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娟
以前银行工作人员的工具就是一把算盘、一枝笔。现在的银行业务完全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实现,一年365天,银行只有一个地方不能休息,那就是数据中心。这反映了今天IT技术在银行中的重要地位,IT正是推动这些变化的重要力量。
今天,你居住的小区周围可能会有四五家不同银行的营业厅,你可以方便地存取款、买基金、买保险等。如果你嫌银行排队太长,你还可以足不出户,在网上银行办理查询、转账、缴纳水电煤气费等多种业务。
时光倒流30年,1979年2月之前,全国只有中国人民银行一家银行,所有储蓄所都是人民银行的。你只能去你开户的人行分支机构办理业务。因为当时的业务都是手工办理,客户姓名、账户、余额等信息都在一张卡片上,工作人员每次要找到存款人的卡片才能办理业务。
这只是建国60年来,中国银行业巨变的一个缩影。
“以前银行工作人员的工具就是一把算盘、一枝笔。现在的银行业务完全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实现,一年365天,全银行只有一个地方不能休息,那就是数据中心。”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许成军的话,反映了今天IT技术在银行中的重要地位。IT正是推动这些变化的重要力量。
电子化慢慢起步
建国60年,银行业大体可以分为手工处理和应用现代信息化技术两大阶段。上世纪70年代中期,国内银行业就已经开始了应用计算机的最早尝试。
许成军介绍,1975年之前,一些城市就自发组建了一些技术革新小组,上海、天津、西安、广州、青岛、沈阳等地都有一些尝试。比如上海分行使用复旦大学研发的浦江1号计算机做会计记账工作等。
文革后期,银行就开始了现代化的尝试。1975年,第四机械工业部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了《关于下达大中城市银行核算网试点任务的通知》。作为小组成员,许成军参加了由陕西省革命委员会电子工业局与陕西省人民银行组成的联合工作组。概括来说,试点工作的总体设计就是“三点两线”,三点是北京、西安、上海,在这三个点各布一套计算机,两线就是北京-上海、北京-西安两条线路。
在这个阶段,国产计算机扮演了重要角色。北京试点采用了江苏无线电厂生产的C-4样机上会计核算系统。当时的C-4只是一个裸机,内存是磁芯的,外存配置的是磁鼓,速度很慢,占地却很大,占了一间二三十平米的屋子。C-4机还没有来得及配上高级编程语言,技术人员只能在C-4机上用机器码编程,非常艰苦。西北大学卞雷老师带领的应用软件开发人员依然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银行会计软件编制,在中国人民银行南礼士路分理处投入了实验。“三点两线”项目虽然中途下马,但它作为银行电子化第一战的历史意义不可磨灭。
1978年,银行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行广州分行、青岛分行、人行陕西省分行等纷纷酝酿引进意大利A-4、日本理光-8等国外先进的电子记账机进行试点,能够自动记账、计息和打印账页。“陕西省分行当时引进的意大利A-4记账机一次只能处理一个账户,工作人员要把这个账页上所有的数据都输入到机器里,这些信息还不能永久保存,下次同一个客户来了,工作人员还需要从头再输入一遍。”许成军说。
就是这种今天看起来并没怎么提高效率的处理方式,带动了中国银行业的信息化建设。
这一年,邓小平同志指示,“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中国银行业进入了新阶段。考虑到银行业务的重要性,中央大力支持银行业应用计算机。改革开放后,国务院批准银行业可以引进外国计算机进行试点。当时中国银行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也归中国人民银行管,人民银行总行启动了YBS(银行保险系统)项目。
YBS项目分两部分: 一部分是引进IBM 360系统,解决香港13家中资银行的电子化; 另一部分是在北京、上海、天津、西安、南京、广州6城市引进日立M-150中型机,在杭州、青岛、安康等城市引进日立L-320小型机,开发银行会计联机实时处理系统和联行对账系统。YBS 项目在1980年陆续上线,使中国银行的电子化圆满完成了起步。
电子联行 资金流动加快
回顾过去几十年来中国银行业的信息化历程,许成军认为,1975年~1985年是中国银行业信息化的起步期,处于会计核算阶段; 1985年之后,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中国银行业信息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从1979年到1984年,市场上相继出现了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银行内和银行间的资金流动日益频繁,联行效率低和差错多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
在纸质票据阶段,一笔资金从甲行到乙行的处理过程非常复杂。甲行需要手工填写一式三联的联行报单,自己留下一联,把剩下两联通过邮局寄给乙行。乙行核对无误收账后,再把其中一联寄给总行对账中心,总行把行号、金额等信息制作成卡片。超过对账期而资金还未到账,甲行就会发查询函、发电报甚至派人去查询。人民银行总行的联行对账每年结清一次,一般延迟四五个月,最长的一次对清达19个月。
手工处理阶段最大的难题,就是点多面大,效率非常低。“当时人民银行覆盖全国2500多个县,加上城市网点有3000多个。像上海南京路上的营业部,每天的联行业务就有几千笔。联行报单靠人工去比对,全国每个点都要设对账岗位,需要成千上万的人,效率很低。”许成军说。
当时,国内银行基本都是一个庞大的、按行政区划设立机构的垂直经营管理系统,从上至下依次是总行、省分行、地区中心支行、县支行、分理处、中心储蓄所、储蓄所。网络化时代最大的变化,就是将一个地区原来孤立的点连接起来,从覆盖一个城市到多个城市连成片,最终使得全国大集中成为可能。
1987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陕西、广东两个分行进行省辖联行网络化试点。1989年,启动了全国电子联行(EIS)项目。这一系统采用了陕西试点成果,利用VSAT卫星通讯技术建立人民银行专用的卫星通讯网,连结各分/支行的基于PC机的小站,构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全国大集中的处理系统。
EIS设计了全新的星型体系模型和配套的联行制度。银行每天业务终了立即通过网络系统完成对账,逐日结清。
这是中国人民银行在支付系统现代化建设中的一次重要的里程碑,改变了以往由于纸票据传递迟缓和清算流程过分烦琐造成的大量资金在途现象,从而加速资金周转,减少支付风险。
现代化支付 账务笔笔清
1988年,人民银行在世界银行支持下开始了支付系统现代化的可行性研究。1993年,人民银行牵头研发现代化的支付系统(CNAPS),以替代电子联行系统。2002年前后,开始了系统置换工作。2006年6月30日,电子联行系统正式关闭。许成军认为,从规模、处理效率和成本上看,现代化支付系统都已处于当今世界的先进行列,标志着中国银行信息化进入成熟期。同期,商业银行基本完成数据大集中,IT系统实现了对业务和主要经营管理的全面覆盖,互联网和计算机已经成为银行服务手段创新必不可少的技术平台。
现代化支付系统比电子联行前进了一大步。电子联行是人民银行自己的事,并未实现与商业银行的联网。“那时候有一个说法,叫做天上三秒、天下三天,人民银行通过卫星通讯网络几秒钟就处理完的业务,却因为人民银行给商业银行的接口慢,一笔款项要好几天才能到账。现在,商业银行可以直接在人民银行的系统里开户,几十秒就能实现清算账。”许成军说。
“天上三秒、天下三天”主要的原因就是商行营业网点与EIS没有实现网络连接,依旧要通过同城交换转送一次。假如一个人从北京的工商银行给上海工商银行某账户汇100元,北京的工商银行支行先要把数据提交给人民银行北京分行,等待一天只有2~3次的同城交换,如果正好错过了当天的同城交换,只能等到第二天,这就耽误了一天。同理,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把数据传递给上海工行分行又要耽搁一会儿,这就是所谓的3天了。现代支付系统相当于把原来仅限于人民银行内部的系统延伸到了商业银行,每笔业务完成只需十几秒,加快了异地支付和处理的速度。
许成军感概地说,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建立,使行间资金划拨模式实现了从“日结年清”到“当日结清”,再到大额“逐笔实时结清”的飞跃,两地间联行资金在途时间从以天计数缩短到了以秒计数。
现代化支付系统只是几十年来银行信息化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国银行业建立了以客户为核心的综合柜员业务处理系统,及涵盖对公、储蓄、银行卡等业务的新一代综合业务处理系统,实现了本、外币通存通兑和多种新型中间代理业务的自动化处理,为客户提供了更加方便、多样的银行服务。银行也不断推出金融创新产品,如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企业银行、自助银行等,提供网上查询、银行转账、自助缴费等多样化的个人理财服务。
互联网和计算机已经成为银行服务手段创新必不可少的技术平台。
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大事记
1974年,银行业首次引进了61/60电子计算机系统。
1975年末,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地进行全国大中城市银行核算网试验工程。
1980年,我国金融业引进11套M150中型计算机系统,这是中国金融电子化系统工程开发应用的起点。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成立了金融系统电子化领导小组,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制订了金融电子化建设规划和远期发展目标。
1989年,开始建设中国金融卫星通信网,对金融电子化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1985年中国银行卡诞生。
1993年启动的“金卡工程”,初步实现了试点城市和区域内银行卡业务跨行联合和设备资源共享。
1999年9月1日,中国工商银行提出了9991工程,把1994年开始的“大集中”概念进一步从市向全国集中,建立了北京和上海两大数据中心,大集中的建设热潮开始。
2002年3月,中国银联的诞生,标志着在"金卡工程"的基础上,中国银行卡的"联网通用"和推广应用发展到新的阶段。
2006年6月26日,小额支付系统推广应用到全国,标志着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已基本建成。