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顿的教学模式对中国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的启迪

2009-11-20 08:29樊清熹邱志涛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5期
关键词:基础课程伊顿艺术设计

樊清熹 邱志涛

[摘要]约翰内斯•伊顿(Johannes ltten,1888~1967)是包豪斯首位杰出的基础课教师。他的教学从宗教、哲学和一些成功的教育模式中吸取了养料,在他强烈的个性影响下,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伊顿基础教学模式。针对于当前我国的艺术设计基础教育滞后的状况,研究和学习伊顿的教学模式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约翰内斯•伊顿 艺术设计 基础课程 教学模式

一、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创始人——伊顿

约翰内斯•伊顿(Johannes ltten,1888~1967)生于瑞士。他是包豪斯的首位基础课教师,也是个虔诚的拜火教徒。简朴的生活、睿智的双眼、枯瘦的身材、神秘的个性是他留给学生的大体印象。而他所主持下的热火朝天的基础课堂却也是包豪斯校园里一道值得欣赏的“学术风景线”。

二、伊顿的基础教学模式对中国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的启迪

1.我国的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现况

教育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得到了快速的、规模化的扩展。拒统计,至2006年11月为止,全国设有设计创意相关学科的高等院校(包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独立学院、独立校区及办学点)约为1221所,开设相关专业(含方向)达3300多个。而根据抽样统计结果,至2010年止,全国艺术类高校的在学人数应为144万。

“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基础教育作为整个艺术设计教育的基石,它发展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艺术设计教育的成败,也直接影响到我国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在当今我国各大艺术高校中,基础课程却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虽然学生入学的第一年都是基础课程的学习,但“基础”二字已被错误的诠释为“简单”,在课程设置、教学形式、训练内容上都是千篇一律、年复一年,教师缺乏激情,学生只求应付。要改变這种被动局面,关键在于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和教学模式上的推陈出新。

回到上个世纪的包豪斯,我们去体验一下约翰内斯.伊顿的教学模式,时至今日,我们依旧能够感受到课堂中他的“热情洋溢”,学生的“兴致盎然”。虽然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他那充满“感性”的教学模式依旧值得我们借鉴。

2.对伊顿基础教学模式的探讨和学习

(1)在“放松”的状态中开始课程

伊顿的学生阿尔弗雷德•阿恩特(Alfred Arndt)回忆入学第一天去上伊顿的初步课程的情形。“伊顿让学生们反复对他说‘早上好,但还是认为我们还在昏昏欲睡、口齿不清。‘请站起来。你们必须要放松,彻底放松,不然就没法工作!转转头!照这样!再使点劲!你们的脖子还没睡醒呢……”

这是伊顿对“放松”的一种独特的要求。他喜好东方的哲学和宗教,尤其注重内在的精神冥想。他在课程中引入了道教、禅宗以及瑜伽的一些训练方法,要求学生以呼吸和放松的练习来开始他的课程。这种举动看似荒谬,仔细一想,却有一番心思。学生在进入课堂时,或是睡眼朦胧浑身乏力,或是七嘴八舌不听劝阻。此时,“放松”则不失为一剂良药,能使学生摒弃一切思想的杂念,消除肢体上的紧张与不适,从而顺利地进入到一种“自我”的精神状态,做到“精神集中”、“心手合一”。因此,它不仅仅是一种“释放”,更是一种“回收”。

在社会因素更加复杂的今天,学生更有可能沉湎于网络、情感、幻想等情境中迟迟不能进入状态。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教学也是一样,越想直接进入主题往往越难达到效果。我们不妨也在上课的开始几分钟做有益于身心放松的尝试,它可以是各种形式的,或是教师一个富含哲理的小故事,又或者是关于课程内容的小讨论,还可以是多媒体的资料欣赏……

(2)在“游戏”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一种未受外界压抑的本能状态下的创造能力,是一个人的好奇心、想象力、兴趣、自我表现等创造性品质的综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成为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

伊顿在他的基础教学中大胆地借鉴了福禄倍尔和蒙台梭利的幼儿素质教育模式,主张将枯燥的课程训练变得游戏化、自由化。因为不论年龄大小,创造性都只可能在一种自发的、本能的情况下激发出来。他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去发散思维,去动手制作,以此来完成自己的创作。

其一,他在基础课程中开设了主观形状与色彩的练习,他认为,“主观色彩结合是识别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关键,帮助一个学生去发现他的主观形状与色彩就是帮助他去发现自己。”

其二,他要求学生尝试各类质感、图形、颜色与色调的组合,既有平面的,也有立体的。他还要求学生对不同的材质和肌理进行研究,然后通过拼贴、组织不同材料来激发学生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形式。

“涂鸦”是儿童最原始的绘画,是一种在懵懂状态下表达自己情感和认识的方式,在这一“玩”的过程中,他们最基本的创造力就被激发出来。虽然伊顿的“在游戏中学习”借鉴的是儿童教育模式,可谁又能否认成人和儿童在所谓的“玩”的本能上的一致性呢。

目前,在我国的艺术设计基础教育中强调“游戏”,并非无视知识和纪律,它只是以一些让学生主动而非被动接受的形式来展开教学,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造力的目的。比如美国奥斯本发明的“头脑风暴”法,它就是采用一种小型会议的形式,让与会者充分运用的自由联想,毫无顾忌的提出各种想法,得到彼此激励、相互启发的作用。在这种特殊的“游戏”中,创造力被毫无抑制的激发出来了。

(3)在“运动——感受——运动”的过程中实现“质”的飞跃

伊顿认为,“外”与“内”应该是统一的,而外在的事物与人的内心感受也是统一的。但凡被表现得栩栩如生的东西,都是经历过亲身的感受。在授课过程中他强调“运动”,认为运动是感觉的来源,而感觉是创作的基础。这种授课方式在他的学生斯托尔兹的日记中有详细记载:

“……你必须首先训练你的手,让手指变得柔软灵活,我们进行手指训练,就像钢琴家那样。在这些基础的训练中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节奏和韵律的存在。首先是用手指连续画圈的动作,通过手腕、肘和肩膀传递到心脏。你必须感觉每一个记号,每一根线条,不能对节奏一知半解。绘画并不是再现眼睛所看到的,而是使你所感觉到的外部刺激(自然也包括内部刺激)贯穿于整个身体,这样得到的是完全个人化的东西,是某种艺术创作……”

伊顿想告诉学生,绘画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感受,是要调动身体的每一个部分、每一个器官乃至每一个细胞来感受,它是整个知觉的和心理的。这一感受的过程引导着思维发生变化,从而达到对事物深刻的理解,再通过身体表现出来,实现“质”的飞跃。

“运动——感受——运动”,这看似容易的三部曲到了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在我国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却被打上了问号。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导致学生的惰性意识增强,能“抄袭”则不“模仿”,能“模仿”则不“原创”,甚至有些学生请人帮忙来完成作业。在这种情况下谈何“运动”,何来“感受”。

运动是感受的基础,感受又能从精神层面更好的引导运动,从而实现质的飞跃。因此,在我国的基础课程教育中,必须强调“运动——感受——运动”这一过程,拒绝抄袭、模仿和捉刀。

(4)体验“神入”的境界

“神入”是指产生和对方在特定情境中—致的内心体验,包括类似的表情、姿态和动作。伊顿经常使用这种方式来展开教学。

课上,他先在纸上随意画一个图形,要求学生临摹。首先一个学生上来演示,伊顿批评了他的作品,并纠正了他身体的姿势,然后他要求这个学生数着节奏作画,之后每个学生都被要求重复了整个练习。

伊顿还用这种方式来帮助学生解读昔日大师的作品。在对格吕内瓦尔德的《哭泣的圣玛丽•玛克达列娜》的造型分析课上,他对学生大声说到:“假如你们从它那里体会不到那最崇高、最深切的悲伤之情与悲哀的幻想,那你就不要在这幅画前动手描绘,而应静静地坐在那里,让自己沉浸在那悲伤的情绪里……”

这种授课方式看上去有点形而上学的味道,而事实上伊顿是希望通过模仿形式让学生挖掘出隐藏的精神因素,从而更好地理解画面的构成形式和语言符号。它实际是心灵的一种“同质异构”。

在我国基础课程教育中,恰恰缺少这样一种境界,临摹成为了很多学生最愿意接受的一种形式,因为这看似不用动脑,只需模仿即可。殊不知,没有深刻体会到作画者的情感与作画意图,没有感受到作品的韵律和节奏,那只能称为“照搬照抄”。

三、结语

教育无国界,伊顿在他的基础教学中成功地融入了福禄贝尔、蒙台梭利的教学模式及其东方的禅宗、道教的气功

等元素,使其丰富而新颖,开创了一个属于他的时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我国艺术设计基础教育思想被动、发展滞后的现状来说,伊顿那种充满激情和深入心灵的教学方式,恰似一股清新的风,吹入我们的校园,打破教室的沉闷,唤醒沉睡的思维。

参考文献:

[1][英]弗兰克•惠特福德著.林鹤译.包豪斯.

[2][瑞士]约翰内斯•伊顿著.色彩艺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3][英]弗兰克•惠特福德著.陈江峰,李晓译.包豪斯:大师和学生们.艺术与设计.

[4]化铉.伊顿在包豪斯基础课上的教学思想探讨.中国美术教育,2002,(2).

猜你喜欢
基础课程伊顿艺术设计
《星.云.海》
《花月夜》
伊顿花园别墅设计
伊顿花园别墅设计
自动控制类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影响中职数学教学效果的因素与对策研究
抓住基础课程五要素,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伊顿成功举办伊顿—长城车辆解决方案技术日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伊顿在上海车展亮相四款重量级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