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瑾 秦向阳
〔摘 要〕信息不畅已经成为制约宁夏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解决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网络进村入户等难题,近年来宁夏自治区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信息化工程,大大加快了宁夏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但仍存在农民信息意识薄弱、信息资源开发不足、信息资源标准化程度低、信息人才缺乏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加快农业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开展个性化、本地化、实用化信息资源服务完善数据库建设、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信息资源;整合现状;宁夏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09-0066-05
Research on Integration of New Countryside Information
Resource Construction in NingxiaLi jin Qin Xiangyang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Agriculture,Beijing 100097,China)
〔Abstract〕Information blockade has been the restriction for rural development in Ningxia.In order to resolve the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integration,information share and rural informationization,the government of Ningxia municipality has implemented a series of information programs and pushed the new countryside informationization forward.However,there exists problems such as weak awareness of farmers,insuffici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exploitation,low level standardiza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lack of information human resource,etc.This paper proposed several measures include: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standardization system,implement personalized,local and practical information resource service,complete database construction,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human resource.
〔Key words〕information resource;integration status;Ningxia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经济时代,信息已经作为一种资源,与物质资源、能量资源一起构成现代经济社会的三大支柱性资源,在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自2005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四年强调农村信息化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提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信息服务”。整合信息资源,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中国的西北部,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信息不畅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彻底解决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网络进村入户等难题,近年来宁夏自治区政府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实施了一系列信息化工程,如“三电合一”、“扁平式进村入户”、“三网一馆一院”、“三新”工程等,大大加快了宁夏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本研究对宁夏自治区农村信息资源的利用与整合现状进行了研究,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1 涉农信息资源整合的内涵
整合农业信息资源,就是依据不同层次农业信息用户的需求,将与“三农”问题有关的、原本离散的、多元的、异构的、分散的信息资源通过分析、评价、筛选、类聚、标引、著录、排序、建库、存储、链接等一系列逻辑的或物理的方式组织为一个整体,使之有利于管理、利用和服务。也就是把分散的涉农信息资源集中起来,把无序的信息资源变为有序,以提高信息的质量,保证涉农信息的有效流通和组合,帮助农村用户有效查找、获取和利用所需信息。它包括对与“三农”有关的信息内容、信息设施、设备及从事信息搜集、传输、加工、存储与利用的技术与管理人员的整合。
2 宁夏农村信息资源整合现状
2.1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2.1.1 广播电视
目前,宁夏自治区已建成7座MMDS(Microwave Multipoint Distribution Systems,微波多路分配系统)发射台和19个转发站,形成了覆盖全区广大农村的MMDS传输覆盖网,“农村电影工程”在全区农村建立了53条电影院专线,设立了2 620个放映点,农村电影覆盖率达到98%。2007年,宁夏财政支持广电部门,采用卫星直播接收方式,实现了全区所有20户以上、50户以下的1 477个自然村免费收看电视节目[1]。同时,政府投资约2 700万元,对地处边远、居住分散的20户以下的自然村,采取积极措施帮助其解决看电视难的问题。到2007年底,宁夏农村广播节目综合覆盖率达到86.6%,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达到95.83%,2007年新通广播电视20户以上的自然村个数达到1 207个,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达到36 696户,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为4.49%。
2.1.2 电力、通讯
2006年末,宁夏自治区93.6%的乡镇已经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全部的行政村通电,99.8%的自然村通电;98.4%的行政村和96.9%的自然村通电话;64.2%的乡镇有邮电所[2]。宁夏农村固定电话用户近50万户,占农户总数的50%左右。据宁夏调查总队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7年,全区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84.5部,手机普及率为69.5%[3]。与此同时,农民的通讯消费支出也增长较快,2007年人均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265.8元,其中人均通讯费支出为70.3元。随着手机在农村的大面积普及,其用途也不再局限于打电话,一些农业信息咨询、农业天气预报正走进农民的生活,成为农民致富的好帮手。
2.1.3 计算机与网络
宁夏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网络全覆盖,建成了以光纤通信网络为主、辅以无线宽带的数字化大容量、高速率的通信网,全区75%的行政村通过光纤和无线宽带方式实现宽带上网,25%的行政村采取“450M数字无线接入系统+新一代卫星天线接收系统”的方式实现上网,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农村网络全覆盖[4]。
目前,宁夏2 362个行政村,村村能上网,并实现了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三网合一”,建成了自治区信息中心平台、互联网电视IPTV分平台,对接了宁夏广电总台提供的60套直播电视节目,有3 500部DOD点播影片,可向全区2万个农村用户提供直播电视、时移电视、视频点播等在内的互联网视频服务。建成了宁夏农村综合信息网和“三农呼叫中心”,建成了2 802个信息服务站,有300多位农林、畜牧、果蔬等专家通过讲课、座谈和答疑的方式,为农民解答各类问题1.5万次,通过信息站播放互联网电影8 000多场次,开展远程培训4 500场次,培训农民10万人。2007年以来,宁夏通过信息服务站上传和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29万多条,实现农产品网上销售收入2.3亿元[5]。
2.2 农业信息网络建设
2.2.1 网站基本情况
近年来,宁夏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快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进程,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以宁夏农业信息网(www.nxny.gov.cn)为基础平台的联通国内外、自治区内各地市县的农业综合信息平台。目前宁夏涉农信息网站近100个,内容涵盖种植、畜牧、乡企、农机、渔业、技术推广、市场营销、质量安全、生产经营、专家咨询等多方面,具备农业决策、农业专家、农业数据查询、远程教学、农业电子政务、农业电子商务六项主体功能,形成功能强大的自治区级信息服务窗口。
2.2.2 农业门户网站——宁夏农业信息网
宁夏农业信息网于2000年3月开通运行,2004年3月进行了功能完善和提升,实现了数据库管理。2005年进行了全面升级,网站栏目由以前的12个增加到目前的23个,涵盖了种植业、畜牧业、农机、渔业等各个行业。新增了农业科技、农业标准、政策法规、农事指导、政务公开、网上办公、农业专题、农业数据库、致富信息等栏目,开辟了视频点播、专家咨询、农业论坛等模块,实现与用户之间零距离交流。搭建了供求信息平台,实现了全区农业信息与全国的交流,促进了全区农副产品在全国的流通。目前访问量达到120万,日最高访问量达2 000多人次,日均访问量达1 188人次,访问者覆盖了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注册用户达1 200多人,与全国400多家网站建立了友情链接[6]。
宁夏农业信息网的建立拓宽了宁夏特色优质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也成为宁夏农业信息发布及各级政府指导生产、引导消费的重要途径。
2.3 农业数据库建设
宁夏农业农村信息数据库建设是宁夏农业信息整合的重要手段。该数据库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格式、统一把关的原则建设,由自治区级23个涉农行政主管部门及行业管理主管单位参与建设。数据库内容包括政务公开、农业政策法规、农业资源、农业标准、生产技术、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机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专家、农业视频教育、农民经纪人、农业工程、市场信息、统计信息共15个大库129个子库300多项内容。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和居民文化素质不高导致信息意识淡薄宁夏地区地处中国西北地区东部、黄河中上游,是传统的农业省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5%,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由于长期受到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制约,宁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社会经济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落后。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 180元,低于全国农民人均水平4 140元。占全区土地面积近2/3的宁南山区2007年绝对贫困人口8.8万人,低收入人口(包括贫困人口)24.8万人,农村人均纯收入仅2 190.5元。宁夏农民的综合生活质量在全国处于较低的水平。
从居民文化素质水平看,2006年宁夏地区15岁及以上识字率为84.5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13个百分点。在校大学生数所占比例为0.7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54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2006年调查资料显示,纯农户家庭劳动力具有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数占总劳动力人数的51.2%,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07年,仅相当于小学水平。
宁夏作为不发达地区,当前调整产业结构的基本方针仍然集中在发展农业、能源、交通和原材料等基础产业上,信息产业没有充分发展成为主导产业,信息化程度很低,信息市场所面临的社会基础还很薄弱。对于农民来说,虽然大部分县区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站,但能随时上网的农民少之又少,对信息资源的利用缺乏积极性,信息传播效率不高。由于没有享受到信息化所带来的方便快捷,人们自然也意识不到信息资源就是财富,落后的信息意识进一步限制了地区经济发展和人们收入增长,形成恶性循环。
3.2 农业信息资源重复建设与浪费现象普遍
农村农业信息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得到了中央各部委的大力支持,初步统计,约有30多个部委制定了相应的推进农村信息化政策,涉及到的工程项目不下40项。这些措施和行动发挥了很大作用,这也是近年来农村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的重要因素。但由于条块分割,各部门间的投入并没有很好地形成合力,自建系统、各自为政、各搞一套的现象比较普遍,在网络建设、资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各个环节都存在重复和浪费现象。
目前,宁夏地区的农业网站体系已基本建立,涉农网站有40多个,区内主要的农业政府部门、信息管理部门、科技部门以及大量的涉农企业都已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涵盖了政务信息、市场信息、科技信息等多种信息类别。从栏目设置上来看,90%的网站都设有供求信息、价格行情、农业信息等栏目。由于这些网站的建设大多是在不同时期,由不同的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开发,在不同系统的接口和数据交换方面存在着兼容性差甚至无法交换的问题,导致信息重复采集、重复发布、标准不统一,信息资源横向整合和纵向传输的通畅性差,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各级政府部门难以及时获得全面、系统、准确的信息,也给农户和企业的信息查询带来很大困难。
3.3 信息资源开发不足,信息缺乏针对性和实时性
翔实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目前我国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尚处于发展阶段,普遍存在资源开发不足和利用率低等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有的数据库中大多数记录不足1万条,数据库总容量大约为世界的1%,而其产生的社会价值只及世界资源总值的1‰。农业数据库不仅资源数量少、质量低,而且共享性差,无法形成农业信息网络服务能力。
目前,宁夏农业信息网的数据库建设已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建成了包括政务公开、农业政策法规、农业资源、农业标准在内的共15个大库129个子库,信息内容丰富,覆盖面广,但信息的利用率低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由于数据库大多是文本型的,以文献为主,多媒体信息和全文数据库几乎没有,数据资源的形式太抽象,凝炼性太强。从形式上来说与农民对信息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不适应。二是在已有的信息中,宏观信息多,微观信息少;面上信息多,区域信息少;过时的信息多,时效信息少。难以满足农民对信息实用性、实时性的需求。三是信息对农民日常生活生产实践指导性不强,农民不仅需要实时的信息发布,更需要信息深加工、整理后的分析预测与市场指导,缺乏这一点则达不到为农民服务的目的。
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另一问题是大量的农业信息资源尚未开发出来,已开发的未得到有效的利用,成果商品化程度不高。虽然宁夏自治区近年来在农业信息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快发展,但大多数仍停留于研制、示范阶段,还未普及应用,如农业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模拟模型系统等。主要原因是与生产实际结合性不强,停留于科普性知识介绍,对农业生产不具有预测性指导。有的模型模拟预测功能很强,智能集成不够,难以让基层农技人员操作使用,不易普及推广。
3.4 农业信息资源整合的规划与标准难以制订
实现农业信息数据库、信息技术和网站的集成和整合,必须要有统一的标准和技术平台支撑,通过标准建设,实现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共享等环节的规范化,使信息资源实现兼容和共享。
目前宁夏已基本建成了农业信息采集体系,拥有固定的信息采集渠道。但除自然灾害的信息采集和预测预警较规范化和制度化外,其他方面尚不规范和系统。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农业信息分级分类、指标术语、收集渠道、应用环境等方面至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而农业信息涉及面广,由多个信息供给主体分散提供。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各个信息供给主体往往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形成自己的内部标准,这一点在政府部门尤为明显,这样就造成了本部门以外的人员对其提供的信息不能正确理解,更谈不上共享和应用。
3.5 农业信息人才缺乏
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的新型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使得现代物流、电子商务、软件业、信息技术研发、信息技术培训等领域内相关信息技术人才的需要也大幅提升。从提升产业链、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撑握自主知识产权的迫切需要来看,高端信息技术人才将成为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主要支撑力量。在发达国家,信息产业就业人数已占到总就业人数的60%左右。
目前,宁夏地区信息队伍建设薄弱,信息产业人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高端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缺乏,低端的高技能人才缺乏,信息产业技术工人的构成比例还不够合理,高级技术工人紧缺现象严重。仅有的少数信息科技人才,大都集中在银川市等大中城市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许多市、县缺乏信息技术专门人员,广大乡、村信息人才更是奇缺。2006年宁夏地区从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工作的职工人数仅为4 743人,占全区职工总数的0.84%,同期,北京为4.34%,广东为1.51%,宁夏从事信息技术的人员比例在全国排名第26位[7],与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
4 对策和建议
4.1 以需求为导向,提供个性化、本地化、实用化的信息资源服务涉农信息以处于生产一线的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为主要服务对象,包括普通农户、种养大户、农民经纪人、科技协调员、信息员、农民专业合作社、民间协会、中介组织、农业企业等。对信息需求者而言,不仅需要生产、科技、政策等信息,还需要供求、价格、劳动力转移等信息,不仅需要原始信息、静态信息,还需要分析预测、市场指导等,信息需求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涉农信息资源整合必须要从农民需求出发,在农业生产、农业管理、农产品流通、农业预测预警、农业专家智能系统、农业政策法规等领域,建立“农业110快速反应”信息服务体系及运作机制,为农业产业化提供经常性的信息咨询服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信息服务的有效性。
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是针对不同农户,采用不同服务策略和方式,提供不同信息内容的服务。它具有以农户为中心、对农户需求进行挖掘、灵活多样和主动将信息推送给农户的特点。通过个性化内容定制、个性化信息检索、个性化界面来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由于农业生产与区域特点、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习惯密切相关,因此农业信息资源收集还应围绕地方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展开,满足农户对信息资源本地化的需求。目前在农村普遍推广使用的短信信息平台,主要以信息群发的方式传播信息,信息量大,涵盖内容广,针对性和实用性差。应根据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将农户按从事不同的农业产业进行分类,按季节、农时及时有针对性群发至不同组别农户,另外,农户还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短信息,信息站根据个性化需求进行短信回复,与农民开展“点对点”的互动交流。
4.2 因地制宜开展信息化建设,实现直接面向农民的信息资源整合推进农村信息化,要根据各地农村社会的收入和农民的信息消费能力的不同,把信息化建设划分出层次,根据各自所处的层次和阶段,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发展模式。如位于城市周边的乡村,应以宽带信息的连接和在线数据库信息的整合服务为信息化建设重点;远离城市的乡村,可通过有线电话、无线电话、广播、信息小报、DVD光盘、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等方式传递信息;种植、养殖专业村,应以特色产业信息服务网点建设为重点,通过宽带或多媒体信息服务站来保障农户的信息需求;相对贫困的山区农村,应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基本的信息化通道。
4.3 加快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
没有统一标准的技术平台,就难以把各部门、各方面的信息资源整合到一起。要通过标准建设,实现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共享等环节的规范化。首先,制定信息采集的标准与规范,在正确把握各种用户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对现有农业信息指标体系进行分类整合,制定农业科技、农产品市场、政策法规等信息采集、处理标准和信息服务规范。对农业信息体系内部各种信息采集渠道进行合理规范,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其次,建立信息技术的标准与规范。组织有关专家对信息的存储、传输、共享及网络建设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结合实际需要,建立农业信息体系软硬件技术标准、数据标准。重点研究制定“金农”工程、“三电合一”信息平台、乡村信息服务站建设标准和运行管理制度,以保证信息资源的共享共用,实现各级各类农业信息处理平台和网站的互联互通。
4.4 完善重点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建设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内容。目前宁夏地区的数据库建设已初具规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数据库涵盖范围广但内容不充实,数据更新周期长,达不到实时性、有效性。要加大力度,对宁夏各级涉农部门现有数据库资源扩充完善,同时应结合宁夏农业产业特色,重点开发农业资源数据库、农产品市场信息库、农业科研及实用技术推广信息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数据库、农村教育数据库、农民和农村经济统计数据库、农业发展招商引资数据库、农业及农村政策数据库、小城镇建设数据库等农业信息数据库,为宁夏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系统化的信息资源保障。
4.5 加强农村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在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人才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它直接关系到信息化建设的成败。由于信息人员队伍的类型不同,培养的内容和机制也不相同。对于管理型人员,要着重培养他们对信息资源建设的宏观及微观决策能力和组织能力,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和管理水平。对于专业技术开发人员,应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具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筛选、分析、重组的能力。信息开发利用人员必须接受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方面的教育,学习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信息检索技术知识,不断提高研究能力。
针对宁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信息人才队伍的建设应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如提供先进的软硬件研究环境和丰厚的物质生活条件,鼓励业务骨干出国进修、培训,对有突出贡献人员和起特殊作用的人给予重奖高酬等。重视农林牧类高等职业院校及中等专业学校的办学规模和质量,将各类农林牧业知识技术与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有效结合,将成人教育与普通中、高等教育有机结合,对现有农业就业者和潜在农业就业者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社会主义新农民,全面提高宁夏农业信息化主体素质,为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宁夏网.宁夏:今年我区财政为民办15件实事[EB].http:∥www.cpad.gov.cn/data/2007/0302/articlez332975.htm,2009-02-18.
[2]宁夏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http:∥www.nxny.gov.cn/readnews.asp?newsid=352907,2009-02-18.
[3]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宁夏农村手机普及率近70%[EB].http:∥www.nxso.gov.cn/newszdisplay.asp?newsId=2128,2009-02-18.
[4]中国广播网.宁夏在全国第一个实现村村通互联网[EB].http:∥www.cnr.cn/2008zt/cl/mtjj/200808/t20080831z505087320.html,2009-02-18.
[5]宁夏新闻网.宁夏农村服务站信息员显桥梁作用[EB].http:∥www.nxnews.net/5158/2008-11-29/55@342725.htm,2009-02-18.
[6]惠芳.宁夏农业信息网构建及应用[D].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