适应性民族地区
国内外适应性学习的研究热点、演进路径与发展建议
构建中学政治生活化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五步探引”课堂教学模式下对《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运用
针对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适应性的相关探究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规避“男生危机”现象
从《孙子兵法》中的“奇正相生”联想到雕塑与环境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