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环境保护类社会实践开展的机制研究

2009-11-20 08:29张晓松张红鑫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5期
关键词:机制研究社会实践环境保护

张晓松 张红鑫

[摘要]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日趋提升到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地位。在这一背景下,高等学校中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了广泛的政治经济社会意义。本文阐述了该类型社会实践开展的趋势和意义,分析了开展实践的思路和机制,并以武汉科技学院环境城建学院开展的环境保护类社会实践活动为例,讨论了社会实践的具体方案和做法。

[关键词]环境保护 大学生 社会实践 机制研究

一、高校环境保护类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趋势和意义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逐渐向多样性、高效性,辐射不同层面,不同社会阶层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一些新的发展趋势:第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从“感知”实践向“参与”实践的发展;第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从片面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向提高整体综合素质发展;第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从“单向结合”向“双向结合”发展;第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从无序实践向有序实践发展。结构、形势、探究方向都较以前有创新和突破。其中,以环境保护类别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国大力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趋势下,作用更加突出和明显。

1.政治意义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同年12月,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报请国务院同意,批准武汉“1+8”城市圈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可见,国家重视环境保护是空前的。

2.经济意义

目前,我国环保工作进入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主干线、主战场和大舞台,统筹资源、优化产业结构,高效发展,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3.社会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空間和周边环境都有了很大变化。以往的以环境消耗为代价的经济形式已不适合当今人们的生活要求,通过对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倡导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二、环境保护类社会实践的机制及思路

1.完善组织机构

计划开展环境保护类社会实践的学校院系,首先,要成立领导小组,争取学院党政的重视和支持。其次,团委书记要亲自负责,指导学生开展活动。

2.加强队伍建设

提供人财物坚强保障,成立领导小组,制定组织形式,明确职能分工。可通过领导亲自指导、组织骨干培训、制定优惠政策,广泛吸纳在校青年融入环保队伍建设,开展相关研究、实践、宣传等公益活动。同时,委派相关职能人员参加培训,和其他环保类组织广泛交流,拓宽视野。

3.结合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和科研平台。以环境工程学科依托,借助学校开放实验室,可以对周边环境,如居住地、河流、湖泊等地进行调研,加强节能减排等方向的研究。充分发挥学校相关专业的博士、教授的科研专长,大胆推行课外科技活动导师制,发动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环保调研和课题研究。

4.对接相关专业实习基地

依托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建立的环保专业实习基地,可与省市环境检测中心站、市三大污水处理厂、环保工程公司等建立长效实习基地。实习学生可对企业环境污染状况、排污情况以及改造工程项目、生活污染源进行监控和改造。

5.积极开展环保主题活动

以环保组织为主阵地,以宣传环境保护理念、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开展调研实践活动、参与环境科学研究为主要内容,深入学校、企业、车站、菜场、社区等开展环保宣教活动,讲解环保知识、发放调查问卷,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具体做法分析——以武汉科技学院环境与城建学院绿色环保协会为例

武汉科技学院绿色环保协会,是一个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服务“两型”社会为宗旨,以发挥环境工程专业优势、宣传环保理念、参与学术研究、开展调研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以环境实习基地为平台的大学生社团。绿色环保协会自2005年成立以来,坚持在武汉及周边城市循序渐进地开展了以环保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1.了解环保知识,宣传环保理念,增强环保意识

宣传环保理念,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是环保协会的首要任务。团队通过讲解环保知识、宣读环保倡议书、填写调查问卷、环保知识问答等方式宣传了湖北省内湿地的污染情况、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保护措施、环保法律法规等。团队的系列宣教活动受到了宣教活动所在地广大市民的热情参与和一致好评。团队活动受到了中国青年网、荆楚青年网、湖北新闻网、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新闻媒体的报道。

2.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

协会连续3个暑期组织了“走进石首,魅力天鹅洲”、“爱护水资源、保护洋澜湖”、“生态•绿色•和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倡导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4支环保社会实践团队。协会所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连续两年获得了湖北省“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奖。2007年暑假,团队积极参加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饮水当思源,呵护水源地”的湿地使者实践活动,并获得了由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办事处联合颁发的2007年湿地使者行动优秀奖。这些实践活动,提高了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动手能力。

3.发挥科研优势,开展学术研究,提高理论水平

绿色环保协会长期接受武汉科技学院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多专家的指导,参与环境学科的学术研究。3年来,该协会成员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先后参与科研立项课题数10项。其中,5篇文章发表在美国【SUPPLEMENTARY MATERIALS】期刊(SCI刊源)上。这些成果激励着更多的青年学生热爱环保事业,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理论水平。

4.开展志愿者活动,服务“两型”社会

会员作为环保活动的志愿者,立足学校,辐射社会,做了大量志愿活动。在校内,他们定期维护草坪、义务植树、义务宣传环保知识。活动自开展以来,得到了共青团湖北省委青农部、湖北省环境保护局宣教中心、武汉市环保局宣教中心、中华环保联合会华中地区工作站等政府单位和NGO组织的大力支持和赞誉,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协会曾被评为年度湖北省优秀大学生社团。

综上所述,环境保护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强了专业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实践目标设定、方案优选和实践模式进行科学、合理地制定和规划,通过这一途径,大学生的实践活动才能达到适应社会发展,为国家输送有能力、有创新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宋芳.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发展的新趋势.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

[2]张晓松,王国华.城市圈视角下工业对生态环境的机制影响研究.当代经济,2006,(5).

猜你喜欢
机制研究社会实践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及实现机制研究
领导—成员交换的理论阶段、维度划分和机制分析
独立学院实习实训暨创新创业基地的运作机制研究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