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春
近年来,随着电脑的普及和教学设施的改善,多媒体大量应用于课堂教学,令师生耳目一新,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已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当然,多媒体教学在直观上、形象上、真切化和便捷化方面,绝非是传统教学所能比拟的,然而运用多媒体教学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笔者认为:语文课堂上多媒体的运用有利也有弊,并非多多益善。
一、语文课堂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必定能专注于学习,其汲取知识的效率也将大大提高。而要维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为学生创设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富有趣味的学习情境。相对于传统教学单纯的语言讲述,多媒体所展现的色彩鲜艳、音色悦耳、画面活泼的视频、音频、图画、动画等,无疑更能调动、激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的听觉、视觉同时得到刺激,从而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自觉、自愿地学习。
2丰富教学信息,提高教学效率。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但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与其它学科关系密切,涉及的知识面既久远又深广,因此,语文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大量的资料及信息源。传统教学“封闭式”的教学弊端之一,是就课文讲课文,跳不出“书本”,教学缺乏应有的广度和深度,难以提高教学效率。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必须开发课程资源,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而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能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事物、现象、过程等全部再现于课堂,提供丰富的教学信息,让学生透过事物固有的信息,通过事物的形、声、色、变化和发展等去获取知识,认识世界,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化难为简,提高语言感悟。传统的教师利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讲到底的授课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了。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后,对于《唐诗宋词》学习,多媒体教学体现出更多的优势。这些诗歌语言凝练。表达含蓄,意境深远。但是由于年代的久远,教师个人语言表达不足,学生想像力贫乏,讲到意境时,教师只能无可奈何地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样很难让学生品味出诗歌的意境。可是如果运用多媒体再现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描摹富有特征的形象画面,无疑会把学生带人久远的历史中,从而体会诗人的悲与喜,品读出诗文的意境。所以说,多媒体技术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能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二、语文课堂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1多媒体教学脱离了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忽视了对学生听、说、读等基本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是:教师引导学生感知文本,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十分重视“读”,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种在熟读乃至背诵基础上的教学,能使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素材,培养学生细腻的语感,同时还能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而现在的语文课堂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冲击下,学生在课堂上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以前的那种书声琅琅的语文课堂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声情并茂的课文录音。这种规范化的课文录音给学生划定了一个框框,约束了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使学生的认识趋同化,不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
2多媒体教学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想像力。西方有句谚语:“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形象思维的特殊性,形象思维的过程必然地伴随着读者自身的思想、情感、认识等复杂的过程,因而一个文本文学所记载的信息每个人都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从文本解读中所获得的形象也就有了迥然的区别。同样是读《红楼梦》,但每个人心目中的林妹妹却各不相同。读《三国演义》,有人读到的是曹操的奸诈狡猾,有人读到的是他的雄心大志。而现在由于多媒体教学课件是由教师事先设计的,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甚至问题的设计都早已安排好,教师只是按照制作好的流程操作鼠标,完成各个教学步骤。也就是说,教师划定了一个由起点到终点的严密轨迹,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沿着课件指示的轨迹走下去。这种定向式、模式化的教学,严重束缚着学生思维的发展。
当然,我们应当承认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巨大的功用,然而,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的先进不等于教学思想的先进,多媒体教学只能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它无法也不可能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广大教育工作者只要因课制宜,因需所取,因势利导,勇于进取,不断探索,扬利去弊,多媒体教学一定会日臻完善,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