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展联动 盛事华彩

2009-11-17 03:58
纺织导报 2009年10期
关键词:设计师国家

李 波 丁 龙

8月25 — 27日,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的第15届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博览会(下称家纺展)、2009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下称针织展)、2009中国国际纺织纱线(秋冬)展览会(下称纱线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三大展依然表现出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和影响力,企业参展踊跃。

家纺展展出面积 10.35 万m2,共有来自全球 24 个国家和地区的 909 家参展商参展,其中国内 743 家,海外 166 家,海外参展面积增加 12%;针织展展出面积 1.2 万m2,共有 163 家企业参展,参展商数比上届增加了 33.6%;秋冬纱线展展出面积 3 000 m2,共有来自 8 个国家和地区的 83 家参展商,其中国内 70 家,海外 13 家,企业保持了春季参展的良好势头。作为春季市场大行动的延续,三大展的举办拉开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贯彻落实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秋季市场大行动的首演序幕。

家纺展十五周年

本届展会是家纺展 15 周年,这个超过行业崛起年限的舞台,在助推家纺行业进程与变迁等方面功不可没,某种程度上,家纺展的里程碑就是中国家纺行业成长的分水岭。

“从昔日 1 万m2到今天 10 万m2的展会规模,10 倍的增速,充分见证了这个行业的成长轨迹。”中国国际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副会长、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会长杨兆华在回忆中总结道,“有人习惯用培育期、生长期、成熟期来概括家纺展的历程,我认为,中国国际家纺展尽管经历了 15年,但远未达到成熟的程度,还需不断地完善与发展。”

的确如此,家纺大展伴随着行业的起兴,正在成为中国家纺品牌孵化与成长的平台,尤其在金融危机蔓延的当下,家纺大展的行业价值更加凸显,如果在关键时刻业界缺乏一个沟通与互鉴的平台,企业对行业信息以及行情走势的把握将会无所适从。

2009家纺展是体现行业凝聚力的一届展会,帮助家纺企业渡过难关增强信心,开拓国内外市场,使中国家纺行业在产业链中获取微笑曲线高端价值,这是具有行业背景的品牌展会的不变使命,正因为不断肩负使命感,已成功举办15周年的家纺展逐渐积蓄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本届家纺展在今年特殊时期仍显示旺盛生命力的内在核心。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优势”

金融风暴的蔓延导致欧美纺织品市场消费萎靡,消费需求开始转向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这不仅为中国的家纺企业带来更大的贸易机会,中国家纺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也得以 突显。

众多获得“中国家纺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企业积极参与本届家纺展,维科、梦兰、富安娜、罗莱、雅芳婷、恐龙、孚日、天翔羽绒、愉悦、红柳、柳桥、巴贝等众多知名床品品牌;华尔泰、达利、昌华、奥坦斯、和心、众华、特耐、源志诚等知名布艺、窗帘企业也纷纷参展;海宁、余杭、南通、绍兴、桐乡、浦江、建德等地的产业集群整体亮相,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行业巡礼,用“中国制造”打造“中国机会”。

海外知名企业积极抢滩中国市场

作为亚洲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家纺专业博览会,家纺展成为金融危机下海内外家纺企业开拓中国市场的首选通道,海外家纺企业也对家纺展和中国市场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在欧美主要出口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的情况下,中国家纺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更多的国际品牌进军中国市场。

德国、土耳其、韩国、巴基斯坦、中国台湾以国家或地区展团的统一形象亮相展会。床品知名品牌Lenzing(奥地利)、Advansa(德国)、Woolmark(澳大利亚)、Kuans Living (意大利)、KAS(澳大利亚)、 B. Sousa(西班牙);窗帘知名企业Lilys Deco(澳大利亚)、 Recron(马来西亚)和Benetex(韩国);装饰用布知名企业Novatex(意大利)、Dicitex Deco(印度)、Culp(美国)、Richloom(美国)等公司携其最新产品与国内展商同场竞技。

主题展区构建立体延伸 —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

从个性产品到整体家纺,从产品导向到生活方式引领,本届家纺展重点打造主题展区延伸“大家纺”概念,并在中国元素与海外灵感的对撞中诠释家纺文化理念。

作为本届家纺展的一大亮点,首次推出的中国家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占地 600 m2,集中展示了藏族唐卡、顾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苗绣(雷山苗绣、花溪苗绣、剑河苗绣)、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苗族蜡染技艺、白族扎染技艺、水族马尾绣、壮族织锦技艺等深藏民间的文化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中国家纺行业多年来倡导的家纺产品原创问题,找到了创新源头。中国 5 000 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里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中国家纺设计取之不尽的创新源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能给中国设计师带来原创灵感,推动中国家纺设计水平,将有利于推动中国家纺产业升级,使中国家纺产业在产业链中获取微笑曲线的高端价值。

设计&渠道:精彩活动延伸展会附加值

针对家纺企业关注的设计和渠道问题,家纺展主办方调动了各方面的资源,开展了许多务实的活动,来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难题。

8月26日,“2009愉悦・全球家纺行业营销论坛”围绕家纺的渠道建设问题,共同探讨了合作共赢的话题,帮助企业找到新机遇。家纺展主办方邀请了 60 多名北美、欧盟以及日本、韩国等主要家纺出口地区的百货业采购负责人和买家代表、商协会高层代表,200 多位国内商场的相关负责人,与国内家纺品牌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帮助买家和卖家双方找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2009中国国际家纺设计师大赛核心主题为“变・美好”,引导设计师和制造商把“敏感”的触角伸向对终端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改变上,引领消费者生活新方式进而创造新市场。本次大赛共有来自美国、法国、比利时、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的数千件参赛作品。获奖名单及作品在博览会期间揭开了面纱,呈现了全新的时尚家纺设计理念。

中国家用纺织品发展论坛邀请了来自意大利、美国、日本、法国的4位在家纺流行趋势方面知名的设计师,重点关注2009/2010家纺产品流行趋势,分别从2010生活、时尚、面料及家居潮流大汇演、紧跟全新生活方式的潮流、家居设计理念及展示、跌入日式美学的温柔乡等 4 个方面诠释了高端家纺的设计理念。

“2010中国家用纺织品流行趋势”在本届家纺展举办期间闪亮登场。本次趋势从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和情感需求出发,汲取各方灵感,以“古韵新生、乐享科技、自由飞扬、心灵花园、多元异彩”为趋势主题,反映出未来一年家用纺织品的流行理念和极富特性的家居生活方式。以期让“流行”引领消费,刺激市场需求,推动行业不断进行技术与艺术的创新。

于8月26日在展会期间举办的“极致饰界 — 中国配饰设计高峰论坛”上,主办方与科普兰德公司、科普兰德设计师俱乐部合作,以家纺・家饰・家居为主线,邀请江浙沪的设计精英、两岸三地的室内设计、配饰设计名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共同探讨了家纺与室内设计的共用渠道的可能,寻求原创设计与品牌发展之路,通过设计师来推动整体家居设计的整合,给家纺销售带来新的渠道。

聚拢国内外采购商搭建良好贸易平台

在金融危机蔓延的当下,家纺展的行业价值更加凸显,在关键时刻为家纺业界建立一个沟通与互鉴的平台,聚拢家纺企业急需的百货渠道和超商资源,是本届家纺展的又一亮点。而这并不是向短期效益行注目礼,也不是仅仅以成交量来衡量。关键是要思考如何立足于复杂的产业和市场现实,来寻求不同层面的可能性突围。

本届家纺展共邀请来自荷兰、俄罗斯、英国、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法国、韩国、新西兰、沙特、中国台湾等 11 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位海外VIP买家。

国内方面加大了对国内百货、商场渠道采购商的邀请,继展会筹办期间南京、青岛、武汉三地的路演,又锁定西南、东北、华中、华东、华南等 10 个目标市场,专门邀请了 200余名百货行业的采购经理亲临展会现场。展会期间主办方按类别对海内外VIP买家分组,分别与不同类型的家纺参展企业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合作。

本届家纺展还特邀知名英国零售商Marks & Spencer及CK Home远东区总代理Niboco公司参加商务配对会。此商务配对会直接提供零售商所欲采购的信息予所有展商用以进行展会前的配对,并于展会现场进行面对面洽谈。

除了国内的相关行业协会,本届家纺展还重点接洽了主要海外重点国家的行业协会,包括德国、比利时、 荷兰、土耳其、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及中东地区等,以此促进海内外商协会代表与家纺展参展企业的对接与交流。

本届家纺展邀请了 100 余位室内设计师到展会与做软装、床品的家纺设计师进行交流,寻求家纺设计师与室内装饰设计师的配合点。这一跨行业的活动,既能让室内设计师更了解家纺产品和家纺品牌风格,以便室内设计师在给酒店、别墅、住宅做设计时,能给客户提供一系列软装饰方案,同时又能让家纺产品有更多渠道走近消费者,也有利于大家居概念真正形成。

针织纱线相得益彰

针织展全面展示各类针织产品,分为文胸、内衣、T恤、运动休闲、家居服、泳装、毛衫、袜品及面辅料等几大主题。期间还上演了精彩的T台秀,2009年中国针织时尚服装服饰展演和kroceus品牌专场秀轮番登场,2009中国T恤衫创意设计大赛颁奖等活动也穿插其中。

纱线展展示了各种高新技术纤维、特种纤维、新型化学纤维、功能性纤维及其纱线,如阻燃纤维、天丝®、木代尔、高湿模量纤维、竹浆纤维、金属丝、高档棉包芯纱、苎麻多元复合纱及环保色纺纱,推出了最新流行趋势发布,并举办了一系列棉纺技术交流会和新产品推介会。

猜你喜欢
设计师国家
我是小小设计师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创意设计师
返璞归真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设计师刘思聪
天才设计师
09年的black Ascot val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