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方复 王 英
西安音乐舞蹈学院地处西安市东郊沪灞区生态园,占地300余亩。校园湖光树影,绿草茵茵,果园飘香,环境优美。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这所植根于西安丰沃文化土壤的民办院校,扎实奋进,锐意进取,历经10余年的磨砺,现已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民营音乐舞蹈艺术人才培训基地之一。
据了解,西安音乐舞蹈学院是经西安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一所中高等全日制艺术院校,下设大专部,中专部、小学部和成人高等教育。学院设有舞蹈系,音乐系,艺术系,传媒系四大类,共有舞蹈声乐,动漫设计、影视表演播音与主持等十一个专业,在校生1000余人。并配备专业的舞蹈教室,琴房、计算机中心、多媒体教室及标准的运动场地、网球中心和专业演艺大厅。2008年,学院还投资600余万元,建成了设施功能齐全,堪称西北一流的“西舞大剧院”。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从建院时起,西安音乐舞蹈学院就形成了开放式,多元化的办学思路,坚持“高起点,高水准”的办学原则,聘请了一大批国内外艺术教育界知名专家任教,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荟萃。10多年来,学院注重实践,勇于探索,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办学思路,弘扬“坚定,争先,高效,奉献”的精神,确立“弘扬个性,突出特色德艺双馨”的办学理念,强调促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制定“团结、敬业,勤奋,创新”的校训,围绕“德育为首、五育并举、提高素质”的目标,实行“量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采用封闭式军事化管理,为人才全面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谈及西安音乐舞蹈学院,不能不提其创办人王汉智先生。随着学院规模的发展壮大,身为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音乐舞蹈学院院长的王汉智先生深感肩上社会责任的重大。在他的领导下,学院始终坚持“为党分忧,为社会造福”的办学理念,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建设。2007年初,西安音乐舞蹈学院从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和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招收了8个民族71名贫困生入校进行为期五年的学习,全力打造我国“民族舞蹈职业教育第一班”,为西部地区培养文化艺术“种子”。对这些学生的学费,吃,住行等一切费用。学院予以全免。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领导感激地对王汉智院长说:“你们为西部文化艺术教育出力,为西部培养了一批文化艺术种子,也改变了这些少数民族学生的命运,实在是功德无量!”
“5·12”汶川大地震,又一次激发了王汉智这位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在他的具体安排和指导下,学院又接收了100名在四川,陕西,甘肃大地震中受灾的14岁以下孤儿和困难家庭子女入学。对这些学生的学费、住宿费,伙食费等同样予以全免,直至培养成人走向社会,据估算,学院开设青海藏族班,云南傣族班,四川灾区班和西安民舞班四个免费班,需要投入的资金就高达1700余万元。国务院办公厅原司长赵庆云先生视察了西安音乐舞蹈学院后感慨地说:“王汉智院长为党分忧,为社会造福的举动很让人感动。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风尚的交相辉映,也看到了我国民办院校的发展方向和美好前景!”
西安音乐舞蹈学院以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为目标,坚持艺术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育才方针,近年来,学院先后组织学生义务参加了“2006人文奥运,盛典西安”、“第九届中国西部经济贸易洽谈会开幕式”,“美丽的眼睛看西安”,“世界小姬西安行”、杨凌农高会“相约农科城”,西安文艺界迎接十七大“放歌新时代”、“第二届中国诗歌节开幕式”等大型演出和央视,凤凰卫视省,市电视台多次电视文艺演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从2002年至今,西安音乐舞蹈学院已向社会输送了1000余名毕业生。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形势下,学院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前景广阔。无论是在哪个单位,何种岗位,学院的毕业生们都严格恪守“服务人民,造福社会”的信念,努力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王汉智院长不靠国家一分钱,顽强拼搏,精心打造西部艺术职业教育“航母”的事迹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均对其进行了多次报道,
大爱无疆,奔涌着滚滚不息的暖流。王汉智先生以执著的信念和不以曹利为目的的办学理念,以符合西安发展需求的办学规模和坚定不移的坐标,既成就了千万学子青出于蓝的人生与事业,又为西安发展奉献了一片热忱。
西安音乐舞蹈专修学院,无愧于艺术教育的沃土,音乐舞蹈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