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趣忠
考点阐释
书写是否规范,主要看字迹优劣、有无错别字、卷面是不是整洁等几个方面。前些年高考作文评卷标准专门设置“书写”项目,赋分高达5分。后来虽说不再单列这个专项,但在“等级评分标准”中有“字体”条款,错别字仍然单列扣分。标点使用不当,直接影响表情达意,虽然不曾明确规定如何扣分,但是肯定会导致隐性失分(因给评卷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而被降低等次)。2008年安徽卷作文题,更在“要求”中强调了“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总之,不管评分标准如何定,书写不规范,标点不正确,其结果会或显或隐地失分,因此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写作指导
一、关于文面
“书写规范,标点正确”属于文面问题,是文章内容的视觉化。在考场作文中,文面的好坏会给阅卷教师留下非常重要的第一印象,一定要引起充分的重视。
(一)达到基本的书写要求。有些考生认为反正自己写的字不漂亮,因而放弃了书写要求。其实只要稍加注意,就能使文面提高一个档次。不求书法之美,但求字字端正;不求遒劲有力,只求笔笔清楚。忌写连笔字,忌写细长不稳定的字,忌忽大忽小,忌挤扭成一团。字形大致统一,笔画少的字也不要挤在一起。
(二)不用修改液。使用修改液,虽然改掉了一个字,却在文面上留下了污迹,再补上的字往往笔画加粗,字迹不清,弄得脏兮兮的一片,影响文面整洁。
(三)不用浅色笔书写。纸白色浅,对比度不强,即使是好字,也显不出良好的文面效果。特别是浅圆珠笔写出来的字,细软无力,难以辨认。
(四)正确使用修改符号。文章尽量少修改,如果非改不可,则要使用规范的修改符号,并讲究修改的位置。即使是加在上下左右边框处的修改文字,也应整整齐齐,给人眉目清楚之感。修改时画出的线条能直勿斜,能少勿多,切忌横竖交叉呈蛛网状,更忌随意涂画。
(五)熟练使用标点符号。具体应注意:第一,熟悉各种标点的用法,注意标点的位置,比如不在句首出现句号、逗号、问号、顿号、分号,可以将这些标点放在上一行的末尾;省略号、破折号占两格,不要简化成占一格,也不能断开,等等;第二,不能随意加标点,比如一个逗号到底,或者句号只是一个黑点;第三,注意停顿的层级,比如由短到长的停顿,依次用顿号、逗号、分号和句号。
(六)掌握基本的行款格式。主要包括:(1)每段开头空两格。(2)一篇800多字的文章,分四到六段为宜。人物对话可分行书写。(3)写书信类记叙文,要注意书信的行文格式。①称呼:第一行顶格写,后面用冒号。“称呼”用语可视收信人身份而定。②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一般先写问候语(如“您好”),再写主要内容。③结尾:写祝颂语。这类用语应根据对方的身份、职业、写信的时令等而定。“此致”等可写在正文末尾,也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夏安”等要另起一行顶格写。④署名:写于另起一行的偏右处。亲朋好友之间写信,可在署名前写上与“称呼”相应的自称。⑤日期:写在署名下一行的右边:(4)要用统一的有层次的序号。一般来说,最高层序号用一、二、三;第二层次序号用(一)、(二)、(三);第三层次用1、2、3;第四层次用(1)、(2)、(3)。(5)标题写在第一行居中位置,副标题前要加破折号。
(七)准确控制字数。高考评卷中,我们经常见到两种情况:一是字数不够800字,按评分标准,每少50个字就要扣1分。实际上,字数不够往往会被认为内容单薄,分数很难上档次。二是字数太多,洋洋洒洒千字以上,给人臃肿的感觉,对此阅卷者也会反感。
二、关于拟题
题目,即“题材”的眼睛。常言道:“目以传神。”有了好的题目,文章的神采就出来了。自拟标题的基本原则有三:首先是准确、贴切,即标题与作文体裁、内容相符合,宽窄适度,恰如其分;其次是精练、简明,即言简意赅,高度概括;还要力求新颖、含蓄、优美,这样才能不同凡响。拟题的方法很多,下面结合近几年高考作文的实例略作介绍。
(一)并列法。以相关或不相关的并列词语做标题。如以下优秀作文:《得与失》《理想与现实》《自我认识和自我超越》(2006年高考);《成功·机遇·执著》《贝壳·划痕·记忆》《蔷薇-故乡》《叹惋·珍惜》(2007年高考);《遥望美丽·把握幸福》《寒冬·暖春·希望》《规律·和谐》《坚强·月辉》《月光·坚强》《壁虎·蜘蛛》(2008年高考)。
(二)引用法。直接引用或间接改动现成的诗文、歌曲、影视广告等,以引起共鸣。如以下优秀作文:《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你看你看,天使的脸》(2006年高考);《滴水之恩涌泉报》《救救孩子》《且放云帆济沧海》《差别咋就这么大呢》《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此时无声胜有声》《国语失落症猛于虎》《时间不是问题,朝代不是距离》(2007年高考);《谁的眼泪在飞》《不能忘却的记忆》《青山一道同风雨》《精神的三间小屋》《我是一只小小鸟》《人生有味是清欢》《此情可待成追忆》《一蓑烟草任江平》《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生无所息》(2008年高考)。
(三)修辞法。用比喻、拟人、双关、借代、设问、对偶、夸张等修辞方法拟标题。如以下优秀作文:《握好人生的方向盘》《别让雨下进灵魂里》《给“面包”的世界加点芬芳》《舞动腾飞的翅膀》《风筝不断线》《且息且行》《月圆是画,月缺是诗》(2006年高考);《在爱的牵动下飞翔》《内心的独舞》《守住心灵的绿茵》《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2007年高考);《献给汶川的七彩花》《爱,撑起希望的天空》《当记忆流经汶川》《奇迹的名字叫母爱》《谁是最可爱的人》《不要改变生命的航线》《一只海龟的自白》《难以评价,还是不明是非》《风雨铸就铿锵玫瑰》《生活是一条五彩的路》《斑斓人生,坚强为伴》(2008年高考)。
(四)观点法。直接以文章的观点做标题。如以下优秀作文:《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脚踏实地,勇于追求》《找到自己的位置》《为自己合理定位》《在追求中认清自我价值》《“三顾茅庐”的求贤之道》《抓住根本看轻其余》(2006年高考);《莫让关爱成错爱》《用爱换真情》《机遇需要创造》《捍卫汉语》《消逝是行走的一种属性》(2007年高考);《爱能创造奇迹》《超越极限》《缤纷成就和谐》(2008年高考)。
(五)公式法。借用数字或公式拟题。如以下优秀作文:《1>100》(2002年高考);《情≠真》(2003年高
考);《勇气+自知=幸福》(2006年高考);《伸手≠帮助》(2008年高考)。
考场佳作
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关于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的思考
2008年辽宁一考生
当我们面对一些连小学生都可以轻易判断对错的社会现象——比如大声喧哗、不肯让座、乱闯红灯、竞争不择手段、诚实意味着吃亏等——说“难以评价”时,至少可以断定: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对社会公德及个人品德的价值判断模糊甚至错误。
在物质发达、金钱至上的今天,人们注重物质远胜于精神。一切向钱看,有奶便是娘,道德天平失衡,价值观念混乱,做人失却底线。内心冷漠麻木……
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一个高中生,又能做些什么?
忽然想起雨果的《关于生活》:“生活,就是理解;生活,就是面对现实微笑;生活,就是越过障碍注视未来;生活,就是自己心上有一架天平,在那上面衡量善与恶;生活,就是有正义感,有真理,有理智,心智纯正,表里如一,诚实不欺,忠贞不渝,并且对权利与义务同等重视;生活,就是知道自己的价值,知道自己应该做的与能够做的。”不愧是大师!这番忠告,足以醍醐灌顶,拨云见日。是的,我至少应该做到:乐观、旷达,辨是非,明善恶,恪守良知,找准价值坐标,坚守权利、义务!
我的坐标在哪里?一串如银铃、似小溪的童音,在我的心底响起。那是一首童话诗:总得有人去擦星星,因为它们看起来灰蒙蒙/总得有人去擦星星,因为乌鸦八哥们抱怨,星星,又旧又生锈,想要新的我们没有,所以,请拿起水桶和抹布,让我们一起去擦星星……
是啊,面对并不完美的世界,连孩子们都知道:与其抱怨,不如行动!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学会爱,学会宽容,学会行动——这总可以吧!
“让我们一起去擦星星”——清脆的童音,玉一样的质地,金子般的光辉,纯真、美好、浪漫,略带几分悲凉!再听,鼻子一酸,竟险些落下泪来。
我的语文老师是一位深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曾引“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王令)以自况。也曾以“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她却把香味留在脚上”(马克·吐温)来自勉。他曾深情地写道:我对一片草叶的凝视,足以令整个世界吃惊,我的一腔柔情,足以软化所有荆棘!他经常带领我们朗诵狄金森的句子:“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我,就不虚此生。,如果我能解除一个生命的痛苦,,平息一种酸辛,,帮助一只昏厥的知更鸟,重新回到巢中。,我,就不虚此生!”
地震过去快一个月了吧?灾区幸存的孩子们啊,你们有老师、有课桌、有书本了么?可曾摆脱地震的阴影?可曾又有清脆的童音——总得有人去擦星星?可曾又有琅琅书声——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
高考快快结束吧!我,一名当代青年,郑重起誓:从后天起,做一名志愿者,到四川去,到汶川去!
点评:
这是一篇让人心“疼”的优秀散文,相信它会深深触动每位读者内心深处一块柔软美好的地方。作者思路开阔,联想广泛,旁征博引,腾挪转移,硬是将一个沉重的道德话题写得颇具抒情意味,富于强烈的催泪效果,显示出作文高手过人的底气与功力。文章轻于批判而重在建设,立意深刻又眼观现实,结尾更是神来之笔。“发展等级”的四项——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均可得满分。
此文给我们以很好的启示:举重若轻,信手拈来,左右逢源,皆因思想深刻、感情丰富、阅读广泛、积累深厚。
编辑:文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