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安德烈·夏普
根据最近的统计数字,在美国,多代家庭正在增加。2000年,估计有4.8%的家庭是多代同堂。到了2008年,这一数字升至5.3%。这是一个多世纪以来,第一次多代共处的家庭数量在增加。今天的数字是,估计620万父母与他们的成年子女一起生活。
19世纪50年代,大约1/5的家庭是多代共处的。之后的半个世纪,这种家庭开始慢慢减少。那时候。美国正迅速从农业社会转向机械化与工业化社会。有些地方,以前,一个个大家庭世世代代在同一块土地上经营,而制造业的崛起,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迁往城市,以便找到收入更高的工作。
与这一现象共存的是,大量欧洲移民涌入美国,他们在这个新国度里依旧保持着多代同堂的传统。经济也是一个原因。美国1 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工资不太高,的确需要几个劳动力生活在同一个家庭里以便赚的钱能够维持全家人的生计。所以,多代同堂继续着,每名成员都为大家庭尽着绵薄之力。
20世纪最初的20多年很快过去了,接下来是像飓风一样的经济大萧条。这场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将无数家庭抛入贫穷甚至赤贫当中,很多属于富有阶层而且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本来已经开始建立核心家庭(就是只包括丈夫、妻子和年幼的孩子的小天地),但面对大萧条带来的种种危机,他们决定回归传统,合力抗击。多代共处再次成为标准的家庭生活方式。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二战结束后,美国出现了几个重大的变化:
因为深知大萧条造成的贫困,罗斯福总统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实行政府社会保障计划。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安全网络。它要求每一个工人和每一个公司都要为工人将来退休后的生活提前支付费用。罗斯福的社会保障计划,加上60年代林登·约翰逊总统的“伟大社会”计划,使美国老人在退休后仍然能够保持经济上的独立,也就是说。不需要子女的财物,老爸老妈也能过得舒舒服服。
另一个重大改变是,艾森豪威尔总统大大拓展了全国公路系统,家庭开始摆脱城市的局限。那些打完仗回到家的士兵,因为获得了政府提供的大学教育费用,也纷纷从父母身边搬走。他们完成学业后,结婚,生子,也愿意与妻儿一起住在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孩子也能够接受更好教育的地方,而不是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老家。这似乎是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自然规律。
同时,到了20世纪60年代,超过60%的家庭能够靠一个人的收入来维持。所谓的单一供养家庭就成为人们心中理想的家庭模式,大多数人都为这一目标努力着。人们得意地说,老公一个人挣的钱就足够让老婆安心地留在家里照顾孩子。
成年子女能够安心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政府到点必发的社会保障援助金,也让上了年纪的老爸老妈能够安度晚年,同时他们也觉得孩子“翅膀硬了要飞走了”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满足地留在自己的“老街道”——他们中的很多人就是在这里生儿育女的。
也有一些老人更青睐“退休社区”。这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兴起并繁荣发展起来的新事物。这些社区也被称为“主动退休社区”,由一幢幢老人购买或者租用的房子和公寓构成,通常只允许55岁以上的人入住。社区主要是为那些健康的、不需要医疗援助的老人准备的(虽然有些社区附近就有此类医疗援助机构),重点提供社交和康乐活动,例如可以打打高尔夫球或者网球,可以方便地去买东西、看电影。有充足的储蓄,又有良好的社会保障福利,一些老人于是收拾行李,离开居住多半生的老街道,搬进这些为他们“量身打造”的更舒适的退休社区。
总之,出于种种原因,起来越多的父母与成年子女“分道扬镳”,原来数代同堂的大家庭慢慢分解了。
这一时期,其他几样变化也正在进行着。
第一,美国人的预期寿命有了根本性的延长。从1900年到2000年的一百年间,平均寿命增加了25岁,创纪录地达到了65岁以上!2000年,65岁以上的老人占到人口总数的15%左右;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一倍。事实上,未来的20年间,估计每天都有一万人会迈进60岁的门槛。第二,现在年长者的孩子比以前的少,这意味着,将来能够照顾他们的孩子也少了。第三个变化是几代人之间的关系在改变。今天的年轻人与父母相处得比较融洽,当他们步入成年后,很容易与父母和睦共处,而不像二战期间那一代似的把照顾老人当成巨大的负担。第四个重大变化是来自拉丁美洲4和亚洲的新移民大量涌入,在那些地方,多代同堂的生活方式仍旧非常有生命力。
这些趋势也引起了房地产行业的注意,他们已经开始尝试把退休社区发展为能夠让祖孙数代共同居住的“多代”社区。
2007年开始的金融危机,让美国经济备受打击。很多人薪水大减甚至丢了工作,生活费用却节节高升,加上用于买房买车的大量贷款要还,许多已经独自生活的成年子女招架不住,不得不搬回老爸老妈家里。他们被称为“飞去来的孩子”。根据2008年人口普查的数字,2000万18岁至34岁的人住在父母家里,占到这个年龄段总人数的30%。
这些子女中的些人一在经济上能够帮助父母,但许多人不能。结果。父母不得不“预支”自己将来的费用。多年后这可能会成为一个大问题:在他们非常需要钱时,却发现钱早就用光了,这反过来又给子女增加了意想不到的负担!
谁来提供照料?
在美国,现在主要是女儿和儿媳在照顾老人,包括老人的日常需要,也有经济上的补助。但他们未必与老人住在一起。不过这一趋势在慢慢改变,越来越多的男性也承担起这个重任。
一般来说,如果子女认为老人需要照顾。通常由其中一个女儿来负责,直到她感到再也无力坚持下去。然后,大家一起探讨各种可能的替代方法。例如,花钱请人来照顾老人,送老人去“辅助医疗”生活区。“辅助医疗”生活区其实是一个小公寓,有一两个房间和非常小的厨房与浴室,老人们拥有共同的交往空间,一起打牌聊天,一起在公共饭厅就餐。这里还提供洗衣房、家政服务、交通辅助和有限的医疗帮助等等,通常还有24小时安全保障。
如果所有的办法都行不通,这位女士只能要求其他家庭成员“允许”她将老人送进养老院,那里能够提供24小时的照顾。
不幸的是,无论把老人送进养老院,还是把他们留在家里,对照顾他们的子女来说,前景都很是不妙。多数老人不希望去养老院,即便目前的生活有很多不如意,他们还是希望尽可能久地留在这个生活了多年的老地方。关于养老院的大量负面报道,也让他们深感恐惧,他们认为自己会像包袱一样被扔掉。甚至更糟。很多父母希望孩子们承诺,永远不会把他们“打发到那里”等死。
但不少家庭最终还是得把年老多病的父母送到那里。做出这样的选择非常困难,而且往往伴随着悲伤、内疚与无奈。这个决定通常要由所有的家庭成员共同做出。没有人喜欢这个主意,但这又是不得已的选择。与很多国家与地区一样,美国人也认为这种做法违反传统的孝道。这最后一步,必须谨慎考虑。
在过去的一百年间,我们看到了多代家庭的分分合合;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这种情况也许会再次重演。如何让身处其中的老人得到最好的照顾,又不成为下一代的沉重负担,仍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